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来 国英, 陈 仁兵, 陶 磊*
甲氨蝶呤(MTX)做为治疗儿童骨肉瘤术后重要抗肿瘤药之一,主要通过阻碍肿瘤细胞DNA的合成,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然而MTX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可能引起肾小管损伤,进而导致急性肾损伤(AKI)。尤其是儿童出现AKI等严重并发症时,会对其身心造成严重损害,除了需要临床多学科联合救治外[1],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包括密切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疏导、 对症护理管理、强化患者和家属的自我管理以及康复指导等。本文报道1例我院通过普通透析、高通量透析联合多种临床治疗及全方位护理,成功救治儿童骨肉瘤术后甲氨蝶呤化疗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患儿安全出院,并且满意度很高。
|
陈 彦杞, 王 梦然, 王 学智
总结1例晚期局部晚期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经验,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手段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介绍方法:患者在临床诊断中显示为鳞状细胞癌,由于进食困难且病情晚期,采取了空肠造瘘的方式改善进食和营养状况。接着,采用“卡瑞丽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及奈达铂”进行了5个疗程的新辅助治疗,治疗后再次检查显示病情有显著缓解,随后实施了“颈胸腹三切口食管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回报示:食道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持续补充治疗,结果:通过新辅助治疗的免疫联合方案,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病灶也有明显缩小,成功进行了手术切除,转化治疗有效。总结:针对那些在局部晚期难以手术切除的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免疫和化疗的结合方案可作为新辅助治疗的选择。
|
叶 圣, 刘兴 睿*
目的 分析眉山市城市和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情况,为制定全市饮用水卫生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现场采集水样,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GB/T 5750-2023)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GB5749-2022)评价。数据处理分析用SPSS22.0软件,通过x²比较合格率变化,检验水平为 α=0.05。结果 2021至2024年间,全市共检测水样3233份,整体合格率93.16%。枯水期、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94.35%、91.9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7.11,P=0.008);城区、农村合格率分别为99.44%、91.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56.44,P<0.001);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89.84%、93.30%、98.80%,合格率有显著差异(x²=8.64,P=0.013);出厂水合格率数据为86.08%、85.71%、93.33%及96.30%,合格率逐年升高(x²=27.187,P=0.000);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9.34%、92.09%、93.63%和96.96%,呈逐年上升趋势(x²趋势=24.152,P=0.000);年间农村饮水合格率依次为86.39%、90.17%、93.15%及96.40%,逐年上升(x²趋势=34.579,P<0.001)。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其余问题指标为亚氯酸盐、氯酸盐、游离氯等13项指标。结论 眉山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卫生质量总体上乘,但微生物污染及部分理化指标超标问题依旧是目前饮用水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今后需从持续强化水源地保护、维护升级管网设施、完善监管措施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生活饮用水水质质量。
|
王敬 春*, 张 莉
目的 研究2021甘肃省兰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Delta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表现。方法 对137例新型冠状病毒Delta临床表现及胸部CT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痛70例(51.1%)、咳嗽58例(42.3 %)、发热27例(19.7%)、咳痰25例(18.2%)、无症状29例(21.2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C-反应蛋白增高61(44.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108例(78.8 %)、降低28例(20.4%)、升高1例(0.7%),淋巴细胞计数正常134例(97.8 %),降低4例(2.9%);CT表现单侧或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单肺23例(16.8%),双肺42例(30.6 %)。结论 2021年甘肃兰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咽痛、咳嗽、发热;胸部CT表现一侧肺叶或双肺上叶尖后段及下叶后基底段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影、大部分实变影及血管增粗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理致病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病毒的侵入与复制、传播,多系统、多器官的受累等多方面因素,需结合科学技术的进步,多中心、大样本进一步长期随访研究,才能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
刘 富猛, 蔡 林燕, 叶 俊, 陈 浩, 邵红 征*
目的:探索分析上消化道出血(UGH)病因构成、出血量、严重程度及其与性别、相关伴随疾病等因素的相关性,更好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24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主要通过胃镜等相关检查确诊。其中男148例,女9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者88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0.5小时-17年不等。按不同的年龄分为A、B、C、D4组(根据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新年龄分组:青年组为小于44岁,中年组为45岁至59岁,年轻老年组为60岁至74岁,老年组为大于75岁),进行医学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①本组资料表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107例(44.58%),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4例(26.66%),恶性肿瘤29例(12.08%),急性胃黏膜病变25例(10.41%),其他15例(6.25%),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所致静脉曲张、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药物相关性出血,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59岁以下UGH的主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60岁以上患者UGH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和胃肿瘤。②按出血量多少依次为杜氏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病变、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P<0.05)。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杜氏病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因为出血迅猛,预后凶险。而常见的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中,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0-50%,其中20-50%患者在出血7-10天内死亡,6周内出血复发率达31%,1-2年出血复发率为47-84%,病死率为20-70%。④年龄、性别、饮食、卫生环境等与病因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及危险性与年龄及细菌感染成正相关性。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量大,病死率较高,出血的病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年龄、性别、饮食、合并伴随疾病和细菌感染等)。
|
