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目录

赵 亚群, 孙 衍, 李 婷, 牛晓 红*
目的:分析2016-2021年长治地区住院T1D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本地区T1DM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563例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患者的起病年龄及起病时是否并发DKA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563例T1DM患者,起病年龄以11-15岁为高峰。HbA1c达标率为6.04%,急性并发症以DK/DKA最多,慢性并发症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多,治疗上使用胰岛素患者占比最多。(2)≦14岁起病组患者的女性占比、餐后2小时、HbA1c及急性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两组均高;而住院天数、BMI、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及慢性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两组均低。(3)DKA组患者起病年龄、BMI、病程均较非DKA组小,而空腹血糖、HbA1c及TG均较非DKA组高。(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G、HbA1c是T1DM并发DKA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表明,TG、HbA1c对预测T1DM合并DKA有意义。结论:长治地区T1DM患者起病年龄以11-15岁为高峰,女性起病年龄较男性小,大部分患者入院时有较高的血糖,且合并DK/DKA,慢性并发症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比例最高,治疗上以胰岛素强化治疗为主。充分了解T1DM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提高本地区T1DM综合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
PDF
叶 婷婷, 邹 琏琏
目的:探讨Ahmadi模式延续性护理对居家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居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4年2月—2024年10月转入社区进行居家照护的脑卒中患者5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Ahmadi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自我效能及及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madi模式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居家脑卒中患者的遵医行为,并促进康复效果的改善。
PDF
张 妍妍, 周 巨平, 陈 红梅, 张 思琦, 蔡 涯云
目的:利用BOPPPS教学方式结合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我院护生的临床实践,以期提升我院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带教教师工作能力,从而保证临床护理带教教学质量。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7月—2023年5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生3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人,均运用统一的实习大纲,二组护生一般状况不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对照组的学生将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的护生采用了OPPPS教学方法,并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进行学习。制定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带教,最后比较两组护生各项考试的成绩及对教学的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在理论、技能等方面表现都好于比较组。在教师评价和教学方法评价方面,实验组的肯定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BOPPPS教学策略融合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临床护理教育领域展现出卓越的实践成效,能够有效提升护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PDF
阮 利红, 孙 玺瑶, 李 宁真
目的:探讨DeepSeek智能系统联合气道净化技术在COPD患者痰液滞留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实验组应用DeepSeek多模态决策引擎,实时分析呼吸音频谱(MFCC)、咳嗽峰流速及CT影像特征(U-Net分割算法),动态调节负压吸引参数;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吸痰方案。比较两组痰液清除有效率、呼吸功能指标(FEV1%预计值、PaO2)、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操作时间。结果:实验组痰液清除总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1)。干预72小时后,实验组FEV1%预计值(65.2±7.1 vs 58.3±6.4)和PaO2改善幅度(12.5±3.2 mmHg vs 8.1±2.7 mmHg)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6%(9.8% vs 22.4%,P<0.05),护理操作时间缩短至6.2±1.3 min(P<0.001)。结论:DeepSeek智能系统通过AI实时调控显著优化COPD患者气道净化护理质量,提升痰液清除效率并降低操作风险。
PDF
宋 玉霞, 周 卫刚, 童 茜, 闫 雪梅, 魏 叶叶, 王 菁*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者中的人白细胞抗原 HLA-B*5701阳性率。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即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带有荧光物质的探针与目标DNA结合,最后通过观察荧光信号确定基因型,对HLA-B*57:01阳性率数据进行比较,设检验水准α=0.05,用SPASS26.0软件做卡方检验。结果:353名HIV-1阳性感染者中,13人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为3.68%;其中汉族人150人,5人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为3.33%;其他民族203人,8人携带HLA-B*57:01等位基因,阳性率为3.94%。结论:新疆人群感染HIV-1的感染者中HLA-B*57:01阳性率低于国外黑种人和白种人的研究数据,但和我国其他省份地区的数据相比较较高。
PDF
陈 燕浩, 朱 杏莉, 刘 继遥, 张振 华*
目的:比较Hook-wire与医用胶在肺结节胸腔镜切除术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2年9月到2024年10月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手术(VATS)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定位方法不同分为Hook-wire组和医用胶水组,Hook-wire组24例,医用胶水组26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检查中出现气胸、出血、用时、疼痛程度并做统计分析。结果:Hook-wire组定位成功率100%(24/24),医用胶水组成功率100%(26/2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ook-wire组气胸率62.5%(15/24),医用胶水组气胸率23.07%(6/2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Hook-wire组出血率16.67%(4/24),医用胶水组出血率19.23%(5/2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ook-wire组定位用时20.46±1.82(min),医用胶水组定位用时25.15±5.56(min),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Hook-wire组疼痛评分4.04±1.65,医用胶水组疼痛评分1.38±1.02,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ook-wire及医用胶两种定位方式在VATS手术中均有较高临床价值,医用胶平均用时较长,气胸发生率及痛感更低。
PDF
满 蕊
本文对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类,总结了临床上为预防非计划拔管所采取的护理相关防范对策。意在引起ICU护理工作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视,从而减少ICU非计化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PDF
王 艺, 徐 莉莉, 房 利娟, 张永 芳*
