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针刀、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计量学分析
摘要
运用计量学方法进行频数、穴位归经分析、用穴比率、运用强度、穴均强度等计量学指标分析。结果:1. 统计 38 篇文献,
涉及病例 1560 例,共得针刀、针刺处方 38 首,针刀点位 38 个,88 点位次,俞穴 70 个,269 穴次;2. 针刀点位中肩胛提肌、
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颈夹肌最多,针刺取穴最多的在膀胱经,其次是督脉。膀胱经用穴总频次最高、督脉次之,膀胱经
腧穴运用强度和穴均强度均为最高,督脉所用腧穴运用强度位居第二,但用穴比率最高;小肠经、心包经和心经、肝经用
穴比率亦较高。3. 就单穴而言,可见颈夹脊穴运用频次最高,次之为百会、神门、心俞、大椎和三阴交。结论:本文以中
医计量学方法分析针刀、针刺治疗颈源性失眠处方,能客观总结诸多医家经验,足可为学习针刀、针刺腧穴选择与颈源性
失眠临床运用提供有效参考,亦可成为其他文献研究之借鉴。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 马奎云 . 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 [M]. 郑州 . 河南科学
技 术出版社 ,2005:424.
[2] 刘艳娇 , 高荣林 . 中医睡眠医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2003:12.
[3] 冯蕾 , 蔡之幸 , 刘帅等 . 颈源性失眠发病机制研究进
展 [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上海医药 ,2023,44(22):38-
40,57.
[4] 赵明毅 , 陈长力 . 颈椎病与失眠关系的探讨 [J]. 颈腰
痛杂志 ,2000,21(2):157.
[5] 钱安妮 , 范有明 . 中医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研究进
展 [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79(24):111-113.
[6] 马辉 , 李康 , 董灿等 . 针刀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效
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5(33):134-137.
[7] 朱中书 . 针刺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失眠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39(7):1427-1428.
[8] 秦美影 , 冯亮 , 苏晶等 . 酸枣仁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
法对颈源性失眠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神经营
养因子的影响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28(19):115-120.
[9] 肖斌斌 , 沈雅婷 . 浮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症的临床
疗效观察 [J]. 中医临床研究 ,2021.13(25):41-44.
[10] 杨艳芳 . 并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D].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2.
[11] 易筱语 . 刃针颈夹脊结合刃针五脏俞后拔罐放血治
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3.
[12] 周铭心 . 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概论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9(7):23-25.
[13] 周铭心著 ,《汶阳艺医》, 新疆大学出版社 [M],2015.9.
[14] 周铭心 . 论方剂君臣佐使药定义及其判别方法 [J],
新疆中医药 ,2012,30(1):1-4.
[15] 王苗 , 周铭心 .《伤寒论》汤剂君药分析 [J], 吉林中
医药 ,2013,33(12):1291-1294,1301.
[16] 王苗 , 周铭心 . 常用方剂君药的计量识别 [J], 西部中
医药 ,2014,27(4):60-63.
[17] 王苗 , 周铭心 . 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识别《伤寒论》
汤剂君药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37(7):447-451.
[18] 李倩 , 王苗 , 周铭心 . 溃疡性结肠炎临证处方止泻
药运用规律分析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31(10):4215-4218.
[19] 王苗 , 周铭心 .《伤寒论》方剂药对之方剂计量学
甄选与解析 [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27(4):998-1000.
[20] 王苗 , 周铭心 .《针刺大成》针刺处方用穴归经及
方剂计量学分析 [J], 中华针刺电子杂志 ,2018, 7(4):168-171.
[21] 王苗 , 田丽娟 , 景福权 , 周铭心 . 针刺治疗分离转换
性障碍医案用穴计量学分析 [J], 新疆中医药 ,2018,36(3):17-
19.
[22] 王苗 , 周铭心 . 失眠临证典型病案安神药运用规律
分析 [J], 新疆中医药 ,2017,35(3):56-58.
[23] 周铭心 , 王苗 . 张景岳新方八阵方药方剂计量学分
析 [J], 新疆中医药 ,2018,36(6):32-37.
(11 摘要 Views, 5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