陈 雨婷, 张 玲*, 栾 新宇, 余 丽红, 刘 益雯, 刘 晶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现状,分析影响其健康心理控制源的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汉中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常规资料问卷、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多维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开展调查,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控制源之要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内部控制维度得分为(19.36±5.486)分,机遇维度得分为(21.37±4.369)分,有势力的他人控制维度得分为(20.44±5.146)分。家族史、性别、患者自我效能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内部控制维度的因素。糖尿病年限及自我效能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机遇控制维度的因素。有无配偶、月收入、文化及自我效能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健康权威控制维度的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的多维度受多种因素所影响,应该针对不同因素对患者给予个性化指导,改善患者面对疾病的心理状况,从而减缓其对疾病的不确定感。
|
张 亚阳, 朱 健*
目的 旨在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啶(DEX)对脓毒症大鼠小肠黏膜上皮连接蛋白Occludin、闭合小环蛋白ZO-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肠黏膜保护机制。 方法 实验将60只称重240~270g,7周龄,SPF级Wistar大鼠(雄性),利用随机数字法表法抽样将其分为3组(n=20):1.假手术(Sham)组、2.脓毒症(SEPSIS)组、3.盐酸右美托咪啶干预(DEX干预组)组。SEPSIS组、DEX干预组采用盲肠3号丝线穿线结扎、针头反复3次穿孔的方法建立病理模型,而SHam组仅开腹暴露找到盲肠,1/2处仅穿线不结扎,随后缝合关腹。经大鼠颈外静脉导管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啶(DEX),负荷剂量5ug/kg,,10min输注完毕,后微量泵泵注小剂量0.5ug/kg/h 维持。SHam组、SEPSIS组则泵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三组均于关腹缝合前停止泵注。次日晨经颈外静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取血后处死全部大鼠并取空回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 staining)观察各组大鼠空回肠组织病理及通透性改变,计算出肠道损伤病理学评分(Chiu氏评分);同时进行细菌移位率测定;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小肠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闭合小环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SEPSIS组血清TNF-、IL-6浓度升高,小肠黏膜Chiu氏评分、大鼠细菌移位率升高(P<0.05),Occludin、ZO-1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SEPSIS组比较,DEX干预组血清TNF-、IL-6浓度降低,Chiu氏评分、细菌移位率降低(P<0.05),Occludin、ZO-1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 DEX可减轻脓毒症致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与上调小肠黏膜Occludin、ZO-1表达水平有关。
|
夏 俊苓, 桑 海静, 余 政梁, 李 晨, 申 去非, 徐 晓宁
本文通过比较DNATyperTM 30、VersaPlex 27 PY两种STR复合扩增试剂盒在扩增案件微量、混合样本时的效果,来证实DNATyperTM 30复合扩增试剂盒在日常案件检验工作中的可靠性。收集本实验室日常检验的案件微量样本118份,案件混合样本128份,经DNATyperTM 30、VersaPlex 27 PY两种复合扩增试剂盒扩增,分析电泳结果。在118份案件微量样本检验中,两种试剂盒成功获得分型的样本在相同基因座检出的等位基因完全一致。113份样本经DNATyperTM 30复合扩增试剂盒检出95%以上基因座,检出率为95.76%,112份样本经VersaPlex 27 PY复合扩增试剂盒检出95%以上基因座,检出率为94.92%。在128份案件混合样本检验中,两种试剂盒成功获得分型的样本在相同基因座检出的等位基因完全一致。104份样本经DNATyperTM 30复合扩增试剂盒检出95%以上基因座,检出率为81.25%,114份样本经VersaPlex 27 PY复合扩增试剂盒检出95%以上基因座,检出率为92.19%。虽然DNATyperTM 30复合扩增试剂盒95%以上基因座样本检出率低于VersaPlex 27 PY复合扩增试剂盒,但基因座最低检出数仍在20个以上,优于VersaPlex 27 PY复合扩增试剂盒的最少检出18个基因座。DNATyperTM 30复合扩增试剂盒对案件微量、混合样本具有良好的检验能力,可应用于日常案件检验。
|
付 玉芳
目的: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发生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3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DKD分DKD组(254例)和NDKD组(11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信息,Logistic回归分析DKD发生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病程、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定量(24hU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溶酶体蛋白(CD63)、糖蛋白P选择素(CD62P)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病程、HbA1c、尿微量蛋白、24hUP、BUN、Scr、TG、MPV、PDW、CD63、CD62p为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可依据病程、HbA1c、尿微量蛋白、24hUP、BUN、Scr、TG、MPV、PDW、CD63、CD62p判断患者病情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
姚 洪宇, 卓 文燕, 刘 礼斌
目的:总结1例易误诊为脑梗死的抗Ig1on5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患者中年男性,以视力下降起病,逐渐进展为“三偏征”样临床表现,多次按照脑梗死治疗,效果不佳。我院颅脑MR DWI相脑内多发稍高信号病灶,完善脑脊液检测抗Ig1on5抗体阳性,经冲击治疗疗效欠佳。后自动出院,2月后随访患者症状无改善,且出现严重的失眠,半年后随访患者已故。结论:对于亚急性病程、临床主征为“三偏征”、MR DWI显示颅内多发高信号病变患者应排查抗Ig1on5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早发现早治疗。
|
牛 朝洋, 汝 蕊, 赵 野, 宗 禹萱, 尹 佳新, 周 飞*
在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率特别高,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乳腺癌的免疫治疗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降低肿瘤的致死率,是目前兴起的治疗方法。现阶段有大量的临床实验正在进行中,尚未应用于临床,但对乳腺癌的治疗有导向作用。本文通过介绍肿瘤微环境和免疫逃逸去说明免疫治疗所面临的问题及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和ALDH1A1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肿瘤生长两个方面去介绍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尽管免疫治疗面临诸多问题,但在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中效果显著。本文旨在总结免疫治疗的方法和问题,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及方向。
|
马 楚杰, 莫 泳皓, 余 熙荣, 王 子桓, 钟 远鸣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作为脊柱退变常见疾病,以腰骶部疼痛和神经根性症状为主要表现。治疗策略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结合患者滑脱程度、椎间盘退变分级及神经压迫情况进行分层管理。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备显著优势。传统术式因广泛软组织剥离、大范围手术创伤及高并发症发生率而受限。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凭借微小切口、精准可控的术中出血和快速术后康复,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系统综述近年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文献,多维度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旨在为外科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齐 丽, 岳 艳秋, 靳 春雪, 王 俊
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和治疗结肠病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的基础,不仅可以提高检查效率,更是肠镜检查治疗及安全的重要保证。临床上目前用于肠道准备的药物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但对于最佳的药物仍有很大的争议。本文意在为临床合理选择泻药、提高肠道准备质量提供参考,以保障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误诊率。
|
唐 华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再住院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老年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内再住院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6个月内再住院率为12.50%(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091,P=0.014);干预组CAT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χ²=5.043,P=0.02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老年COPD患者再住院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杨 广娟