目的 探讨品管圈( QCC)管理模式在降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AD)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4年1月7日-1月31日收治的31例失禁患者设为现况调查组,统计IAD发生例数,并解析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将2024年2月26日-4月30日收治的62例失禁患者设为对策实施组,对比两组患者IAD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皮炎转归及愈合时间。结果 通过QCC活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IAD发生率现况调查组为35.48%,多为中重度皮炎,对策实施组发生率降低至12.90% ,多为轻度,且皮炎愈合转归及愈合时间均优于现况调查组,目标达成率为110.42%,进步率为63.64%。结论 开展QCC活动能有效降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IAD发生率,缩短皮炎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显著。
PDF
杨 光耀, 郝 先泽, 施永 涛*
目的:分析比较SIM-2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中两种不同成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经右桡动脉成功行脑血管造影的1214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其中541例主动脉弓为II型和III型的患者根据SIM-2导管成襻技术的不同分为A组(n=273)和B组(n=268)。观察两组SIM-2导管成襻及弓上动脉插管的成功率、造影时间、曝光时间、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结果:A组和B组SIM-2导管成襻成功率分别为94.5%和100%,A组明显低于B组(P<0.001);两组双侧锁骨下动脉及双侧颈总动脉导管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影时间分别为(12.28±2.07)min、(16.74±4.94)min,X射线曝光时间分别为(2.81±0.82)min、(4.85±2.62)min,A组均明显少于B组(P<0.001,P<0.001);并发症发生率分为别为5.1%、0.0%,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颅内动脉栓塞事件、动脉闭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SIM-2导管不同成襻技术成功率、有效性及安全性相当,相互补充可进一步提高成襻成功率,均可作为Ⅱ型、Ⅲ型主动脉弓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脑血管造影术常用成襻技术。
PDF
韩 宇, 周 虎*
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多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在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LR与配体结合后,TIR结构域就会募集下游信号分子启动下游免疫反应。目前TLR7信号通路传导及其在抗病毒、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非常广泛,本文对TLR7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作用进行总结。
PDF
张 艳丽, 周 缰鹏, 郑 淑琼, 李 玲洁, 张继 红*
结肠息肉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当然,这和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人们对结肠息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息肉的发生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紧密相关。中医药在结肠息肉的治疗中具有独到优势,多种单味药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姜黄素、毛兰素、雷公藤红素等,中药复方如半夏泻心汤、黄芩汤、乌梅丸等都可以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结肠息肉及防止息肉的发生,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β-catenin蛋白在细胞核内的异常聚集,从而阻止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
PDF
刘 兴顺, 肖 钫文
目的:观察《理气导滞散》敷脐疗法及麻仁润肠丸口服针对便秘的临床观察。方法:收集2023年12月-2024年10月在我科就诊,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病例为30例,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理气导滞散20g加米酒调成糊状,贴敷于肚脐窝(神阙穴),然后用透气胶布贴固定,每晚1次。对照组:口服江西青春康源制药有限公司麻仁润肠丸【批准文号】国药准Z20093593)6g,每天2次。疗程均为2周。通过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检验应用《理气导滞散》敷脐途径给药与麻仁润肠丸口服途径给药治疗便秘的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80.0%的有效率,远期疗效有效率为70%;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73.3%的有效率,远期疗效有效率为56.7%,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故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率为10%,P<0.05,两组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观察组简、便、廉、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较对照组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PDF
熊 丽芬, 兰 安周, 杨 茜茹, 李 思, 何 妍*
目的 调查景洪市一边境乡镇中心小学发生的水痘暴发疫情,分析其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边境地区学校水痘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起暴发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暴发危险因素。结果 该起疫情持续136天,共107例病例,分布在20个班级,住校25例(23.34%),有校外托管史41例(38.32%);107例病例中56例(52.34%)未能在发病当天被及时发现并隔离;在班级、托管机构和宿舍内呈现明显聚集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校外托管(OR=2.556,95% CI:1.426~4.582)是水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校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托管机构增加了发病与未发病学生的接触机会、班级内密切接触导致该起疫情暴发。
PDF
易 伶俐, 闵 金蓉, 王 淼
本文探讨了成人扁桃体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护理模式对疼痛缓解的效果。研究发现,手术方法、患者因素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术后疼痛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比较传统护理和优质护理模式对于成人扁桃体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分析后,结果显示优质护理模式在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更为有效。未来研究需关注长期效果评估及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增强研究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PDF
孙 涛, 唐雪 峰*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骨肉瘤病理诊断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传统方法受限于人力、时间和主观性,而AI技术如深度学习通过优化算法和图像分析,提高了诊断精度。特别是深度学习在肿瘤识别、预后预测等方面潜力巨大。然而,数据收集、标注和质量控制仍是挑战,算法的泛化能力、鲁棒性还有待提高。AI辅助诊断虽未完全取代传统方法,但已成为提升病理诊断精度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骨肉瘤的病理诊断,有望提高骨肉瘤的诊断效率,降低误诊,提高骨肉瘤病人的预后。
PDF
徐 金富, 余 睿*, 曾 庆繁, 曾 昭彦, 陆 易权, 陈 筑梅
依托咪酯因其起效迅速、诱导血流动力平稳已成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其所致肌阵挛也随即变为常见的副作用,对危重患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文章就预防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药物方法、作用机制、肌阵挛分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PDF
