完整期次
查看或下载完整的期次 |
目录
王 秀
本文旨在分析社区门诊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优化用药策略提供依据。通过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某社区门诊就诊的 75 岁及以上老年患者。PIM 的识别基于欧
洲和法国指南,共纳入 365 名患者,50.4% 的患者至少使用一种 PIM。多重用药和基础疾病数量与 PIM 的发生显著相关。
PIM 在社区门诊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多重用药和基础疾病数量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社区医疗机构应加强 PIM 管理,优化
用药策略。
|
张 志超
目的 : 本文旨在构建结合医疗大数据的多层次公共卫生监测与预警体系,以提高疾病传播趋势预测、提前预警及
异常检测的效率和精度,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 基于 SEIR 模型、LSTM 模型和 Isolation Forest 模型,分别
实现疾病传播动态模拟、趋势预测及异常检测。结果 :LSTM 模型在预测精度上表现最佳,其 RMSE 为 10.67,MAPE 为 5.1%,
提前预测天数达到 7 天。SEIR 模型成功模拟了流感传播趋势,参数估算值 β=0.12,σ=0.20,γ=0.15,与实际病例数据对比
的 RMSE 为 14.25。Isolation Forest 模型的检测准确率达到 96.2%,召回率为 93.5%,有效识别了流感暴发的异常信号。结论 :
结合医疗大数据的多层次建模体系显著提升了公共卫生监测与预警的效率与精度。通过进一步优化数据该体系可为流行病
的早期干预和政策制定提供更科学的支持。
|
云 天, 于跃 利*, 黄 强, 刘 帅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 TRIM22 和 SMAD2 在结直肠癌(CR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探索
TRIM22 和 SMAD2 在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本研究基于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间,
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包头市肿瘤医院收集的 60 例结直肠癌患者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样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技术对 TRIM22 与 SMAD2 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评估。通过比较这两者的表达差异,进一步
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分析 TRIM22 与 SMAD2 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相关临床特征(如肿瘤的大小、转移情况等)之间
的关系。结果:TRIM22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并且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 TNM 分期和淋
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然而,TRIM22 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分化程度无显著关联。TRIM22 和 SMAD2 的低表
达被视为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TRIM22 与 SMAD2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
移性相关,提示它们可能通过调控 EMT 过程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因此,TRIM22 和 SMAD2 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结直
肠癌预后的关键分子标志物,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
弓 豪杰, 杨 月, 张 山*
复发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负担,尽管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已广泛开展,
仍有大约四分之一的脑卒中患者发生复发性血管事件,因此,全面了解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完善预防措施,及时干预,
对延缓脑卒中进展、复发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复发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予以综述,
对加强人们对脑卒中复发的认识,减少脑卒中复发和优化预防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
苑 浩然, 史 鹏*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并
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以改善患者预后并降低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
期间在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 CRAB 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基本信息、住院期间抗菌药使用情况、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伴随疾病等。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CRAB 患者
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基于 Kaplan-Meier 和 Cox 比例风险模型的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 189 例 CRAB 肺部感
染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伴随疾病等因素与 CRAB 肺部感染患者死亡风险显著
相关。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CRAB 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建立
的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许 春英
目的:探讨在湿疹热盛型患者中使用清热除湿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皮肤科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50 例湿疹热盛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25 例),试验组(常规治疗 + 清热除湿汤治疗,
25 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
治疗有效率更高、复发率(第 3 个月、第 6 个月内、第 12 个月)更低,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丘疹、糜烂、红斑、渗液)更
低(P <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湿疹热盛型患者在西药治疗
上联合中医疗法(清热除湿汤)能提高临床疗效,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症状,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值得推广。
|
李 俊, 雷 迈*, 谭 泽栋, 唐 小三, 李 乾扬, 李 金兰
目的 从超声影像学角度观察京族特色技法治疗干眼症前后眶泪腺的变化,探究京族特色技法对干眼症治疗的促进
作用。方法选择 164 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82 例,治疗组 82 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
础上配合京族特色技法。采用彩超观察、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眶泪腺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
泪腺动脉峰值流速明显提升,阻力指数下降,硬度得分下降,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泪腺大小没有
明显改变(P>0.05)。结论 京族特色技法能改善泪腺动脉的血流供给,对干眼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毛 志明, 王 琳, 余 永华, 韦 婷婷, 齐 立*
目的:研究筋膜刀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5 年 1 月我
院收治的 20 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10)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10)在
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筋膜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角度;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角度对比(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肘关节最大屈曲角度(ROM-F)、肘关节总体活动范围(ROM-T)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肘关节最大伸
直角度(ROM-E)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MEPS 评分对比(P > 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 MEPS 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 > 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
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通过筋膜刀治疗,可提升其肘活动功能,提升其运动能力,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疼痛,效果良好。
|
毛 志明, 王 琳, 王 琰, 何 迪岚, 齐 立*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中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均是我院在 2020 年
1 月 -2025 年 1 月收治,所有患者均患有肩关节运动损伤,共计纳入患者 20 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
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关节松动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关节松动术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比两组患
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状况。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
较为显著(P<0.05);经过分析研究,观察组患者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两组之
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的治疗中可以起到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的作用,并可减
轻疼痛,值得推广。
|
何 攀