目的 探究穴位敷贴治疗长时间卧床病人腹胀便秘护理技术。方法 选择在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长期卧病并且伴有腹胀便秘的100例病人,并且对其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主要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再实施穴位敷贴方法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在治疗完成之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排便时间、间隔时间、1周内的排便次数。结果 经过穴位敷贴治疗后得知,明显改善了患者排便情况,排便时间、间隔时间和次数等都优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长时间卧床并且伴有腹胀便秘患者的护理中采用穴位敷贴,对患者便秘感进行环节,进而改善其排便情况。
|
刘 如意
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医药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效用,于缓解肿瘤相关症状、消减放化疗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提升患者生命品质等方面,均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其蕴含的活性物质,不仅能够强化机体抵御肿瘤的免疫应答能力,还能凭借对免疫抑制性细胞及相关信号分子的精细调控,为攻克肿瘤难题开辟出崭新的路径。但目前研究仍存在不足:作用机制与靶点尚未明确、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结合不够深入、B淋巴细胞调控机制研究较少,以及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有待阐明。未来需结合先进免疫学技术,深入探索中药调节肿瘤免疫的机制,并研究其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升疗效、降低毒性,推动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的发展。
|
王 昊, 赵金 凯*
中药饮片不良事件会导致患者住院治疗,增加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影响公众对中药饮片的信任,甚至影响中医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来的文献,从中药饮片不良事件的现状、中药饮片不良事件的成因、应对中药饮片不良事件的思考与建议三方面对中药饮片不良事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思考对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实现中药饮片的高质量发展,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周 宁芳
随着公立医院用工形式日益多样化,非在编人员数量逐年上升,其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当前非在编人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失、流程不清、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提出构建规范化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优化全流程管理环节,并依托信息化平台提升档案处理效率。研究旨在为医院实现非在编人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高效化提供实践路径与改进建议。
|
陈 敬芳
目的 分析夏天无注射液在肛肠科的使用情况,为夏天无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夏天无肛门盆底注射治疗盆底肌痉挛(出口梗阻)便秘,远期疗效观察,夏天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含有阿片碱、延胡索乙素等20余种叔胺类和季胺类生物碱。达到放松平滑肌作用,修复受损神经元。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不良饮食不良作息、生活学习的压力、精神紧张、不良的憋便习惯等,由此导致便秘人群越来做多,越来越年轻化。造成滥用泻药损伤身体的局面,极易药物依赖或结肠黑病变。很多人通常理解认为便秘是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来的,靠药物或外用助便剂维持排便。排便困难、用力、久蹲、无便意,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困扰,老年人严重的排便困难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倒在厕所里。年轻人便秘人数日趋增加造成焦虑、抑郁、心烦,影响生活和学习,其实90%以上便秘和括约肌痉挛有直接关系。早期发现诊断及时治疗可以改变人生让生活更美好。
|
闫 海明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因疾病本身复杂性及治疗方案多样性,在个体化治疗过程中普遍面临依从性不足的问题,影响其预后与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该类患者在实际治疗中的依从性现状,系统梳理了影响依从性的多维因素,包括患者层面的健康认知与行为习惯、医务人员的沟通与指导能力,以及医疗系统的支持结构。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多维融合干预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如健康教育、家庭支持、多学科协作与智能化管理手段,验证了其在提升依从性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提升治疗依从性需依赖系统化、连续性的综合干预,建议从宣教强化、技术赋能、制度支持和资源整合四方面发力,为个体化治疗的落地与优化提供实践路径和理论依据。
|
潘 宏伟, 张 宇航, 袁 静, 陈 素华, 王 颂歌, 刘 宁鸽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联疗法对尪痹(类风湿关节炎RA)、骨痹(骨关节炎OA)、大偻(强直性脊柱炎AS)、产后风湿症等阳虚型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21年7月-2024年8月在我院行冬病夏治三联疗法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冬病夏治三联疗法可明显减轻上述阳虚型痹病恶寒、怕风怕冷、遇寒加重、全身乏力、四肢不温、精神不振等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冬病夏治三联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湿症等阳虚型痹病的患者疗效较好。
|
陈 姝婳, 高 英, 温 蕾, 刘 艺璇, 吕 冲*
目的: 评价冰肤膏治疗下肢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双下肢对称分布的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方法,左下肢外用冰肤膏,隔日1次,右下肢外用卡泊三醇,每日2次,均以地黄紫草颗粒口服作为基础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靶皮损PASI评分及红斑、鳞屑、浸润和面积的积分变化。结果:2组在红斑、鳞屑、浸润、PASI评分上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冰肤膏组在改善PASI评分、鳞屑积分、浸润积分方面显著优于卡泊三醇组(P<0.001)。在改善皮损单项症状方面,冰肤膏降低浸润的作用较卡泊三醇软膏起效快。 结论: 冰肤膏可以快速有效改善下肢斑块状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客观皮损症状,制备简单,适合基层推广应用。
|
盛 夏, 郑 剑, 殷 永健, 杨 航, 欧 阳洁
本文旨在探究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 (Intravesical Prostatic Protrusion, IPP)在前列腺增生疾病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评估。IPP作为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临床进展性和手术疗效预测指标之一,影响着BPH患者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及进展和治疗策略选择。通常采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 Ultrasonography, TRUS) 检测。TRUS未能及时检测到IPP可能会导致BPH发展成为难治性症状,因为IPP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可能对典型的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治疗没有明显反应。此外,IPP的分级可影响前列腺切除术的结局和并发症,故而TRUS对IPP的诊断可助前列腺疾病进行更早的评估和管理。
|
杜 能强, 元 慧
目的:医院视角下青少年厌学心理成因及干预策略研究。方法:选取本院于2023年5月-2024年2月心理门诊收治的50例青少年厌学个案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实验组(医院心理科主导的综合性治疗),各25例,对比两组青少年干预前后效果。结果:经综合性治疗干预后,实验组青少年干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医院视角下,应从多方面考虑青少年厌学心理成因,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来提高治疗效果。
|