李 艳, 李 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慢性胃炎护理的结合效果。方法:随机性筛选88位确诊病患,并分成不同的对照组以及治疗组,对照组给与常规介入护理,而另外组别则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参照健康教育评价。结果:治疗组别的分值要明显的超出另外组别(P<0.05)。结论:结合实验研究可以得到慢性胃炎病患开展健康教育管理可以大大改善护理品质。
PDF
马 丽娜, 杨 令, 陈文 霞*
咳嗽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症候,是儿科门诊的主要就诊因素。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旨在探讨UACS的病因学特点、发病过程和临床干预策略,增进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理解与认知。
PDF
艾扎 提古, 郑 璐, 秦 莹, 王 菁, 王 倩, 陆 娟*
目的 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征,构建预测模型,分析暴露风险因素,为指导职业防护管理和优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3-2024年期间发生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收集相关信息并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影响发生职业暴露预测模型。结果 2023年1月-2024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共计67名,年均发生率2.83%,暴露人群以女性、年龄≤31岁,工作年限4~10年为主;各岗位类别中,护士占73.1%;职业暴露发生最多的科室手麻科,感染病科为主;暴露时机针刺伤或者锐器伤占82.1%;暴露器械/设备空心针占40.3%;职业暴露环节以从橡皮或其他阻体中拔出针头为主;暴露源艾滋病病毒( HIV) 占62.7% ;暴露后预防性用药高达61.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的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0.815倍(OR=0.815,95%CI:0.694-0.958);工作年限≤3年的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增加至1.167倍(OR=1.167,95%CI:1.098-1.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暴露的预测能力较强(AUC=0.637,P<0.05);结论 针对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科室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标准操作规程(SOP),通过系统化培训与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防护意识与操作技能,从而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保障医疗安全。
PDF
韩 鹏
本文旨在探讨口腔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当前口腔专科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以岗位胜任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通过对该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期提高口腔专科护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满足口腔医疗领域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
PDF
李 苏明, 杨 扣, 杨 亦婷, 刘省 存*
目的:分析吲哚菁绿(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胃癌患者110例,分为对照组(N=55)和ICG组(N=55)。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ICG组行ICG近红外光成像系统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和阳性淋巴结检出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CG组总阳性淋巴结检出数、总淋巴结清扫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十二指肠残端漏、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胃瘫、肠梗阻、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ICG近红外光技术可以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且对手术质量及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无不良影响,具有临床推广潜力。
PDF
弓 晓丽, 张 利霞, 郭 慧丹, 刘 千茹
目的:评估基于学习通平台案例库和思维导图结合在内科学见习教学中效果评估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3月在我院见习的本科生,从2023年4月份见习生开始,在肾内、心内、内分泌科见习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观察组采取基于学习通平台案例库和思维导图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两组学生学习成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测试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是否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培养和提升言语表述及沟通技巧,是否有利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否有利于所学知识记忆和应用,是否提高问诊的能力,是否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是否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学习通平台案例库和思维导图结合在内科学见习教学模式能显著提升见习学生综合素养,优化教学过程,对提高内科学见习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PDF
黄 先涯, 李 峥, 杨 彦*
目的 利用CiteSpace对神经梅毒中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探究神经梅毒的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研究热点。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2000—2024年“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对其发文量、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373篇文献,其中中文822篇,英文551篇。中英文文献分别在2016年(52篇)和2022年(42篇)发文量最高。图谱分析显示中国、美国和巴西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和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分别是出版最多的中英文期刊。机构分析显示,发文量位于前列的有首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等。关键词分析显示,该时间段内神经梅毒的研究重点主要聚焦疾病诊断、临床症状、合并AIDS和其他并发症的病例报道以及评价实验室检测指标的效益等内容。结论 可视化分析展示了神经梅毒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脉络,提示探索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检测指标,研究神经梅毒合并其他病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估患者抗梅治疗后的病情进展等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PDF
李 源成, 谢 建伟, 蒋 晓芳, 徐 凌艳, 郭 水梅, 诸葛 毅*
目的 本研究旨在回顾分析浙江省常山县城乡社区女性乳腺癌的现状,探索适合基层的综合防控措施。方法 我们提取了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常山县城乡发病并纳入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46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数据,对其地区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粗发病率进行了分析,并与浙江省“两癌”检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 2017年至2023年间,常山县女性乳腺癌的粗发病率为52.13/10万,粗死亡率为3.04/10万。其中,35-64岁女性乳腺癌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0.13%。从浙江省“两癌”检查项目管理系统来看,该年龄段的乳腺癌筛查情况不容乐观,粗发病率为61.50/10万,显著高于整体水平。 结论 常山县城乡乳腺癌的粗发病率较高,整体防控形势严峻,亟需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做好乳腺癌筛查工作对于山区女性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加强对40-64岁年龄段女性群体的管理尤为紧迫。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筛查覆盖率和早诊率,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PDF