目的:探讨高流量血透对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截取 86 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病理选取时间
为 2022 年 11 月 ~2024 年 11 月,按照不同的干预方式分 2 组,其中 43 例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组成参照组;剩
余患者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归为研究组,各 43 例,比较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关自觉症状变化
情况。结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有效率更高,与参照组存在差异,有意义(P < 0.05);分析患者的肾功能
指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相关自觉症状变化情况更低,与参
照组存在差异,有意义(P < 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中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自觉症状影响较轻,具备显著的治疗效果,适合推广。
|
毛 志明, 王 琳, 蓝 标南, 冉 梦倩, 齐 立*
目的:分析研究在改善慢性腰痛的过程中应用筋膜刀联合悬吊运动训练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
均是在 2020 年 1 月 -2025 年 1 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腰痛患者,共计纳入 20 例。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
组以及对照组,各组人数 10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悬吊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筋膜刀进行干预。对比两组
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的腰椎活动度、腰部功能以及平衡功能。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
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腰椎活动度、腰部功能和平衡能力,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分析将筋膜刀与悬吊运动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感,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
|
余 莉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应用。方法:筛选 2024 年 8 月至 2024 年 12 月 98 名在校
护生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分为 49 名基础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和 49 名研究组(采取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比较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显著(t=11.480、13.665、3.783、6.824、10.121、17.969,P
均< 0.05);研究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显著(t=6.902、13.359、8.998、20.306、2.953,P 均< 0.05);
研究组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组,显著差异(χ2=38.684、12.119、5.124、5.153、4.167、9.245,P 均< 0.05)。结论:
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儿科实训护理教学中,不但可以促进护生考核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而且还有助于促
进护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保证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
|
毛 志明, 王 琳, 邱 雪梅, 彭 正成, 齐 立*
目的:研究推拿联合运动控制训练干预腰痛伴运动协调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5 年 1 月
我院收治的 20 例腰痛伴运动协调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10)实施运动控制训练干预,观察组(n=10)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
后肌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肌肉指标对比(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肌肉指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腰痛伴运动协调障碍患者通过推拿
联合运动控制训练干预,可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降低其疼痛程度,为患者带来良好治疗效果。
|
温 秋霞
总结 1 例基于 5A 护理模式在房颤射频消融并发左房僵硬综合征患者个案管理经验。5A 护理模式是基于循证依据
的改变认知行为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 [1-2],主要由评估(assess)、建议(advice)、达成共识(agree)、帮助(assist)、
随访(arrange)五个步骤构成,是知信行模式和延续性护理的结合。基于 5A 护理模式个案管理的护理要点包括:组建多学
科团队照护模式,制定最佳管理方案;5A 护理模式结合高级健康评估五个维度根因分析,明确护理重难点;运用心衰预警
评分系统,早期识别病情变化,启动心衰应急反应方案;医护一体化执行精细化容量管理方案;优化补钾策略,降低死亡风险;
组建多学科随访团队,五位一体化随访管理。经过多学科综合管理,患者预后良好,住院第 6d 康复出院。随访 6 个月,状
况良好。
|
毛 志明, 王 琳, 王 琰, 何 迪岚, 齐 立*, 齐 立*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训练改善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 2020 年 1 月 -2025 年 1 月收治的 20 例盘
源性腰痛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观察组(使用运动康复训练)与对照组(使用基础康复训练)。对比 2 组的疼痛指数、生
活质量、腰椎功能以及运动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疼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观察组生活质量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观察组运动
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0.05)。结论:盘源性腰痛患者采取运动康复训练治疗,临床改善效果显著,在改
善患者运动功能的同时减轻疼痛感,提升腰椎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陈 香
本研究旨在探讨德阳市地区 RH 血型系统抗原表型检测对临床安全用血的意义。通过收集 2017 年至 2021 年德阳
市地区各医院送入我站的 234 例临床疑难合血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 RH 血型系统抗原表型检测。结果显示,RH
血型系统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占比较高,男女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RH 血型系统抗原表型检测对临床安全用血
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血站对所有献血员进行 ABO 和 RH 系统表型检测,并建立稀有血型供者资料库,以保障临床治疗用
血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
李 曼, 罗 凯明, 王 龙*
黄嘌呤尿症(xanthinuri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本文回顾了两例以“低尿酸血症”为临床表现的患者详细病例
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复习。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检测血清嘌呤代谢产物,我们发现患者黄嘌呤水平升
高,而尿酸水平极低。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者 1 存在 XDH 基因 c.2567del (p.Thr856Lysfs*73) 和 c.2969+2T>G 的杂合
突变,患者 2 则有 XDH 基因 c.2197+1G>A 和 c.446G>A (p.Arg149His) 的杂合突变。根据病例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确诊
这两例患者为黄嘌呤尿症Ⅰ型。通过这两例患者的诊治过程和文献复习,我们对嘌呤代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李 梅, 唐 彦*, 景 晓宇, 王 玉会
目的:对中药复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
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
并采用改良 Jadad 量表 [1] 和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2] 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 RCT 文
献 68 篇。根据改良 Jadad 评分量表对文献进行评价,其中 20 篇 (29.41%) 文献具体描述了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66 篇(97.06%)
文献未提及盲法。按照 Cochrane 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评估,所有纳入研究的文献均未发现实验偏倚和测量偏倚,
但有 4 篇(5.88%)出现选择性偏倚,4 篇(5.88%)出现随访偏倚,6 篇(8.82%)出现报告偏倚。结论:多数中药复方治
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 RCT 在随机化方法、盲法实施、退出与失访报告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导致临床试验的质量参
差不齐。今后临床研究工作者需加强方法学培训,科学合理地设计试验。
|
宁 振萍, 韦 华清, 罗 智琼
目的:对 2022 年 4 月 -2023 年南宁市江南区亭子卫生院辖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结核病主动筛查情况进行效果评
价,为政府采取积极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服务辖区内 2022 年 4 月 -2023 年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胸
部 X 线检查,结果录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活动性肺结核
检出情况和社会经济学效益。采用 SPSS27.0 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c2 检验。结果:2022 年 4 月 -2023 年共筛查
4131 人,检出 8 例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 193.66/10 万,其中男性比女性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c2=6.947,P<0.05);筛查期间亭子卫生院 65 岁以上老年人登记管理率比上一年度同期提高了 76.9%;肺结核核心