马玉 兰*, 丁 亚倩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或称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竭的病症,表现为月经停止、雌激素水平下降以及卵巢储备减少,这不仅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还对其身心健康构成威胁。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卵巢早衰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本文综述了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志物、免疫学特征、分子调控、干细胞治疗、药物干预及辅助生殖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重点分析了非编码RNA、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自噬及炎症反应在卵巢早衰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干细胞移植及生物活性物质的治疗潜力。通过系统整合最新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旨在为卵巢早衰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张 玉梅, 田 宏, 张 燕, 梁 晓芬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合并双眼黄斑裂孔的诊治经验。方法:报告一例71岁女性RP患者,伴双眼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分别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及白内障手术,术后对其视力和黄斑区结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左眼裂孔闭合,视力明显改善;右眼虽未接受裂孔修复手术,但白内障术后视力也有所提升。术后OCT提示黄斑裂孔闭合且无复发,双眼总体视功能和结构稳定。结论:RP患者合并双眼黄斑裂孔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玻璃体牵拉及视网膜-色素上皮退化有关。及时手术干预可显著改善视力和黄斑区结构,未来应加强针对RP患者黄斑区病变的研究和个体化治疗。
|
谢 小兰, 李 丽婷
目的:可记录功能煅炼器早期量化训练在糖尿足Wagner 3-4级VSD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集60例糖尿病足溃疡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 60 例患者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术后6小时进行传统功能训练,干预组在入院第一天进行一整套规范化的功能训练,并通过可记录功能锻炼器实时监督与记录。比较两组患者肌肉萎缩情况、溃疡创面症状评分、训练依从性、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伤口面积及发病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肌肉萎缩情况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溃疡创面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训练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肢动脉血流量(股浅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记录功能锻炼器早期量化训练可有效促进糖尿病足Wagner3-4级患者VSD围手术期的创面愈合,减轻肌肉萎缩,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训练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 洁洁, 郭 允, 高 艳丽
本文围绕哌唑嗪仿生纳米囊泡的制备工艺、理化特性及其在抑制肿瘤细胞自噬和增强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展开系统研究。通过细胞膜仿生技术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高包载率的哌唑嗪仿生纳米囊泡,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该囊泡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自噬活性,主要通过激活mTOR和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此外,哌唑嗪仿生纳米囊泡显著增强了免疫细胞的活化和肿瘤杀伤作用,免疫共培养体系显示T细胞活化标志物表达显著上调,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体内活体成像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其良好的肿瘤靶向能力。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哌唑嗪仿生纳米囊泡在“自噬抑制-免疫激活-精准递送”多维度协同作用下,展现出优异的肿瘤免疫治疗潜力。
|
熊 孝英, 刘 灶娣, 张 晓君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妇产专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控模式,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采取多部门协作、制定用药规范、开展培训、定期监测与反馈等措施,对比实施管控模式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用药合理性等指标。结果 该管控模式有效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了用药合理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妇产专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控模式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用药合理性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马 娟娟, 关 胜江, 刘 建芳, 鞠 晓宇, 程 月召, 程 杰*
目的:本研究在他汀类集采药品精细化管控过程中结合 SMART原则,围绕集采药品用量不达标等集采管控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集采药品用量不达标的因素,运用SMART原则开展集采药品管控工作,实施药品用量达标改进计划。以指标数据作为目标衡量标准,建立以医生、患者对集采药品的认知率和满意度为过程监测,他汀类集采品种使用比例、任务完成率为结果监测的指标体系。将干预后(2024年7—12月)各项评价指标与干预前(2024年1—6月)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医生、患者对集采药品的认知率分别由48.00% 、25.00% 提升至95.00%、89.00%,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后医生和患者对集采药品的满意度分别由39.00% 、19.00% 提高至98.00%、9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后他汀类集采药品使用比例 (99.43%)高于干预前(94.54 %),任务完成率(111.45%)高于干预前(8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SMART原则结合精细化管控措施,实施药品用量达标改进计划,可有效提升医患对集采药品的认知率和满意度,提高集采药品使用比例、任务完成率,具有可复制和推广性。
|
高 风霞, 王 珍, 高慧 洁*
目的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生物学信息,筛选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差异表达的关键基因,并分析其预后价值。方法 从 GEO 数据库下载GSE40435和 GSE66272 表达数据作为测试数据集,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生物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讨 DEGs 在ccRCC中的生物学功能。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利用cytoHubba识别出Hub基因。从 TCGA 数据库获取ccRCC 表达数据作为验证数据集,初步验证Hub基因表达与ccRCC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在ccR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最后,生成KM生存曲线和ROC曲线以验证Hub基因表达。结果 GSE40435和 GSE66272 测试数据集共筛选出差异基因 915个,上调基因396个,下调基因 529个。通过PPI网络构建和Hub基因分析,我们选择了前10个基因。利用TCGA 数据集证实10个Hub基因,发现6个关键基因即CEP55、ASPM、PTTG1、NUSAP1、KIF20A和PRC1,与ccRCC的早期诊断、肿瘤分期和不良预后有关。结论 ccRCC中六个异常表达的关键基因对早期诊断、肿瘤分期确定和不良预后预测具有重要信息价值。
|
陈洪 毅*, 黎 小丽, 张 进克, 黎 亚兰, 腾 树成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对人体解剖塑化标本制作技术的临床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培训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多家医院护理人员的技术掌握情况与培训意愿进行分析。结果:多数护理人员认同该技术的重要性,但存在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机会缺乏等问题,培训参与度受限于时间等因素。结论:建议构建模块化、灵活化的培训体系,加强理论与实操结合,提升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与专业技能水平。
|
陈 海燕, 欧 春云, 陈 丹凤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4年10月~2025年3月,将在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住院行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将2024年10月~12月期间手术治疗患者60名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将2025年1月~3月期间手术治疗患者60名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目标管理的集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目标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术后康复。
|