叶 良倩, 刘 柳*, 甘 霖, 汪 天虹, 周 永刚, 宋 华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传统模式(72例)及多学科诊疗模式(96例)下收治的168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观察住院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及预后。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多学科诊疗组(试验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为中位数44.5h,显著短于传统组(对照组)患者中位数116.5h(P<0.001);试验组48h内手术率为 66例(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6月内死亡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脑卒中、心血管意外等并发症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月、3月、6月,Harris髋关节评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下,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并发症及预后均优于传统模式。
PDF
黄 春军, 方 英, 奚 冬兰
目的;通过对四团镇农村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总结分析,提高慢性病的管理能力与水平。方法:抽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四团镇两个村的60岁以上老年人1514例,进行问卷调查,在符合要求的问卷中随机抽取高血压患者100例和糖尿病患者50例,共计300例,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研究。干预组;在实施常规管理中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运动锻炼;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结果:干预组:有关实验室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关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差异性( P< 0.05)。结论:在慢性病管理中增加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适当运动锻炼,对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和减缓并发症的发作与发展具有明显作用。
PDF
王巧 莲*, 吴 庆荣, 梁 志元, 刘 杰, 李 雨纯, 刘 道彦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产科并发症,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升高,并多在分娩后迅速消退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增加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等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1]。一旦确诊,应及时告知孕妇病情,并给予药物治疗,首选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CDA)[2]。对于重度、进展性、难治性ICP患者可考虑UCDA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必要时保肝治疗。目前对于ICP患者,主要依靠胎动、胎心监护、超声及血清学指标等加强母儿监护,药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产后根据ICP患者复查的实验室指标可停用药物,但应随访转氨酶及TBA水平[3] 。本文就1例复发性ICP患者产后随访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但于分娩后2年余发生了肝硬化,并做了肝移植,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引起对ICP患者远期随访的重视,以防出现严重的后果。
PDF
乐 添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在急性脑梗死后焦虑障碍(PSAD)方面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海宁市医院神经内科的海宁市人民医院,2023.01-2024.0150例符合最新诊断规范的急性脑梗死后焦虑障碍患者纳入本项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25个样本。在治疗过程中,口服安宫牛黄丸作为主药,配合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药物干预并治疗,心理疏导,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安宫牛黄丸组总有效率高于普通对照组(P<0.05),实验组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对于改善脑梗死后临床焦虑障碍症状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PDF
杨 可佳, 孙 春华, 沈 飞, 华 熙
本研究旨在深入评估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 80 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 = 40)与对照组(n = 40)。实验组患者接受在关节镜下清理损伤半月板后注射 PRP 的治疗方案,共注射 3 次,每次间隔 1 周;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或切除术,并在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和 6 个月,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膝关节功能、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关节炎症状。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各指标评分无显著差异(P > 0.05)。治疗后 1 个月、3 个月和 6 个月,实验组在 VAS 评分、Lysholm 评分及 WOMAC 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这充分证实了 PRP 治疗在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以及减轻关节炎症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选择。
PDF
张红 叶*, 王 兴宇, 窦 相峰, 王 青, 魏 华, 刘 力生
目的:探讨富钾低钠盐(氯化钠与氯化钾重量各占50%)在社区人群短期应用安全性、可行性及对血压和尿钠钾比值的影响。设计和方法:选择北京郊区某村庄居民,以家庭为单位整群随机,采用交叉平行食用富钾低钠盐各一个月,对受试者采用盲法。结果:资料完整的65人纳入分析。食用富钾低钠盐一个月后可见SBP平均下降4.0,尿钠钾比值下降1.70.48(P<0.05),血清钾和肌酐浓度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食用富钾低钠盐未见明显异常反应。受试者中97%人可以接受此盐的味道。结论:食用富钾低钠盐安全、可行,对收缩压和尿钠钾比有明显降低作用。
PDF
王 婷婷, 冯晓 燕*, 顾 鸿
目的:探讨岭南陈氏针法不同等级补泻手法对心肾不交型失眠小鼠下丘脑和结肠中5-HT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焦虑刺激联合对氯苯丙氨酸(PCPA)进行心肾不交型失眠造模;陈氏针法各组分别按照相应的手法进行针刺治疗,西药组使用艾司唑仑片进行灌胃治疗,7天后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下丘脑和结肠组织中5-HT含量。结果:小鼠下丘脑中5-HT含量,与模型组(6.320±0.257)ng/ml比较,轻补组(8.013±1.488)ng/ml、轻泻组(7.368±0.484)ng/ml、大泻组(6.471±0.269)ng/ml显著升高(P<0.05),其中大补组(8.932±1.461)ng/ml与西药组(8.559±0.867)ng/ml极显著升高(P<0.001)。各治疗组结肠中5-HT的含量较模型组(6.762±0.358)ng/ml均有提升,其中大补组(9.538±1.585)ng/ml升高最明显(P<0.05),其次是西药组(8.406±1.126)ng/ml、轻泻组(8.244±1.286)ng/ml、轻补组(7.549±1.055)ng/ml、大泻组(7.708±1.249)ng/ml。结论:岭南陈氏针法对多重焦虑刺激联合PCPA致心肾不交型失眠小鼠具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和结肠中的5-HT含量实现。此外,不同等级的补泻手法对心肾不交型失眠之间存在疗效差异,大补手法的疗效更好。
PDF
朱 虹, 刘 永庆, 李 芹, 周 雪, 孟凡 君*
巩膜炎是一种慢性、疼痛性、破坏性眼部疾病。临床症状较轻的如表层巩膜炎一般不影响视力,而在严重的情况下如坏死性巩膜炎则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1]。在这里,我们对1例不典型体征巩膜炎病例进行报道,本病例为66岁男性,因左眼反复疼痛伴视力下降就诊,起初被误诊为睫状体占位,最后病理确诊为巩膜炎。不同类型的巩膜炎临床表现往往不同,而同一类型的巩膜炎因侵及的层面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对巩膜炎的各种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熟练掌握,及时予以合理的治疗,则可挽救患者视力。