知识知晓率均在 96% 以上;通过成功治疗 8 例肺结核患者,避免 60 名健康人受感染,挽回 57 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节约社会效益 2,459,601 元;成本效果比为 4,061.63,成本效用比 4,275.40,效益成本比 10。结论:
重点人群进行主动筛查提高了结核病防治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学效益。
|
谢 天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案例教学在耳鼻咽喉进修生培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 16 名耳鼻咽喉进修生分别采用传
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进行教学,对比分析两组进修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采用案例教学的进修生在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表现均优于传统教学组(P < 0.0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能有效提高耳鼻咽喉进修生的学习效果和临床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
邹 琏琏, 徐 仲卿, 叶婷 婷*
全科医学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教育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人文关怀的全科医生,
以满足基层医疗服务的需求。医联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动教学迫切需要创新。对于提升全科医生培养质量而言,医
联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教学以及质量评估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展望未来,我们应当持续强化评估体系的完善、
评估方法的多样化、评估标准的统一化,以及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以促进全科医学教育的持续发
展和进步。
|
宋 殊琪, 李 晓娟, 畅 海升, 吴 真真, 黄 蒂, 孙永 锋*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早期视神经病变的特点以及 OCT 在该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 1 例双眼高度近视视神经
病变伴左眼视野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左眼视野缺损,2. 双眼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ranglion
cellcomplex,GCC)明显变薄。结论 各类早期的视神经病变中,高度近视时,GCC 的薄变更敏锐,更早于 RNFL 的薄变。
OCT 测量 GCC 厚度是高度近视性视神经病变中重要的观测指标。高度近视若视野缺损持续恶化,也应警惕青光眼并发的
可能性。
|
刘 禹廷, 彭 倩, 姚 岚*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白内障患者局麻术前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
定提高白内障患者局麻术前健康教育知晓率作为主题活动,按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实施,对本科室局麻白内障手术患者健康
宣教掌握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局麻白内障手术患者对健康宣
教的知晓率从改善前 63.09% 上升到改善后 95%(P < 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如春风化雨,悄然提升白内障患者局麻术前
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它不仅深化了患者对手术的认知,更如桥梁般拉近了医患距离,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在这场知
识与关爱的传递中,患者得以更加安全、平稳地跨越围手术期,迎接光明的未来。
|
谢 蕴卓
目的 :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腹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 选取 50 例 2024 年 1 月 -2024
年 6 月天津市南开区中医院针灸脑科门诊诊治的心脾两虚证失眠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 25 例。腹针
组 25 例行腹针治疗,对照组 25 例行常规针灸治疗,取气后留针 30 min,每天 1 次,7 次为一个周期。通过对两组患者
的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和心脾两虚证型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 2 个周期的治疗,两组患者的
PSQI 得分明显下降(P<0.05),而腹针组则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比较:腹针组治疗后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 腹针可以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进
而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
焦 玉, 王兵 娥*
目的 总结我院名老中医胡思荣的临床验方研发与推广经验,构建中药制剂研发平台。方法 通过建设目标、现有基
础、经验总结与凝练、社会反响与评价等方面,以名老中医验方院内新剂型开发为先导,总结我院在中药制剂研发推广建
设中的经验体会。结果 该开发模式具备可行性,可用于创新平台构建与学科建设。结论 以名老中医验方开发推广与持续性
研究为基础,延伸至院内临床验方的培育与开发,推动平台构建与学科建设,值得推广。
|
陈 曦, 巫 林芝, 段俊 国*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五官科卷》治疗青盲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古今名医临
证金鉴·五官科卷》中治疗青盲的内服方剂,分别将其中医诊断、方药组成录入 Excel,建立数据库,再对中药名称进行规
范化处理,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 对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统计进行分析。使用 IBM SPSS Modeler 18.0 进
行关联规则分析,用 R 语言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中药处方 36 个,涉及中药 115 味,总用药频次
为 406 次。(2)高频药物:频次排名前五的分别为当归、白芍、地黄、茯苓、熟地黄。(3 中药四气五味:以寒性药物用
药频次最高 147 次(38.6%),五味频次以甘味药物最高,出现 228 次(39.9%)。(3)归经:肝经药物用药频次最高(225 次,
23.0%)。(4)功效:以补虚类出现频率最高(161 次,42.3%)。(5)高频药物关联分析:相关性最高的前 5 位是当归 -
茯苓、当归 - 甘草、当归 - 柴胡、茯苓 - 五味子、当归 - 五味子。(6)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可得到 5 类组方。其中 I 类
方功效为清热滋阴;II 类方功效为补肝健脾;III 类方功效为补肝明目,活血祛瘀;IV 类方功效为开通玄府;V 类方功效为
健脾补气。结论:名医经验治疗青盲以补益肝肾、健脾补血为主要治法。
|
王 菲菲, 李 壮, 孙 艳军, 孙登 群*, 孙登 群*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加减四逆散治疗胆囊结石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所有化合物均从
相应的数据库中获得,根据 ADME 参数筛选活性化合物。利用 TCMSP 数据库,结合文献查询,对其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
应靶点进行评价和筛选,而胆囊结石相关靶点来源于 Drug Bank、Gene Cards、DisGeNET 数据库,并对加减四逆散与胆囊
结石的相关靶点取其交集。基于 STRING 数据库,建立 PPI 网络筛选靶点,利用 Cytoscape 3.9.1 软件,将加减四逆散活性
成分与胆囊结石靶点建立可视化网络。利用 Metascape 平台,进行 GO 和 KEGG 富集分析确定与基因相关的潜在途径。结
果 加减四逆散主要活性成分 152 个,对应靶点 231 个,其中潜在干预胆囊结石的核心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柚
皮素、刺槐素、木樨草素等,胆囊结石靶点 1227 个,其中潜在核心靶点有 AKT1、TP53、IL6、CASP3、JUN、ESR1 等。
GO 功能富集到 5805 个条目,KEGG 通路富集分析获得 262 条信号通路。结论 加减四逆散可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的成分、
靶点和通路作用于胆囊结石,本研究表明网络药理学方法可成为从整体视角揭示中医药作用机制的有效工具。
|
冉 茂霞, 郭 雯
白癜风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以皮肤或黏膜色素脱失或减退为特征,多为原发性及进行性,
易诊难治,且复发率较高。传统单一疗法效果有限,该文介绍墨莲祛白汤联合 308nm 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验案二则,患者
采用此法取得较好疗效。
|
李 垒
目的:分析大面积皮肤损伤患者 Meek 植皮后植皮存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4 年 9 月我院诊治的大面积皮肤损伤患者 97 例,按照术后 2 周的植皮存活情况分为存活良好组(植皮存活率≥ 70%)
56 例和存活不良组(植皮存活率 <70%)41 例,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大面积皮肤损伤患者 Meek 植皮后植皮存活不
良的危险因素,并根据二元 Logistic 回归结果构建预测模型。结果:经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 40 岁(OR=4.017,
95% CI=1.108 ~ 14.558,P=0.034)、烧伤面积≥ 70%(OR=7.171,95% CI=1.802 ~ 28.541,P=0.005)、烧伤指数≥ 41%
(OR=6.375,95% CI=1.373 ~ 29.601,P=0.018)、伤后入院时间≥ 6h(OR=3.632,95% CI=1.032 ~ 12.785,P=0.045)
是大面积皮肤损伤患者 Meek 植皮后植皮存活不良的危险因素,术中纱布材质为聚酰胺双皱薄纱(OR=0.221,95%
CI=0.058 ~ 0.847,P=0.028)是大面积皮肤损伤患者 Meek 植皮后植皮存活不良的保护因素。使用独立预测因子构建模型,
Hosmer-Lemeshow 拟合度检验显示,χ2=4.431,P=0.729,模型预测大面积皮肤损伤患者 Meek 植皮后植皮存活不良的
AUC 为 0.919,95%CI 为 0.864 ~ 0.97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0.2%、83.9%,实际应用准确性为 86.6%;通过验证组的数据,
采用 ROC 曲线分析模型验证组的 AUC 为 0.957,95%CI 为 0.888 ~ 1.00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2.9%、89.5%。结论:
通过危险因素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指数、伤后入院时间、术中纱布材质构建的模型对大面积皮肤损伤患者 Meek 植皮后
植皮存活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梅 苏珍, 张 敏君, 张 金艳
目的:通过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各项手术指标、止血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的对比结果,来对宫颈提拉式缝合术在剖