宋 美文, 王 刚*, 闫 敏, 于 泽
目的 探讨术中多模式电生理监测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到2024年10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患者均采用多模式电生理监测(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肌电图),记录术中异常电生理信号、术后及术后6个月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疗效采用JOA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30例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术中波形异常,其中 2例单纯 SEP 波形异常,3例单纯 MEP 波形异常,5 例EMG出现爆发电位。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疗效均取得满意结果。术后第1天随访时,其中28例患者肢体神经功能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 例患者上肢麻木较术前明显加重(其中1例患者合并下肢麻木症状加重)。术后6个月随访时,30例患者肢体神经功能障碍均得到明显缓解,且患者对手术疗效、术后神经恢复情况较为满意。术前JOA功能评分为8.94±1.24 分,术后6个月时JOA功能评分为11.43 ±1.61 分,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此外,术中多模式电生理监测的敏感性为 95.6%,特异性为 96.4%,阳性预测值为 71.7%,阴性预测值为99.6%。结论 术中多模式电生理监测较单一监测更能反映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术中神经减压效果以及即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因此可有效且及时避免因手术操作造成的风险,降低医源性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手术疗效。
|
王 青*, 胡 燕, 张 军梅, 陈 佳, 陈 路佳, 张 旭昭
目的:探讨普外科成人患者应用头孢曲松后发生胆囊假性结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4年12月期间31例普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使用头孢曲松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胆囊假性结石。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围手术期管理因素及预后等数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进行描述性统计评估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1例患者中,男性占48.4%,平均年龄(59.3±15.4)岁。胆囊假性结石多发生于用药后(5.0±1.8)天,70.9%头孢曲松日最大剂量≥3g,77.4%接受胃肠道手术,平均手术时长(5.7±3.1)小时,83.9%患者无胆囊炎症状,90.3%经胸腹部CT发现,93.5%仅累及胆囊。患者平均禁食时间5.9±2.3天,合用含钙溶液的平均日含钙量为(279.5±186.2)mg,最高补钙量786mg,80.6%合用全胃肠外营养TPN,83.9%合并低蛋白血症,有随访信息患者中77.7%的胆囊假性结石在停药后消退,停药后中位消退时间为70.5天(IQR:62.8天)。结论:普外科成人患者头孢曲松致胆囊假性结石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用药5天左右,大部分患者接受较长时间的胃肠道手术、在手术当日接受大剂量头孢曲松、术后禁食时间6天左右、联合使用大剂量含钙溶液、TPN、低蛋白血症,绝大部分患者无胆囊炎症状,通过腹部CT检查获知,停药后2个月结石可消退。延长禁食时间、含钙溶液、低蛋白血症使用是普外科成人患者发生头孢曲松致胆囊假性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测并优化围手术期管理策略。
|
陈 文忠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铝镁颠茄片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方案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铜仁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12例胃溃疡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治疗组。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溃疡病灶直径均显著缩小,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且联合用药组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此外,两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胆囊收缩素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联合用药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单药治疗组。随访期间,联合用药组的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铝镁颠茄片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方案在提高胃溃疡临床疗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及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吕 彩霞, 田 蕾, 徐 超, 杨 霞, 江 洪*
目的:了解2022年宁夏地区精神卫生资源现况性,为优化精神卫生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获取2022年宁夏精神科床位数、医师数和护士数,《宁夏统计年鉴》获取宁夏人口和地理面积等,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各项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评价各县区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宁夏共有精神专科医院12所,实有床位数1915张,精神科医师234人,注册护士618人。宁夏精神卫生人力及物力资源基尼系数均大于0.4,处于警戒水平。精神卫生资源集中在银川市各县区和固原市原州区,13个县区的精神卫生资源处于空白,同心县精神卫生资源较为分散。结论:宁夏精神卫生资源总量增加,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区域配置公平性差距较大的问题。
|
王 丽萍, 马 静, 李 东风, 李 书超, 张 晴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眼球后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血流参数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相关性,为DR的早期筛查及临床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纳入2024年6月至2024年12月在洛阳市第三人医院就诊并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76例(152眼)作为研究组,匹配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152眼)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 OA)、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 CRA)及睫状后短动脉(short 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 PCAs)的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 ED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以及OA/CRA、OA/PCAs、CRA/PCAs,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DM组OA、PCAS的PSV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OA、CRA、PCAs的RI、PI值升高(P<0.05);OA/PCAs及CRA/PCAs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异常增高(P<0.05),OA/PCAs的RI、PI值比值升高(P<0.01),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患者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存在特征性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定量评估眼球后血流动力学异常,RI、PI及血管比值变化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筛查提供重要依据。
|
朱 成军