PDF
梁 静文, 伍 思强
目的:测定巴戟天中环烯醚萜苷类水晶兰苷和去乙酰车叶草苷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C18色谱柱(250mm×4.6mm,5µm),甲醇-0.1%磷酸(5:9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测定的波长为235nm,柱温为30℃。结果:水晶兰苷、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分别在60.361-301.804 μg/mL和40.077-200.384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8。水晶兰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9%(RSD=1.1%)(n=6),去乙酰车叶草苷酸平均回收率为97.6%(RSD=1.0%)(n=6)。结论:本研究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巴戟天环烯醚萜类主要成分的测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炮制方法对巴戟天的质量也有影响。
PDF
李 步强, 韩 靖婷, 赵 聪, 韩 燕飞, 张 尚普, 董 智*
目的 观察微创下髌股韧带重建及外侧支持带松解选取股薄肌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研究。方法 50例复发病例的回顾性分析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概况,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常规选取股薄肌作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常规组选取半腱肌。结果:在治疗组的Kujala 评分和 Lysholm的评价很清楚显著高于正常值,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应进行膝关节内侧韧带重建,首选股薄肌,保留半腱肌,为翻修保留了肌腱组织,骨道合适,创伤小,临床值得推广。
PDF
王 海科, 王 梦华, 胡 海燕, 赛迪 妮萨, 买买 提江, 贺晓 楠*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排便特征与院内心血管事件关联,优化干预策略,以改善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方法 纳入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3天内的急性STEMI患者。数据收集起始于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结束。应用标准化流程,收集基线资料、排便数据及心血管事件。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01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8±10.9岁,其中男性74例,占比达73.3%。在既往病史方面,心肌梗死、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10.9%,49.5% 和20.8%,吸烟人群占31.7%,处于超高危的比例为31.7%。在入院3天内,64.4%的急性STEMI患者出现排便行为,其中排便费力者占比29.2%,便秘患者占比38.6%。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0.6%,经深入分析发现,便秘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关联;然而,在有排便行为的患者中,排便费力显著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调整后的优势比(OR)=3.89(95%CI:1.18~12.3)。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入院72小时内便秘发生率较高,排便困难增加院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应及早应用有助于排便的药物,加强排便管理和监测,改善不良预后。
PDF
孙 玄静, 张秀 胜*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科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占<15岁的儿童期癌症的30%[1],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幼稚淋巴细胞过度增生与分化成熟障碍,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面色苍白、疲劳、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瘀斑瘀点等[2],有典型临床表现的ALL诊断并不困难,而少数患儿首发症状不典型甚至无血液系统表现,则不易诊断[3]。文献报道,15%-30%的ALL患者伴有肌肉骨骼系统的症状[4],在有关节受累的儿童中,很少出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体征,因此,诊断延迟是未发生关节受累的儿童的两倍[5]。以骨关节疼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ALL,早期易被误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或其他风湿系统疾病,本文报道1例以多关节肿痛起病,期间曾被误诊为 JIA 而予相关治疗,最终被确诊为 ALL的病例,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以多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 ALL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漏诊。
PDF
强巴 泽拥
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复杂多样,可现有服务模式却问题重重,资源分配不均衡、专业水平良莠不齐、技术应用受局限、社会支持力度不足等情况屡见不鲜。为扭转这一局面、优化服务模式,多学科协作、智能化技术运用、社区资源整合等策略相继被提出,实践也证实这些策略在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品质、增强患者满意度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居家护理将朝着智能化、个性化、社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且可持续的护理服务。
PDF
童 沛艳, 杨 小琴, 陈 佳雨, 李 佳*, 黄 维希
目的 探索儿童医疗辅导(child-life)在先心病患儿全程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先心手术患儿60例,其中2023年01月至12月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2024年1月至8月的30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儿童医疗辅导干预。比较2组患儿术前及术后焦虑感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通过儿童医疗辅导干预,观察组患儿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儿童医疗辅导病房构建的干预在先心病患儿全程化管理,能增强患儿和家长的正性体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PDF
马 丽琴, 李 锐, 付 春杰, 苏 会玲, 郭 小平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青少年,在HIV病毒持续抑制、CD4+T淋巴细胞在350以上时,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及持久性情况,为HIV感染者青少年提供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一定数据支持。方法:选取通过母婴传播感染HIV的10—17岁青少年,经治疗HIV病毒抑制后,按照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随访监测接种后第7月抗HBs水平,分析其免疫应答率;并回顾性分析既往接种乙肝疫苗后,48W、96W、144W、192W、240W抗HBs水平,分析免疫持久性情况。结果:对18名10—17岁的HIV感染者青少年进行0、1、6乙肝疫苗接种,接种后1月复查结果中,17名抗HBs水平>10 mIU/mL,免疫应答达94.44%,94.44%免疫应答良好(抗HBs水平≥100mIU/mL),免疫应答水平与CD4水平无完全相关性。接种乙肝疫苗后进行连续3—5年随访,随访5年,抗HBs>10mIU/mL为100%;抗HBs≥100mIU/mL为72.73%;抗HBs≥500mIU/mL为27.27%。随访3年,两组分别为抗HBs≥10mIU/mL的为100%、100%;抗HBs≥100mIU/mL的为81.82%、90%。该两组结果中,随访3年和5年免疫应答后抗体保护性(抗HBs>10mIU/mL)仍为100%,持久性强。结论:对于HIV感染者青少年,尽早在抗HIV治疗有效的基础上,及早接种乙肝疫苗,是HIV感染者避免HBV感染风险的有力且有效措施。
PDF
孙 舟, 王 文虎, 陈 丹丹, 刘 义文, 聂 志锦, 陈 波*
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世界范围内间断流行,是临床医师将长期面临的挑战。众多研究与分析表明,相当比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肝损伤的出现对疾病的疗程、转归、预后造成了影响,尤其对本身有慢性肝病的患者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肝损伤机制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及叙述,旨在为肝病专科医生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治、患者慢病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PDF