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组法理论指导本次研究,选取自 2023 年 1 月至
2025 年 1 月之间,选取的对象为同时间段内我院收录 60 例给予相应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患者,随机性的将
这 60 例产妇分为两组,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并应用抽签的方式给予不同的治疗和止血方式,
分别为宫腔填塞术、宫颈提拉式缝合术。通过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各项手术指标、止血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的对比结果,来
对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中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各项
指标更优,所以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止血有效率比更高,止血效果更好;手术治疗之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
低,所以治疗的安全性更高,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相比较可得 P <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针对子宫下段出血患者治疗中,
应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术,能够加快患者的止血时间和手术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和减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输血量
和红细胞悬液用量,不仅如此,还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张 途, 王 子玖, 吕 磊, 侯 延巍, 成 杰*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跌倒警觉度现状并分析其家庭关怀度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在北京市三所医院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380 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 指数、家庭关怀度量表、跌倒警觉
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关怀度得分与跌倒警觉度得分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
近 3 个月跌倒史、自理能力、家庭关怀度是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警觉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跌
倒警觉度受家庭关怀度等因素影响,有必要提高患者的家庭关怀度,加强患者对跌倒风险的警觉意识,从而降低其跌倒发
生率。
|
汪 帆*, 丁 晨光, 刘 海平, 陈 国振, 李 杨, 王 瑞涛
本研究报道一例罕见的左肾动脉起始部异常高位变异病例。在一名 48 岁男性脑死亡供体的器官获取术中,术中观
察到其左肾动脉开口定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上缘 1.0 cm、腹腔干开口左侧 0.3 cm 处,与右肾动脉间距达 4 cm,其周径为 2.3
cm,并伴有局部脂质沉积。术中测得腹腔干、右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径分别为 3.2 cm、2.9 cm 及 2.6 cm。尽管该变异
未显著影响肾脏灌注,但其异常解剖构型可能通过血流动力学紊乱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及管腔狭窄进程,潜在诱发肾血管性
高血压。结合术中情况及生理学分析,本文探讨了此类变异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强调器官获取阶段需通过精准解剖定位规
避关键血管损伤,从而降低移植后并发症风险。本案例为临床实践中复杂血管变异的识别与处理提供了思考。
|
周 芸丽, 胡 艺潇, 陈 春燕, 李 双娟, 丁 杨, 刘 石林
目的 探讨温控射频联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其对盆底肌功能及血清松弛素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6 月于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50 例患者。对照组接受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接受温控射频联合电刺激治疗。研究期间,对两组患者在干预治疗前后的
漏尿情况、ICIQ-SF 积分、盆底肌平均肌电值的变化以及血清松弛素水平进行观测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
率 94%,高于对照组的 80%(P<0.05)。两组 ICIQ-SF 积分和漏尿量均有所降低,盆底肌纤维收缩期平均肌电值均提升,
观察组在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松弛素水平均下降,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温控射频联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能显著增强盆底肌力和控尿能力,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临床疗效确切。
|
杨 绍芳, 万 朋杰, 齐 珺*
儿童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且瘙痒剧烈的常见皮肤病,对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造成了严重影响。相较于成人,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选择更为有限且更具挑战性,因此非药物治疗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
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湿包裹疗法是一种在使用外用药物和润肤剂的基础上,通过双层管状绷带或纱布对患处进行包裹的
治疗方法。该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副反应极少。本文综述了湿包裹疗法在儿童难治性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进展,
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以助力优化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策略。
|
张 雪锋, 张 云萍, 孙 燕芹, 宗 艳, 奚 婷, 李 扬
目的:讨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产生高钾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我科室 154 例
MHD 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相关基础病历资料,包括血清钾(K+)以及血磷(P)、血钙(Ca)、血红蛋白(Hb)、
尿素下降率(UR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透前肌酐 (SCr)、透后肌酐 (SCr)、透前尿素(UREA)、
透后尿素(UREA)、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铁蛋白(FER)等实验室指标,来评估透析充分性、透析间隔时间、
饮食、使用升高血钾的药物以及合并某些疾病等等因素对血钾的影响。结果 用 SPSS 相关分析数据的关系,一般线性单变
量分析显示血磷(P)、透前肌酐 (SCr)、透后肌酐 (SCr)、透前尿素(UREA)、透后尿素(UREA)、血清前白蛋白 (PA)
化验指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钾(K+)浓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一般线性多变量的分析显示,血磷
(P)水平、透前肌酐(UREA)、透后肌酐(UREA)、透前尿素(UREA)值、透后尿素(UREA),血清前白蛋白 (PA)
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清钾(K+)浓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磷(P)、透
前肌酐 (SCr)、透后肌酐 (SCr)、透前尿素(UREA)、透后尿素(UREA)、血清前白蛋白 (PA) 等指标均是高钾血症发生
的影响因素。
|
朱 海星, 陈 凤燕, 朱 秀连, 詹 球, 辛 海明, 崔 培*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在休克、创伤和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中肺部微环境被破坏所导致的急
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因此,ALI 往往会伴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主要病理
特征包括肺泡间隙积聚富含蛋白质的炎性积液、肺泡出血、纤维蛋白沉积、部分肺泡组织塌陷以及间质纤维化。近年来,
不同细胞种类在肺损伤中的病理作用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肺损伤时肺部微环境中细胞层次结构和细胞活跃轨迹
的变化仍有待深入探讨。因此,本文综述了 ALI/ARDS 中肺部微环境从上皮开始深入至内皮进而引起的细胞作用机制,旨
在阐述肺泡上皮细胞、肺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招募而来的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肺损伤与修复再生研究进展。
|
赵 雅如, 潘 晓凤, 马 琼英, 格桑 卓嘎
目的 评价规范化管理对对口援助医院住院患者外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 2021 年 9 月
至 2022 年 6 月在定日医院接受外周静脉治疗的 3626 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 1782 例接受常规管理,观察组
1844 例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在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部位选择合格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
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后,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评分显著提高,从 65.89±2.56 分和 64.59±2.16 分提升至 92.29±4.17 分和
90.54±3.66 分,对照组相应提升至 71.68±5.26 分和 78.36±4.30 分(P < 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8.6%,明显低
于对照组的 17%(P < 0.05)。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合格率观察组提升至 81.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5.99%(P < 0.05)。
护理质量评分在正确给药、管道维护、感染控制和穿刺工具选择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规范
化管理显著提升了高原地区静脉治疗的护理质量,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并优化了穿刺部位的选择,从而显著提升了患者
的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这一研究为同类高原及其他地理环境复杂地区的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