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气道炎症患者肺功能变化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炎症反应对肺功能损害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慢性气道炎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关注关键炎症因子如IL-6、TNF-α及CRP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炎症因子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在慢性气道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揭示了肺功能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密切联系,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潜在的干预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梅 其杰, 张 久一, 青 恒臻, 徐 文飞, 李 崇铭, 段 戡*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工艺制作的十一方药酒对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 DRF)小夹板外固定术后患者的疼痛、肿胀、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进行非劣性评价及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在包括我院在内的5家医院的骨科门诊就诊的老年DRF(A1、A2型)患者180例,按,采用多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按2∶1随机分配至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60。全部患者基础治疗均采用手法整复加夹板外固定,同时 A组使用改良十一方药酒治疗,B组予十一方药酒治疗。各组患者治疗方法均为将药酒涂擦患处,Tid,每次5-8ml,7d/疗程,2个疗程。于治疗前、4d、7d、2w后,观察各组患者的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总有效率并比较。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在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集中组间对比时,可见治疗7d及2w 时,试验组的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疼痛、肿胀方面上比较,治疗4d、7d、2w 时,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PPS集中两组满意度、总有效率差值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均高于非劣效界值,非劣效检验成立,表明在试验组在治疗DRF的总有效率、满意度均不劣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十一方在改善DRF患者的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方面临床疗效明显,不逊于十一方药酒,值得后期研发。
|
丁传 红*, 陈 亚, 邹 雅慧, 王 旷靖
目的:探讨改良式芒硝袋外敷中脘穴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优化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外敷组各41例。常规组给予标准治疗与常规护理,外敷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改良式芒硝袋外敷中脘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血清与尿淀粉酶水平、VAS评分、NSNS满意度评分以及SAS、SDS情绪量表得分。结果:外敷组患者在腹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长、疼痛缓解程度、胰酶水平降低幅度、护理满意度以及负面情绪改善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前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差异显著。结论:改良式芒硝袋外敷中脘穴在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中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加速症状缓解,减轻病理反应,还能改善情绪状态与护理体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 孟睿, 余 伟波, 马 柯, 李 智斐, 王 晓琥
目的 分析术前合并症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术后1年内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2年本院行PVP治疗单节段OVCF的574例连续性患者临床资料,随访1年,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建立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BMD、性别、身高、体重、BMI、血清白蛋白、胃切除、胃病、卵巢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D、性别、血清白蛋白、胃切除、胃病、卵巢切除是术后1年内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55,95%置信区间为0.680 ~ 0.831。校准曲线表现为模型预测值分布曲线与重复抽样矫正拟合偏倚后的分布曲线良好贴合,该模型校准度良好、具备预测价值。结论 术前低BMD、性别、低血清白蛋白、胃切除、胃病、卵巢切除可能是单节段OVCF行PVP术后1年内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
赖 文霞
目的 研究氨甲环酸协同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技术对经历二次剖宫产且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患者,在术后机体恢复进程以及凝血功能状态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76例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氨甲环酸联合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n=38)和对照组(单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n=38)。观察两组患者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以后的24h出血量减少至280.5±45.3 ml,明显低于对照组350.2±50.8 ml,P<0.05。观察组38例病人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达到了24.5±3.2(h),住院时间缩短到5.2±1.0(d),且手术以后的VAS分数达到了3.5±0.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之后72h,观察组一共38例患者中各维度血液指标分别为:98.5±7.2(g/L)、13.2±1.0(s)、28.3±1.8(s)、4.1±0.5(g/L)、420.5±50.2(uh/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联用氨甲环酸,能够显著降低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总量,加速其术后身体康复进程,并有效优化凝血功能指标。
|
Hw an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氨甲环酸(TA)通过抑制黑色素生成发挥治疗作用,而激光疗法可选择性破坏黑色素颗粒。本文探讨氨甲环酸联合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理论依据及临床优势。从作用机制、协同效应、治疗方案优化及安全性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二者联合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联合治疗可能成为黄褐斑临床管理的重要策略。
|
康 祺, 孔 令丹, 税 阿瑜, 姚守 润*
探索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完全性子宫破裂(Incomplete uterine rupture,IUR)的子宫下段(Lower Uterine Segment,LUS)肌层厚度及并发医源性早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北京市第六医院的130例剖宫产术中诊断IUR患者病例资料,其中早产组27例,足月组103例。收集IUR孕妇术前10天内B超测定的LUS肌层厚度值,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术前10天与术前24小时测定的LUS肌层厚度。卡方检验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的临床特征、LUS肌层情况及手术指征。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IUR术前10天内B超测定LUS肌层中位数厚度均<0.2cm,术前10天与术前24小时LUS肌层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产组中妊娠次数、多次剖宫产史、先兆子宫破裂、下腹瘢痕处疼痛或压痛多于足月组,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少于足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人流次数、LUS肌层厚度在两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次数、下腹瘢痕处疼痛或压痛、多次剖宫产史及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不完全子宫破裂并发医源性早产有关。
|
董 灵娣, 杨 家慧, 高 永龙, 喻 楠*
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传统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医生的视觉评估,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随着皮肤影像技术的发展,皮肤影像系统逐渐应用于痤疮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估中,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客观、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效果评估手段。本文综述了皮肤影像系统在痤疮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分析了其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廖 世恩, 陈 家禄, 邓松 华*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长期且难以根治的肠道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带来显著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持续攀升。祖国传统医学基于整体审查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对于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合理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故本研究对益气养阴治疗便秘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