张 洪岩
当下社会现实中的医患关系较为复杂,表现为互为矛盾的双方,往往建立在经济利益及商业氛围基础之上,从而引发诸多个体间矛盾,进而影响到社会结构良性发展问题。理性研析医患关系历史与现实状况,在互为作用的前提下,其中隐含着某种自然的规律属性,引导其朝着健康秩序发展。随着当下社会关系及其结构新变化,逐步构建新型的社会保障新体系、新秩序、新制度,必然逐步创造一种更加有别于传统的新型医患关系,更是兼具法治精神与人道主义义务,助力社会文明健康愈益发展。
PDF
黄 华菊, 李 婷婷, 宋 若会
目的:观察新安鼻炎膏穴位贴敷及新安鼻炎方中药口服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对鼻腔嗜酸性粒细胞的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肺气虚寒型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治疗组采用新安鼻炎膏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新安鼻炎方中药口服,每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症状、体征及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含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新安鼻炎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穴位贴敷治疗在改善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方面更具优势。
PDF
汪 丹阳
本文报道1例3天新生儿,G2P2孕38周自然分娩,因高胆红素血症等入院,查体发现双眼睑裂偏小,眼科会诊诊断双眼睑裂偏小、双眼小眼球及小角膜(先天性)。家族史显示母亲、外婆有白内障病史,基因检测发现NHS基因致病性变异。介绍了先天性白内障筛查时机、手术时机等,强调手术技术需创新,应重视眼球结构功能维持及终身随访。
PDF
于 小双, 瞿 泽梅, 包 頔, 郭 晴, 李 晶*
目的:评价规范化防治管理体系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VTE)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完善组织架构、规范医护工作流程,依托医院信息化建设等手段构建静脉血栓防治规范化管理体系,对比实施前后的质量指标。结果:评估类指标、预防类指标呈显著上升趋势,结局类负性指标、质量改进指标呈下降趋势,效益指标呈向好趋势。结论:构建并实施静脉血栓防治规范化管理体系,规范防治流程与措施,可有效提高VTE防治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PDF
杨 慧灵, 吴 伟
目的:分析某市药物性肝损伤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用药监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某市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监测收集的药物性肝损伤(DILI)及肝生化学检查异常监测数据,回顾性研究分析病例的年龄、性别、严重程度、转归、原患疾病和涉及药品等信息。结果:将750例DILI及肝生化学检查异常报告纳入分析,男女比例1.44:1,平均年龄50.65岁。引起DILI主要药物有抗结核药、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和肿瘤用药,排名前六位的药物为阿托伐他汀、利福平、瑞舒伐他汀、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甲氨蝶呤、丙戊酸钠,以及壮骨止痛胶囊、血必净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等15种中成药。病例以轻中度损伤为主,多数病例预后良好。结论:提示使用抗结核药、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和肿瘤用药发生DILI的风险较大,联合用药、基础性肝病、饮酒等均会增加发生DILI风险。
PDF
张 倩, 马 妍, 聂 同钢
目的 探讨生物检材DNA快速提取仪在日常生物检材中的提取效果。方法 将本实验室日常受理的生物检材,包括血斑、烟蒂、毛发(带毛囊)、口香糖、肋软骨、精斑、脱落细胞棉签拭子等,分别使用生物检材DNA快速提取仪、PDQeX2400高速核酸提取仪、QIAcube小型工作站进行DNA提取、定量并检测21个常染色体基因座的STR分型。并基于PCR扩增能力、提取时间、提取成本、污染防范、试剂安全性、程序简便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对于常量检材,三种提取方法提取的生物检材均获得较好的STR分型结果,检出率100%,三者检测得到的STR分型RFU值及峰值均衡性无显著差异。对于脱落细胞检材,利用生物检材DNA快速提取仪检出率为88%,高于PDQeX2400高速核酸提取仪(75%)和QIAcube工作站提取(81%)。经综合分析,生物检材DNA快速提取仪具有高效、快速、低成本、安全、简便、防污染等优势。结论 采用生物检材DNA快速提取仪提取的生物检材检出率高,STR分型结果良好,且提取速度快,通量高,操作简便,成本低、污染可能性小,可广泛应用于法医物证实际案件检验,为刑事技术及司法鉴定领域提供参考。
PDF
邓 纯, 谢 小兰, 邓 博, 赖 美艳, 李 丽婷
目的:探讨生红液熏洗配合红蓝光交替照射对糖尿病足Wagner2~4级创面愈合疗效。方法:将90例Wagner2~4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1组(红蓝光交替照射组)和干预2组(生红液熏洗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溃疡创面情况、溃疡面积收缩率以及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前三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2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干预1组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第2周及随访第4周,三组溃疡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2组评分显著低于另两组(P<0.05)。治疗2周时,干预2组溃疡面积收缩率及疼痛改善程度均优于干预1组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生红液熏洗配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糖尿病足Wagner2~4级创面能促进创面愈合,缓解患者溃疡疼痛,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PDF
董 晓霞, 欧 阳进, 王 莉*, 罗 兴宇, 邹 香菱, 唐 莉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伴有感觉和运动障碍[1]。麻风病早期处于潜伏状态,潜伏期长短差异大,造成临床上极难做到早期发现,未及时治疗又可导致患者严重的面部毁容和身体残疾[2],给患者生活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危害[3]。因此,快速发现并诊断麻风病,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挑战。现报告我院1例瘤型麻风,该病例在诊断的过程中引起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思考。
PDF
王 平康, 王 瑞, 任 军甫, 魏 鑫
目的 考察电解银离子对裸鼠荷HepG2肝癌细胞的杀灭作用。方法 选取4~6 周龄的雄性裸鼠,皮下荷肝癌模型HepG2,按高、低剂量腹腔注射电解银离子,对照组裸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0天后处死动物进行全面检测。结果 从2024年6月28日开始到7月23日,治疗组裸鼠的肿瘤全部消失,共计25 天,此时对照组裸鼠的肿瘤体积为 319.99mm3 ,尸体解剖发现:治疗组的4只裸鼠身上未发现任何扩散和转移病灶,肿瘤已经全部消失,并且没有复发,只有对照组仍然存在肿瘤组织块。结论 在本注射剂量下,电解银离子对动物肝癌具有灭活癌灶和灭活扩散转移癌细胞的功能,并且对动物肺肝肾无毒副作用。
PDF
倪 秀琴, 梁 朕奕, 倪 源梓, 尹毅 霞*
目的:了解百色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慢阻肺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面对面的调查方式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百色市人民医院和附属医院两所医院的呼吸内科COPD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150例,同期入院非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t检验、χ2 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COPD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MI、吸烟史、职业性粉尘气体烟雾接触史、家中烹饪和取暖使用的燃料、COPD家族史、既往呼吸道感染次数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BMI(OR=1.405,95%Cl =1.145~1.725)、吸烟(OR = 3.381,95%Cl =1.428~8.004)、职业性粉尘气体烟雾接触史( OR =5.824,95%Cl =2.319~14.624)、使用柴草作为燃料( OR =3.242,95%Cl =1.344~7.820)、COPD家族史( OR =2.725,95%Cl =1.141~6.633)、既往呼吸道感染次数( OR =7.541,95%Cl =4.519~12.583)等是COPD 的危险因素。结论:BMI、吸烟、职业性粉尘气体烟雾接触史、家族史和呼吸道感染次数、家中烹饪和取暖的燃料类型是影响COPD的发病危险因素,应加强控烟和体育锻炼等措施,降低COPD 发病风险。