温 秋霞
总结 1 例运用评判预警性思维在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并发症识别个案管理经验。评判预警性思维是护
理人员在护理环境决策中,对患者病情进行全方面评估 , 对出现或潜在的复杂护理问题进行判断反思、推理、决策的过程。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管理运用评判预警性思维要点包括夹层形态精准评估,标准化心率血压管理;密切观察
意识状态,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心肺康复;动态监测腹部症状及体征,警惕肠系膜动脉缺血。运
用评判预警性思维,预判病情变化,精准施策,8d 患者转出 CICU,11d 康复出院。
|
曹 晓艺
随着肝癌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围手术期管理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肝癌围手术期预康复策略的实
际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通过详细介绍预康复的概念演变、研究范畴扩展及分类细化,深入探讨了其在肝癌手术中的重要
性和应用效果。旨在为推动预康复实践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王 庆康, 马红 学*
功能性消化不良已成为一种全球常见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
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目前西医主要治疗方案是对症处理,愈后易反复,而中医可根据其
整体进行辨证施治,治疗不仅针对脾胃自身,还注重调理全身脏腑,综合效果更佳。马红学主任回溯古籍,在临床上以
六四汤为主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效果显著,故将其经验进行总结学习。
|
高 波, 吕 雪晴, 王 进, 陈 俊华, 王永 仁*
目的 对比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造影(CTE)与磁共振小肠造影(MRE)图像评估小肠肠壁成像效能。方法 前瞻
性分析义乌市中医医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4 年 6 月先 CTE 检查,再行 MRE 检查患者 48 例的图像资料。分别判读 CTE 与
MRE 图像中显示小肠肠壁清晰度和肠壁 - 肠腔对比度的效果,肠壁清晰度分为:不清晰、一般和清晰;肠壁 - 肠腔对比
度分为:差、良好和优。采用配对 x2 检验比较两组图像成像效果,并以 Kappa 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MRE 与 CTE
评估小肠肠壁结构清晰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而一致性较强(Kappa 值 =0.689)。CTE 与 MRE 评
估小肠肠壁 - 肠腔对比度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06),且一致性很强(Kappa 值 =0.890)。结论 MRE 在
评估小肠肠壁清晰度和肠壁 - 肠腔对比度方面的效果与 CTE 相似,且两者之间展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尽管 CTE 在肠壁清
晰度方面表现更佳,但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不能接受 CT 检查的患者,MRE 可以作为 CTE 的有效替代方法,用于小肠肠
壁的评估。
|
刘 尚典, 罗 滨*
随着影像学的逐渐进步,冠脉 CTA 造影 (CTCA) 改变了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流程,其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
诊断准确性。与传统的有创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它的无创性使其风险和成本更低。然而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判断比较有限。
评估病变是否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金标准是 FFR(血流储备分数)的评估。血流储备分数是一种血管造影技术,通过比
较主动脉压力与狭窄的远端压力来评估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意义。但因其是有创操作,在临床应用当中也受到了限制。依靠
CTCA 的 CT 数据计算出来的 FFR CT 的出现,提供了无创的评估病变血流动力学的方法。它产生了一个冠状动脉的三维
模型,给出了沿每个主要冠状动脉血管的多个点的 FFR 值。FFR CT 和 CTCA 共同为冠心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评估,为冠
心病提供了一种制定冠心病治疗计划的新依据。
|
齐 嘉晨, 宁长 青*
目的:初步研究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随时间变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病历
系统收集 2022 年 9 月~ 2024 年 1 月于安徽省阜阳市普外科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资料,
采用 LARS 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发生 LARS,将患者分为 LARS 组和无 LARS 组,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统计患者的相关危险
因素,将有意义病历资料进一步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61 例患者术后 1、3、6 月 LARS 发生率分别为
60.66%(37/61)、57.38%(35/61)、40.98%(25/61),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单因素分析显示,LARS 组中吻合
口距肛门距离、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术前放化疗、切除肠管长度的发生率高于非 LARS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放化疗(OR=6.28,95%CI:1.31 ~ 47.37,P = .036)、吻合口距肛门距离(OR=15.36,95%CI:1.86 ~
216.24,P = .021) 是影响患者术后 1 个月 LARS 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直肠癌保肛术后 3、6 LARS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
素(P<.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吻合口距肛门距离、术前放化疗是影响患者 LARS 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好转,但在临床中仍需要予以重视。
|
王 亚林
目的:探讨儿童桥本氏病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
属医院儿科收治的桥本氏病并发甲状腺功能异常 6 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 3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 1 例,甲状腺
功能正常患儿 2 例,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结果 1 年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收治桥本氏病 6 例,
其中 3 例甲状腺功能低下,出现食欲差、表情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表现,予以左甲状腺素片;1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出
现体重下降、食欲可,予以甲巯咪唑、普萘洛尔治疗;2 例甲状腺功能正常,未予以治疗;所有患儿甲状腺功能均于 1 ~ 2
月周完全恢复正常,经 4 个月随访甲状腺功能仍维持正常。结论 在儿童桥本氏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可以出现正常、
亢进以及低下,其机制与甲状腺损伤有关系,应根据甲状腺功能变化及时调整药物,临床应予以重视。
|
孔 俊梅, 郭晓 丽*, 刘 柯显, 王 岩, 张 晓博, 孔 晴
母婴健康问题是全球各地都十分关注的热点议题,也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在保障孕产妇的全方位健康服务中,助
产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良好的孕期保健对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促进自然分娩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助产士在临床实践中的各项能力,培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途径。文章对国内外助产专科专科护士
科研能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途径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我国助产专科护士科研培训的不足,为我国医疗机构建立健全
的助产专科护士科研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
张 雪, 马 晓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医院志愿服务发展迅速,但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医院志愿服务开展情
况入手,阐述其发展历程,对医院志愿服务所存在的认可度低、管理体系和激励制度不健全、服务项目单一等问题进行分
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措施,如提升认同感、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延伸服务项目等,为以后的医院志愿服务工作提供
借鉴和参考。
|
艾 松松, 汪再 兴*
本文报道 1 例 60 岁男性银屑病患者,因反复胸痛入院,多次检查发现冠脉痉挛,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结合病史
及临床表现,诊断为Ⅰ型 Kounis 综合征。该综合征由过敏反应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三型,本例为冠脉痉挛相关型。
治疗采用抗过敏(氯雷他定)及心血管二级预防,症状缓解且未再发作。Kounis 综合征罕见且易误诊,临床需关注患者过
敏史及炎症指标,以及时识别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
庄 海峰, 王 平*, 王 明玲, 孙 媛媛, 刘 文娟, 仲 畅
目的 研究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3I”管理模式在推动专科护理建设中的实践作用。方法 基于“一动力三循环”
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性的开展的“3I”方法,从组织管理、专科人才培养、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教学培训等方面,提升
专科护理服务效能及技术水平。结果 “3I”模式实施后 , 专科建设综合评价、专科护士综合能力、护理满意度均较实施前
明显提升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本研究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 3I 管理模式,从发现护理专科建设存在
问题着手,将精细化理念及管理方法融入专科建设,推进了护理专科管理科学化、高效化,护理人才多元化 , 在提升专科
护理质量 , 改善患者体验 , 促进专科护理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付 智慧, 周 霖*
目的 本研究聚焦于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改革,旨在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问卷