曾献 忠*, 张 三军, 陈 露
目的 探讨在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中,基于破伤风抗体滴度检测优化免疫策略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比较现行规范与基于抗体检测策略的差异及潜在效益。结果 对于高风险伤口患者,快速检测(15-20分钟)破伤风抗体滴度:≥0.1 IU/mL者无需额外免疫干预;滴度<0.1 IU/mL者需同时给予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和疫苗。该策略的核心优势在于能显著减少约40%不必要的TIG使用,同时确保所有患者获得充分保护。结论 在高风险伤口处理中,在具备快速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逐步推广基于抗体滴度的策略,具有精准化、资源优化和提升患者安全的价值。
|
尚 冬梅, 杨 清伊, 马 颖, 孟海 燕*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范畴,高钾血症是其面临的严重电解质紊乱情形,可引起如心律失常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加剧肾病进展态势,实施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高钾血症风险预警,进行针对性的阶梯式护理干预意义显著。应构建风险评估模式、强化动态观测、实施风险宣传等预警途径,及时识别高危病患,采取具目标性行动,在护理干预期间,针对患者在饮食、药物应用、生活方式范畴施行个性化治理,意在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提升生存质量水平,医护人员需将糖尿病肾病合并高钾血症的防治提上重视日程,聚焦风险防控工作,实施精细化护理调控,为患者提供优质可靠的医疗护理服务。
|
朗 显泽
本文系统综述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进程中,存在关键调控作用,阐述ARDS病理生理学特征,进而详细分析多种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分析在疾病发生及进展过程中经过协同作用激活炎症级联反应,引发肺组织损伤的分子机制,为深入理解ARDS的发病机理及开发新型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孙 文恒, 黄立 萍*, 孙 文博, 孙 月吉
绘画艺术是一种有价值的、研究不足的技术,虽然近半个世纪以来医学专家越来越关注绘画技术,但研究数量少。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了与疾病相关的绘画研究成果,发现了34篇论文。分为两大方面,即绘画与身体疾病和绘画与精神疾病研的究。结果 绘画不仅具有愈合效果,而且是身体疾病状况表达的方法,也是身体疾病预后的预测指标。目前为止的研究方法来看,以视觉现象学解释和其他心理行为评估量表分值的相关性研究较多。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篇关于循环系统的,即心肌梗死患者的绘画和主观感受的论文。他们让经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绘制心脏图,并预测心肌梗死后3个月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发现绘画损伤区域越大,急性痛苦水平、负面感知和创伤后应激症状越重(P <0.01)。可见,绘画对于心血管疾病状态的表达不容忽视。发现研究的方法更多的是让患者进行绘画,再根据绘画进行视觉现象解释,而不是意象绘画的主观潜意识反应。从潜意识的角度来研究病人的欲望和疾病体验是否会更能反应病人目前的全部心理与欲望与情绪困扰的原因呢,进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
|
卢 林涛, 王凯 华*, 凌 振伟, 柯 亮, 袁 芳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网膜素-1是一种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新型脂肪因子,在人体中参与多种生理过程,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系。本文旨在探讨网膜素-1在血管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王 伟, 郝 兴龙, 马 驰原, 王 兴铭, 李 茂*
目的:由于受到意外创伤致双侧股骨干骨折是一种罕见的病例,目前国内外鲜有文献报道。本文通过报告这一罕见病例来探讨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全身多处骨折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双侧股骨干开放性骨折合并全身多发骨折的病例,分析该病例的发生机制、临床诊断、治疗经过、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结果: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报告,提高对双侧股骨干骨折诊治的认识,并为临床相关病例救治提供参考。结论: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全身多处骨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需制定个体化方案,以求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损失,该病例报道对于类似的病例提供了临床经验,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仍需多科室共同协作。
|
程 慰, 汪 珮, 张 香云, 张 成琳, 芮 媛媛
目的:回顾性分析耳穴压豆疗法缓解消渴患者口干多饮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4年1月-2024年12月在某中医院诊治的消渴患者25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联合耳穴压豆疗法的护理,护理观察时间为7d,记录患者在护理前后口干多饮症状变化,护理后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255例患者护理7d后的口干多饮症状评分低于护理前 (P<0.001);症状完全缓解169例、显效48例、好转2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5.10%;并发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57%(4/255),未出现酮症酸中毒。结论:耳穴压豆疗法能缓解消渴患者口干多饮症状,改善患者的总体预后,也可降低患者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
|
李 浩然, 张 继红, 贺 海波, 谈 燕清, 詹 晨, 覃 慧琳
目的:观察肝脂净在酒精性肝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宜昌市中医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病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每组为38例,治疗组采用肝脂净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疗程为12周,以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肝脏彩超作为观察指标,观察疗效。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要求戒酒,并给予营养支持。结果:肝脂净在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总有效率为91.8%,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脂净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理化指标及影像结果改善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
仇 道斌, 胡 业飞
目的:进一步普及认识肝门静脉积气(HPVG)CT与临床诊治原则,提高患者救治率;方法:通过CT扫描检查,对其CT征象及临床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二例患者均具有HPVG典型的CT征象,诊断及时,治疗得当,临床完全康复。结论:老年患者多见,感染缺血为主要病因,CT可作为首选检查手段,及早诊断,精准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
丁 忠阳, 蒋 盘强, 吴 昊天, 宋 潇逸
目的 通过比较住院患者腔镜、内镜联合与传统开放手术110名胆结石患者结合常见胆结石的治疗结果,选择微创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确诊为胆结石患者传统开放手术(TOS)与胆管结石治疗方法的统计分析、腹腔镜加胆道镜 (LC+LCBD)、腹腔镜加十二指肠镜组(LC+ERCP)手术引流LC+LCBDE+ERCP三联成功率、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保留时间、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等。结果 各手术组成功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失血量、手术费用和引流管留置时间要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残余结石发生率、术后吻合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并发症数量和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均显著少于其他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及"三镜"联合治疗相比,选择"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是适合于现代医保DRG付费模式最佳治疗方式。
|
梁 维静, 莫思 敏*
本文围绕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 TaTME)展开综述,详细阐述其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手术配合、技术要点、以及围手术期医学研究在疗效评估和安全性监测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目前的研究重点在于构建多维度的评价系统,覆盖从术前风险评估到术后长期随访的全过程管理,旨在全面呈现 Lap - TaTME 的围手术期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推动该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进一步优化与应用。