PDF
阿丽 曼·, 李治 建*, 吐尔 逊·, 热孜 万古, 居来 提·
白病(白癜风)是由于体内黏液质的异常变化沉淀在皮肤和黏膜,使排泄力和改造力功能发生紊乱而影响皮肤的着色能力,皮肤出现白斑为主要的物质失调类疾病。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微生物菌群,皮肤和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可能是白癜风发展的诱因之一。维吾尔医学中体液成熟剂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生态环境而影响白癜风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白癜风患者皮肤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及其功能特征进行综述,为研究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PDF
丁 芋友
目的:分析益气扶正汤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7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6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其中3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益气扶正汤治疗,为治疗组,另外30例常规西医治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肿瘤标志物AFP、KPS评分变化、疾病控制率以及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KP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甲胎蛋白均有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疾病控制率57%,对照组疾病控制率3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乏力、腹泻不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症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扶正汤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剂,对比单纯西医治疗,联合中药益气扶正汤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西医治疗的部分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
PDF
段 全丽, 殷 小荣, 李 芸, 魏 欢, 陆敏 杰*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 MRI检查的护理应对措施。方法 将2024年 7⽉⾄2024年11月期间接受了MRI检查并植入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的8例患者纳入研究样本,检查全过程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果 8例行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 MRI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均无任何不适,起搏器各参数工作正常。结论 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MRI检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都很好,无不良事件发生,磁共振兼容心脏起搏器可行MRI检查。
PDF
范 江俊, 陶 萍萍, 刘 静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为非药物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于停止治疗后第三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治疗后两组VAS评分、CM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同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证明穴位埋线疗法及口服布洛芬均能缓解痛经症状、降低痛经症状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2、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停止治疗后第3个月随访,两组VAS评分、CM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3疗程时相比略有波动,但治疗组波动幅度较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均能有效缓解痛经症状,但穴位埋线疗效更佳,特别是远期疗效表现更为突出,总有效率高,疗效维持时间更长,为非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PDF
范永 记*, 周 凤秋, 王 春丽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a-2b注射液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优势人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聚乙二醇干扰素a-2b注射液用量用法,成人每次一支,180ug,皮下注射,以脐周两侧5cm-10cm处为注射点,每周一次,一个疗程为48周,同时口服恩替卡韦或富马酸替诺福韦,每次一粒,每天一次。结果:200例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愈68例。结论:本组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b注射液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200例,临床治愈率达30%,疗效显著。
PDF
申 会秀, 孙 涛*
目的:评估《世界卫生组织肺细胞病理学报告系统》(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ulmonary Cytopathology Reporting System,WHO系统)在临床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接受呼吸道细胞病理学检查的374例患者样本,通过对比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并依据WHO系统分类并分析,结果:374例样本中,不足/不充分/非诊断性13例(3.5%),良性109例(29.1%),非典型35例(9.4%),可疑恶性13例(3.5%),恶性204例(54.5%)。各类别恶性风险(ROM)各异,活检显示最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支气管刷检和痰液样本的诊断性能各异。结论:WHO报告系统提升肺细胞病理学诊断一致性和准确性,优化患者管理。
PDF
潘 鑫
肾脏疾病患者透析时内科护理的现状与挑战成为探讨核心,对当下护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跟着提出了优化护理策略的构建及实施办法,依据临床实践及效果衡量,经确认这些优化策略在提升护理质量及改善患者预后上有效。展望未来内科护理在技术突破、个性化护理等范畴的发展态势,为护理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给予理论与实践层面支撑。
PDF
黄 立僚, 黎 伟连, 徐 锦良
(目的)评价臭氧消融联合皮质激素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1月--2024年12月,我院LDH保守治疗患者共25例30椎,实施臭氧消融联合皮质激素,采用VAS评分与ODI评分,以及测量椎体活动范围与肌肉力量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出院,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天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8.6±0.8)与ODI评分(72.6±1.2)。(结论)臭氧消融联合皮质激素治疗LDH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PDF
乌吉 斯古, 白 龙, 白 艳秋, 牧 其尔, 齐 珺伲, 萨础 拉*
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蒙药联合肾位冷敷法诱导大鼠肾寒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27只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肾阳虚模型组和肾寒证模型组。空白组灌胃蒸馏水30天,肾阳虚模型组先灌蒸馏水16天,后按25mg/kg灌胃氢化可的松14天,肾寒证模型组按0.27g/kg灌胃黄柏与海金沙(2∶1)30天。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肾阳虚模型组与肾寒证模型组大鼠血清cAMP、E2、Cort、17-OHCS和T4含量及cAMP/cGMP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cGMP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寒证模型组与肾阳虚模型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活动正常,另两组出现精神倦怠、活动减少、反应迟钝、蜷曲拱背等类似肾阳虚症状。结论:这些相似症状从侧面反映了肾寒证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与肾阳虚模型具有相似的病理表现,进一步结合血清指标结果,表明蒙药黄柏与海金沙加肾位冷敷法诱导大鼠肾寒证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PDF