调查等方法,剖析当前教学现状,提出并实施基于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改革策略。教学内容上,融入药学专业特色知
识并增加临床案例;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强化临床见习、实习及实验教学;考核方
式则完善为多元化考核并突出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结果 改革后的实验组学生在平均成绩、80 分以上比例、教学满意度及实
习单位评价优良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该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同时也面临教学资源限制、学生个体差异及教师
能力要求等挑战。未来需持续推进改革,完善教学模式,以提升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
王 苗, 周铭 心*
目的:探讨针刀、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的处方运用规律。方法:选取针刀、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文献所载之处方,
运用计量学方法进行频数、穴位归经分析、用穴比率、运用强度、穴均强度等计量学指标分析。结果:1. 统计 38 篇文献,
涉及病例 1560 例,共得针刀、针刺处方 38 首,针刀点位 38 个,88 点位次,俞穴 70 个,269 穴次;2. 针刀点位中肩胛提肌、
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颈夹肌最多,针刺取穴最多的在膀胱经,其次是督脉。膀胱经用穴总频次最高、督脉次之,膀胱经
腧穴运用强度和穴均强度均为最高,督脉所用腧穴运用强度位居第二,但用穴比率最高;小肠经、心包经和心经、肝经用
穴比率亦较高。3. 就单穴而言,可见颈夹脊穴运用频次最高,次之为百会、神门、心俞、大椎和三阴交。结论:本文以中
医计量学方法分析针刀、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处方,能客观总结诸多医家经验,足可为学习针刀、针刺腧穴选择与颈源性
失眠临床运用提供有效参考,亦可成为其他文献研究之借鉴。
|
游 彩霞, 陈 伟提, 李 迪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 (MDT) 下加速康复外科 (ERAS) 在乳腺癌整形保乳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2.01
至 2023.10 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整形保乳术的 65 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整形保乳术。
其中,常规组 32 例患者,采取常规围手术期处理;ERAS 组患者给予多学科协作下 ERAS 的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心理
状态变化、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 ERAS 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RAS 组患者术后康复各指标 (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上肢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并
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多学科协作加速康复外科应用于乳腺癌整形保乳围手术期中可明
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住院时间,提升医疗质量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
赵 博*, 王 应, 王 献红
目的:探究大叶茜草素对人宫颈癌细胞增殖、粘附、糖酵解水平及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PI3K/AKT)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 HeLa 细胞,激活剂组(50 μmol/L 大叶茜草素 +10 μmol/LPI3K/
AKT 通路激活剂 SC-79)和抑制剂组(50 μmol/L 大叶茜草素+ 2 μmol/L PI3K/AKT 通路抑制剂 LY294002),干预 24 h。
采 用 5- 乙炔基 -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细胞粘附实验、乳酸、葡萄糖检测试剂盒、蛋白免疫印迹(WB)法进
行分 析。结果:实验组和阳性药物组细胞增殖率、粘附数、乳酸含量、葡萄糖消耗水平、己糖激酶 2(HK2)、乳酸脱氢
酶 A(LDHA)、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GAPDH)、p-PI3K、p-AKT(P<0.05)。结论:大叶茜草素作用机制可能与
抑制 PI3K/AKT 通路转导有关。
|
杜 瑜敏, 张 芳霞, 朱 振芳, 任 艳*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联合蜂蜜贴敷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的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3 年 7 月 -2024 年
8 月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 60 例留置针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治疗引起的静脉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
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如意金黄散联合蜂蜜贴敷治疗,对
照组使用 50% 硫酸镁纱布湿敷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二天和第五天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二天的总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00%(=66.545,P < 0.01),观察组第五天的总有效率为 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6.67%
(χ2
=62.996,P < 0.01)。结论:对于肿瘤化疗患者,使用如意金黄散联合蜂蜜贴敷治疗,能有效保护患者的静脉,从而
减轻患者痛苦,能够提高肿瘤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张 启迪, 关利 君*
经桡动脉入路穿刺(transradial access,TRA)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常规途径,由于穿刺局部并发症少、患
者舒适度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与医生技术的提高,桡动脉穿刺技术在外周血管介入
中受到重视,但因其探索时间短,且外周血管相对复杂,桡动脉穿刺技术并未在外周介入中普遍使用,且相对性别分析于
桡动脉穿刺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将结合最新文献进展分析桡动脉入路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优势、不足以及未来发展问题,
为行 TRA 妇科手术的介入医师提供参考,使更多患者收益。
|
韩 世荣, 苏 灵林, 叶 婷
目的:探析基于进展性案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对胸外科实习护生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针对 2023 年 6 月到
2024 年 12 月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胸外科实习的 40 名护生为实验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
带教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基于进展性案例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带教 4 周后,对比 2 组护生的临床核心能力、理
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及对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临床核心能力、理论、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
.05) 。结论:基于进展性案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胸外科临床护生带教中 , 能使护生的理论、操作水平明显提升,学
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优化了传统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周 江华, 王 鹏*
布鲁氏菌病;免疫学;诊断
|
陈 子尧, 仇 静静, 仇 静静
老年性耳聋(presbycusis)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 ARHL)是全球老年人口中第二大常
见疾病。目前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探究其发病机制及预测方法是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难题。既
往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等老年多发慢性疾病与老年性耳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
分析 CVD、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高脂血症造成血管损伤的病理过程,讨论了其引发耳蜗血管纹微血管损伤的
机制;并分析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视网膜血管变性与耳蜗微血管损伤之间
的关联。并根据耳蜗微血管损伤与视网膜血管变性的相关性,提出了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或可以成为早期预测老年性耳聋
的辅助检查。
|
牟 静飞, 覃 珍珍, 赵 丹, 庞玉 生*
目的 分析新生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特征,为该变异株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22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 60 例新生儿奥密克戎
变异株感染病例,分析其感染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预后。结果 60 例研究对象中,男性 32 例,女性 28 例,其中足月儿 54 例,
早产儿 6 例。所有患儿均有明确的感染接触史,主要感染源为密切接触的照护者。临床症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包括发热(48
例),咳嗽(35 例),鼻塞(6 例),流涕(2 例),哭闹(2 例),纳差(4 例),反应差(4 例),腹泻(1 例)。入
院时,50 例患儿血常规正常,10 例异常;58 例 C 反应蛋白正常,2 例异常;52 例降钙素原异常。41 例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其中 23 例显示肺炎,2 例支气管炎,16 例未见明显异常。所有患儿均接受了隔离和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接受抗生素
治疗,均逐渐康复出院并进行远期随访。结论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 60 例新生儿均有明确的接触史,
临床症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短期随访预后良好,长期随访未发现远期并发症。
|
毛 万祥, 林 梅珊, 徐 凯, 王 则澡, 钟 贞
目的:研究不同明胶型号对环孢素软胶囊质量的影响,为制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不同型号的明胶用