|
侯 聪, 徐 梦, 夏 敏
卵巢储备功能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生育能力,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妇科生殖内分泌领域的疑难病,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临床主要给予西药对症综合治疗,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分享应用经验方补肾健脾扶阳方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应用体会。
|
桑旦 强措, 旺 加*, 德 庆
目的:报告西藏地区铁过载致肝受累的个案,提高对该病症在特殊地域的认识。方法:详细回顾并分析西藏地区一名中年藏族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测定)、影像学检查(腹部MRI等观察肝脏形态、信号变化)综合判断铁过载及肝受累情况。结果:该患者血清铁蛋白显著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异常,腹部MRI显示肝脏信号改变,提示铁过载。经评估,患者铁过载可能与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及可能存在的遗传因素等相关。结论:西藏地区存在铁过载致肝受累病例,其诊断需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病因可能具有地域特点或个体特殊性,应重视该病症在当地的诊疗,为后续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
|
杨 高晖
医学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血液疾病的治疗也取得长足进步,基因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免疫治疗等使得不论是恶性血液病还是非恶性血液病的疗效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新的伦理学问题,如何利用这些现代医学科技更好地为血液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而又不违背伦理准则,是摆在每一个血液病学医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血液病学研究生毕业后将是血液病学工作的主力军,所以加强他们的医学伦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孙 嘉慕
超声引导下胸腹腔积液置管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疗技术,该技术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胸腹腔积液置管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胸腔和腹腔积液引流术,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胸腹水的进展,而且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发现,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胸腹腔积液置管术时,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手术部位、穿刺部位以及置管时间等因素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从而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KI MD
透明质酸(HA)注射已成为改善鼻唇沟的常用手段,但不同注射剂量对疗效的影响尚未形成共识。本文通过分析临床案例及相关研究,探讨透明质酸注射剂量与鼻唇沟改善效果的关系。研究发现,剂量适度增加有助于增强填充部位的饱满度并延迟疗效持续时间,但过量注射可能带来肿胀、硬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合专家经验与患者反馈,本文提出优化剂量方案的建议,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郑 杰, 李 祯*
目的:基于R语言统计平台对高智先生治疗T2DM的中药方剂用药进行数据分析。方法:收集整理高智先生门诊治疗T2DM的复方方剂,制定相关的标准进行数据筛选,在R语言统计平台对标准化数据进行中药频次等一般情况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涉及方剂共739副、中药共265味,经统计分析后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味中药分别是柴胡、金蝉花、麸炒白术、当归、甘草、茯苓、炒白芍、桂枝、薏苡仁、丹参。中药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物归经方面,以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为主。中药药效则以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5类为主。结论:高智先生认为肝失调畅、脾虚湿阻是导致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中以疏肝理气、健脾祛湿为主,佐以清虚热、补虚损、活血化瘀。
|
袁 开松
对近5年针刺为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包括天-地-人三才配穴法,单纯针刺疗法、针刺联合中药、针刺联合西药、针刺联合推拿、针刺联合其他疗法,特色针刺疗法、电针及其联合疗法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凌 沛, 刘 帅, 来玉 芹*, 谢 群和, 郭 钦源, 薛 丹
目的 旨在探讨电针周期疗法联合补肾活血汤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月经量、中医证候、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收集144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肾虚血瘀型)进行临床随机对照分组,每组36例,分为西药组、电针组、中药组、中药+电针组,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第一个月、治疗第二个月、治疗第三个月的月经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经四组治疗后的月经量比治疗前增加(p<0.05)。中药+电针组在月经量的增加(p<0.05)上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四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中药+电针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上更为显著。四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较治疗前厚度增加(P<0.05)。中药+电针组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周期疗法联合补肾活血汤,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月经量、中医证候、子宫内膜厚度有明显治疗作用,使内膜增厚,月经量增加,中医证候得到改善,从而使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得到提高,妊娠率得到提高。
|
孔 令丹, 雷 方, 李 微, 姚守 润*
目的:阐述阴道斜隔综合征(obliquevaginalseptumsyndrome,OVSS)的 临床表现特点, 提高临床对 OVSS的认识, 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讨论分析 1例 OVSS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文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因经期腹痛就诊于外院,误诊为残角子宫,行左侧残角子宫切除术,6年后因月经周期延长就诊于某院,诊断为OVSS,行阴道斜膈切除术。 结论:OVSS发生率低, 临床极易漏诊、误诊误治, 切开斜膈充分引流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1],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明确诊断,正确治疗。
|
蔡 雨欣, 李彦 希*, 陈 丽君, 唐 靖, 栾 寿琴
护理干预对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且直接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本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概述、影响因素、护理干预方法、评价指标进行综述,以期为当下管理指南的完善、护理干预方案的创新以及相关评价指标的优化提供参考。
|
杨俊 荣*, 徐 文鑫, 高 福平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i-67、TOPⅡα、RRM1的表达及其与脉管侵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TOPⅡα、RRM1的表达,比较有脉管侵犯者和无脉管侵犯者上述分子标志物表达的差异。结果:有脉管侵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Ki-67、TOPⅡα、RRM1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脉管侵犯者。结论:三者在非小细胞肺癌脉管侵犯中起着重要作用。
|
杨 丹*, 贾 皓茹
肝脓肿是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引起并导致肝脏内形成充满脓液的感染性疾病。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是引发的肝脓肿最重要的细菌之一,造成肝脓肿的关键因素hvKP本身所具有的高毒力和高黏液性。对hvKP引起肝脓肿的致病机理研究主要涉及hvKP荚膜多糖的产生、铁载体系统的高效铁摄取、脂多糖的作用以及其他多种毒力基因的表达,这些特性增强了hvKP的侵袭力和致病性。本文综述了hvKP在肝脓肿中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价值,深入分析其感染途径、致病机制与临床影响,为肝脓肿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