于环孢素软胶囊的生产,以囊壳接缝厚度、乙醇含量和水介质溶出曲线作为考察指标,评估明胶型号对环孢素软胶囊质量
的影响,筛选符合质量要求的明胶型号。结果 采用低分子量明胶制备的环孢素软胶囊表现出乙醇含量更高,水介质溶出曲
线与参比制剂相似,且储存期间溶出行为稳定性更好的特性;然而,其囊壳接缝厚度低于高分子量明胶制备的环孢素软胶
囊,但通过优化和严格控制溶胶用水量和压丸工艺参数,可有效解决该问题。结论:使用低分子量明胶制备环孢素软胶囊,
可改善乙醇含量并降低因明胶交联化导致的溶出性能下降。然而,为确保囊壳接缝质量,需严格控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工
艺参数。
|
张 传腾, 朱 晴, 刘 星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
疗慢性鼻窦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容易反复发作,存在一定局限性。作为我国传统疗法,中医药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中具有丰富的经验,从既往研究来看具有良好的治疗优势。本文综述近年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通过多种
治疗方式的结合,探究慢性鼻窦炎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式,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苏 凤文, 黄 春琳
目的 观察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无应答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托珠单抗治疗该病
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住院的 2 例 IVIG 无应答川崎病患儿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
果及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结果 2 例患儿均使用 2 次 IVIG(2g/kg),1 例体温正常 1 天后再次出现发热,1 例
仍持续发热。2 例病例均加用甲强龙,然而体温仍未正常。在使用首剂托珠单抗后,2 例病例体温很快降至正常,并且未再
反复,全身症状得到改善,复查炎症指标逐渐下降。结论 对常规 IVIG +糖皮质激素治疗仍无反应的川崎病患儿,托珠单
抗可成为一种新的替代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
张 晓霞
近年来虚拟仿真教学更多的应用于口腔医学内科的实验教学中,它科学的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理论,灵活锻炼了学
生的手脚,与仿头模教学互为依附,成为我们口腔医学实验教育智慧化的引领。
|
班 光国, 宋 晓宇, 鲍 新民, 范 秉均, 王 亚辉, 阎艳 丽*
高年危急重症患者,基础疾病众多,多相互影响,西医治疗也常常相互掣肘,甚至束手无策,阎艳丽教授强调脾
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重视“邪之所凑,其气必趋”,通过辨证论治,调治脾胃,获得良效,并举案例两则进行佐证。
|
贾 颍国, 何 际康, 焦大 海*
目 的: 探 讨 甲 状 腺 乳 头 状 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伴 侧 颈 淋 巴 结 转 移(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LLNM)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及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市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首次就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5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7:3 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385 例)及验证组(165
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 PTC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 Lasso 回归结合最小 AIC 筛选
关键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多灶性、肿瘤紧贴被膜、腺外侵犯、中央区
淋巴结转移数及清扫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肿瘤直径均为 PTC 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
析显示中央区淋巴转移数(≥ 5 个)、肿瘤直径越大及腺外侵犯是 PTC 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在训练
组和验证组的 AUC 分别为 0.90 和 0.86,表现出良好的区分能力和校准性能。结论:基于中央区淋巴结阳性数、肿瘤直径
及腺外侵犯构建的预测模型对 PTC 伴 LLNM 的风险评估具有较高效能,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李 娟, 姚 心怡, 高 文丽, 张峻 岭*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被研究学者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注意到情志与
白癜风之间的关系。白癜风与情志密不可分,情志对白癜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相关机制也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
目前,情志干预在白癜风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诉近年来白癜风与情志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情志干预在白癜风治疗
中的应用前景。
|
赵 军梅, 张 林芳, 付 学瑞, 张 笑萍, 申 思慧, 李 亚荣
目的:探讨建立确认师徒关系带教法在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3 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
的 120 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第一学期的 60 名护生作为对照组,第二学期的 60 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60 名护生。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一个月,第一天由总带教老师脱产带教,集中讲解手术室布局分区、熟悉环境及基础操作。
对照组进行传统式带教方法,即每位同学有相对固定的带教老师,第一带教轮班倒休时由第二带教老师带教。实验组给每
一位护生固定一位带教老师,并明确建立师徒关系。师徒关系确认后互留联系方式,添加微信。护生需每日整理所学内容
并提交至老师,老师审阅后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形成双向反馈机制。师傅倒班轮休时同样有相对固定的第二带教老师。
结果:① 实习结业考核成绩:实验组在理论测试(89.77±9.43 vs. 83.64±7.38)与操作考核(91.67±7.32 vs. 86.93±6.71)
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一对一师徒制对护生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效果。②试验组护生在手术室工作的适应能
力、常见手术配合的熟练度、无菌观念、综合处置能力、学习主动性这 5 个项目的平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
义 (P<0.05) 的差异。③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的综合评价:试验组护生对导师带教能力(23.63±1.94)、沟通水平(13.72±1.28)
及人文关怀(12.73±1.24)的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1),表明个性化师徒制在提升教学互动质量方面效
果突出。然而,两组在业务水平(实验组 13.52±1.57 vs. 对照组 13.37±1.65)及行为表率(实验组 15.82±1.34 vs. 对照组
15.74±1.35)的评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提示传统教学与新型模式在基础技能示范方面仍具共性。结论:在手
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中,确认一对一师的师徒关系教学法,使护理专业的学生有了归属感,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生的学习
能力和在手术室实习的应变能力,而且对于改善护理带教教学关系,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意义重大。
|
罗 杰
目的:分析老年性宫腔积脓并发穿孔误诊消化道穿孔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对老年性宫腔积脓并发穿孔疾病
的认识度,做到多与临床沟通,应结合超声、MSCT MPR 成像、MRI 等多种现代影像学检查及临床表现以及其他检验等
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判,避免片面依赖,提高急腹症中少见病例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或漏诊。结果:全腹部
MSCT 平扫出现膈下游离气体影,腹盆腔积液,弥漫腹膜炎并胆囊、阑尾、肠管等腹腔多脏器间炎性蔓延,宫腔积液及肌
壁间钙化、子宫顶部局部肌壁变薄疑似撕裂。结论:膈下发现游离气体;腹盆腔积液;弥漫腹膜炎并腹腔脏器间炎性蔓延;
宫腔积液,肌壁间钙化及厚薄不均;老年女性;应提高对老年性宫腔积脓并发穿孔的认识,综合评估影像学检查结果,加
强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
高 豌芬, 任 宇*
目的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环磷酰胺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探究联用氟西汀对环磷酰胺的药动学过程及特
征参数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16 只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 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
100mg·kg-1, 实验组同时给予环磷酰胺 100 mg·kg-1 和氟西汀 20 mg·kg-1。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大鼠血浆中环磷
酰胺的血药浓度。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采用乙腈:水 =30:70, 柱温 35℃,流速为 1.0mL/min,检测波长 195nm。甲醇处
理血清样品,沉淀蛋白并离心后,取上清液 20μL 直接进样。测定大鼠血浆中环磷酰胺的血药浓度并采用 DAS2.0 进行药代
动力学参数拟合分析。结果 实验组峰浓度 (Cmax) 和曲线下面积 (AUC) 显著从 24.21±3.94μg·mL-1 和 101.37±0.03 µg/
mL·h 增加到 24.73±6.09 μg·mL-1和156.00±0.46 µg/ mL·h。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血浆清除率分别为0.99±0.02和0.67±0.02L/h。
同时,半衰期 (t1/2) 从 7.17±0.22 h 延长到 8.57±0.05 h。结论 氟西汀可使环磷酰胺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显著变化。临床
上联用环磷酰胺与氟西汀治疗癌症共病抑郁患者需注意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剂量的调整。
|
郭 丹婧, 陈 永刚, 陈新 华*, 程 洪强
脉冲电场已经用于肿瘤临床治疗,但化疗增敏和逆转化疗耐药的应用尚未被充分重视,化疗是实体肿瘤的重要治
疗手段之一,但临床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寻找新型能量平台,开发新型逆转化疗耐药的治疗方法,
本文阐述了脉冲电场和电化学在细胞上的作用机制及相应的量效关系,为进一步提高耐药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技术手段,为
进一步提高脉冲电场治疗肿瘤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
冯 丹珊, 胡茂 清*, 金 志发, 崔 恩铭, 黄 秀芳
目的 探讨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的 CT 与 MRI 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 方法 回
顾性分析本院 2015 年 12 月 -2023 年 3 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0 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患者的 CT
与 MRI 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 23 ~ 66 岁,平均 48.5 岁,男性 6 例,女性 4 例。8 例患者进行了 CT 平扫及增强,
4 例患者行 MR 平扫及增强扫描。 结果 9 例为单个病灶,1 例为 2 个病灶,病灶最大径 2.9 cm~10.6 cm,平均 4.0 cm。10
例 SANT 病灶均呈类圆形实性肿块,有分叶,边界清楚。CT 平扫的 9 个病灶均呈低密度影,密度均匀,3 个病灶可见散在
小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其中 8 个病灶延迟期见典型轮辐状强化。4
例 MR 扫描者 3 个病灶 T2WI 和 DWI 序列 (b=800mm2/s) 呈低信号,1 个病灶呈稍高信号,内见低信号瘢痕,T1WI 同相
位信号较反相位下降,增强扫描表现为渐进性向心性、轮辐状强化,中央瘢痕延迟强化。 结论 典型脾脏 SANT 主要表现
为单发分叶状实性肿块,CT 平扫呈低密度,T2WI 及 DWI 呈不均匀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及轮辐样强化
特征,中央瘢痕延迟强化。
|
唐 承杰, 贾 军锋, 李 霞*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对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失血的治疗效果,为高龄患者临床上治疗该病
术后失血提供新的方案。方法:收集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约来自四川省骨科医院老年骨科 2 的高龄患者,根据纳入
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 82 例 AO 分型为 31-A2 型骨折并行 PFNA 内固定术,最终两组收集有效病例分别为 60 例和 61 例。
对照组:术后给予依诺肝素钠预防血栓,给以头孢唑林钠预防感染,给与维生素 D 胶囊和醋酸钙胶囊抗骨质疏松治疗;治
疗组:术后给予依诺肝素钠预防血栓,给以头孢唑林钠预防感染,给与维生素 D 胶囊和醋酸钙胶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础上,
术后第一天开始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采集以下数据:(1)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准备时间及手术时间;(2)记录
术前1天及术后第1、3、7天的血常规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数值(3)记录术后 2 周,1 个月,3 个月的两组 Harris
髋关节评分,采用 SPSS20.0 统计软件统计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
病例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比较如下:(1)每组病例在患者手术后第1天,第 3 天和第 7 天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
压积数值较低且比手术前的数值明显偏低,根据统计学结果统计P< 0.05(2)两组病例手术后第 1 天、第3天的血红蛋
白及红细胞压积的数值比较 P > 0.05,两组病例术后第 7 天治疗组 Hb、HCT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两组 Harris 髋关节评分,在 2 周的时候治疗组评分较试验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 1 个月、3 个
月髋部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有效的改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失血状态,改善短期患者髋部功能。
|
提 慧贤
脑电诱发电位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其中视觉诱发电位(VEP)更有其独特优势,在目前皮层诱发电位
的研究中是研究最为完善、最早的一种临床理论研究。VEP 是一项客观、无创、经济、灵敏、简单易配合的检查,在阿尔
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的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有其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和大力推广。
|
余 满荣, 杨 尧星
目的:认识腰椎间盘突出症 方法: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原因、治疗与预防。结论:通过对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介绍提高认识,要注意预防,加强锻炼,发生症状及时就医。
|
莫 夸耀, 洪 志令, 严 金柱, 吴 美娜, 曹 木根, 林 建珍
目的:本项目是老年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评价静电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从而探索老年睡眠障碍合
并高血压患者的物理治疗新方法。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4 年 8 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收治的 50 例老年睡眠障碍合并
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静电治疗,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PSG、PSQI、认知量表、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
量表及 TESS 分析结果。结果:静电治疗有效延长老年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深睡眠,明显缩短其入睡潜伏期;有效
减少过度觉醒。静电治疗有益于老年睡眠障碍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也有所降低,达到了更为理想
的血压范围。对认知无影响,降低了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程 续坤, 宁 彬*
目的 探讨高、低梯度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及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 后的疗效差异,为不同梯度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临床治疗决策方案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4 年 4 月就诊于阜阳市人民医院符合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标准并接受 TAVR 治疗的共 56 名患者,根据术前
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分为高梯度重度主动脉瓣狭窄(High-gradient severe aortic stenosis,HGSAS)组 35 例,低梯度重度主动
脉瓣狭窄 (Low-Gradient Severe Aortic Stenosis,LGSAS) 组 21 例,收集一般数据、心脏超声、冠脉 CTA、术后并发症、堪萨
斯城心肌病问卷评分,对 2 组不同梯度患者 TAVR 治疗前临床特征及术后 1 月、6 月疗效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在 56 例接
受经 TAVR 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低梯度组患者基线时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较低,肌酐水平较高(均 p<.05),
术后随访两组主动脉跨瓣压差和瓣口最大流速均显著改善,低梯度组在左房直径、升主动脉直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改
善更显著,而高梯度组术后 1 月内心电传导异常发生率较高(均 p<.05)。两组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评分显著提升,显示
TAVR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高梯度和低梯度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术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梯度的重度主动脉
瓣狭窄患者均可从 TAVR 中获益,LGSAS 患者在 TAVR 术后具有更显著的结构和功能改善,而 HGSAS 患者需特别关注术
后心电传导检测。
|
胡国 涛*, 吴 军, 袁 新菊, 宋 婷婷, 文 小芳, 罗 海燕
目的:调查黔东南州地区孕妇对维生素 D 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维生素 D 缺乏的影响因素,为健康宣传与教
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 2024 年 8 月至 12 月份在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定期产检的孕妇 205 人进行调查问卷。统计维生素
D 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记录孕期首次检测的维生素 D 水平。对维生素 D 知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维生素 D 缺乏
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黔东南州地区孕妇维生素 D 知晓率为 62.4%。维生素 D 的知晓率在不同民族、年龄段的孕妇
中的差异不大(P > 0.05),在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中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205 位受访者
有 182 人在产检时检测了 25- 羟维生素 D 水平,平均值为(25.58±12.97)nmol/L。维生素 D 缺乏率为 84.1%。维生素 D
缺乏率在不同的居住地光照、工作地点光照、每日接触光照总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孕前补充维
生素 D、孕后补充维生素 D、食用富含维生素 D 食品、食用维生素 D 强化食品、食用孕妇奶粉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结论:黔东南州地区孕妇对维生素 D 的知晓率不足,维生素 D 缺乏率高。
|
陈 棋帅, 李 浩, 马志 军*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策略因分子亚型而异。近年来,精准医学和分
子分型推动了乳腺癌治疗的个性化发展。新辅助治疗的应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保乳率,同时为评估治疗反应提供了依据。
此外,基因组学及精准医学的进步,使得早期发现乳腺癌、避免复发和耐药成为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