李 嘉莹, 王 明朗, 赵 磊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成人杆状体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成人杆状体肌病的患者运动再学习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给予患者徒手肌力检查、平衡功能检查、日常生活能力检查、Holden步行能力检查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成人杆状体肌病的患者徒手肌力检查、平衡功能检查、日常生活能力检查、Holden步行能力检查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结论:运动再学习疗法治疗成人杆状体肌病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PDF
李松 湖*, 罗 宵, 凌 能, 郑 华玲, 余 少平
目的 针对遗传性大肠癌患者一级亲属(FDRs)的大肠癌认知,态度及筛查行为研究。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对2023年6月-2025年6月500名遗传性大肠癌病例FDRs一般资料展开调查,评估FDRs对大肠癌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态度,同时明确结肠镜筛查状况,以此对大肠镜筛查影响因素予以确立。结果 500名筛查对象中,对大肠癌知识具有较高认知水平的总计126名,占比25.20%,认知水平一般的总计120名,占比24%,认知水平较差的总计254名,占比50.80%;500名筛查对象对大肠癌筛查工作具有积极态度的总计178名,占比为35.60%;118名筛查对象(占比23.6%)曾实施过结肠镜筛查;个体对大肠癌的认知程度、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有无慢性病等为大肠癌筛查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 遗传性大肠癌病例FDRs对大肠癌认知不足,态度一般,结肠镜筛查率较低,后期工作中需加强大肠癌筛查健康宣教力度与医保支持,从而提高大肠癌病例FDRs大肠癌筛查率,将大肠癌发病率、病死率降至最低。
PDF
李 林春, 矣兮 娴*, 代 归, 孙 伯鸣, 秦 绍祥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结合易筋经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大学生的疗效。研究方法:招募了60名符合标准的患有肝郁化火型失眠的大学生,通过随机分配,将他们分成两组,每组各包含3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易筋经功法,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易筋经功法治疗。经过4周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两组治疗方案实施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初始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1),并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P<0.01)。结论:针刺结合易筋经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大学生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杜 明静, 陈小 华*
目的:探究黏液溶解剂(链酶蛋白酶与N-乙酰半胱氨酸)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根据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最终入组146人,A组(二甲硅油组)49人,B组(二甲硅油+链酶蛋白酶组)49人,C组(二甲硅油+N-乙酰半胱氨酸组)48人。对比3组患者的粘膜清晰度评分、内镜操作时间、病理组织学与13C-尿素呼气实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一致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食管、贲门、胃体、胃窦、胃底、胃角、幽门及总清晰度评分高于对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食管、贲门、胃体、胃窦、胃底、胃角、幽门及总清晰度评分与C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镜操作时间长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镜操作时间与C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3C-UBT为“金标准”,A组、B组、C组3组的内镜病理组织学与13C-UBT诊断HP一致性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未记录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链酶蛋白酶与N-乙酰半胱氨酸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均能够提高粘膜清晰度,缩短内镜操作时间,二者在提高粘膜清晰度、缩短操作时间方面效果相当;应用链酶蛋白酶与N-乙酰半胱氨酸预处理不影响病理组织学诊断幽门螺杆菌,无不良反应发生。
PDF
陶 冶, 肖 艳杰, 曲 泉颖
目的:应用脑卒中风险初级筛查对无脑卒中病史自愿者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按不同性别和不同危险程度分组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慢性疾病管理门诊无脑卒中自愿者脑卒中风险初级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数据统计应用SPSS软件。结果:(1)脑卒中风险等级,高危人群58人(59.79%)、中危人群33(34.02%)、低危人群6人(6.19%);(2)不同性别人群:男性危险因素项目平均值、人群糖尿病病史构成和吸烟史比例高于女性(P<0.05);(3)不同脑卒中风险危险程度:脑卒中高危管理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比例和空腹血糖平均值高于中低危险组(P<0.05);(4)检出血糖偏高13人 (5)检出血清尿酸偏高21人。结论:脑卒中风险筛查对于有需求和危险因素的人群可以快速分组、分诊、提高诊疗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
PDF
赵 杰
静脉输液不仅是药物和液体给药的基础手段,也是多种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输液液体的选择、输液设备的创新、输液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涌现,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静脉输液治疗的最新进展,旨在通过分析现有文献,探讨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PDF
陈 霞, 夏 琛, 王 永刚, 王永 芳*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其发病率因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改变而显著上升,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一种主要类型。NAFLD按照病理分期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NASH相关性肝硬化。然而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朗,诊治方案也并未完善:临床上主要采取行为治疗,而药物治疗仅为辅助手段。因此本文综述了NAFLD的发病机制、病理分期和诊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且结合现有研究提出了NAFLD治疗的未来研究方向的假说,以期为NAFLD病理机制的进一步探究挖掘,治疗方式的研究与改善提供理论基础。
PDF
谢 天宏
目的 分析鼻后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符合标准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后神经切断术。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对症状、体征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水平;采用糖精试验评估鼻腔纤毛活动功能。结果 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降低;鼻结膜炎生活质量提高;血清中IL-4、IL-5水平持续下降,IFN-γ 水平逐渐升高;鼻腔纤毛运动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结论 鼻后神经切断术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能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促进鼻腔纤毛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PDF
姜 爱红
近年来,居家鼻饲病人日益增多,随着长护险及延伸护理服务进一步推广,入户为居民鼻饲置管变为日常工作,并且在定期更换胃管实践中发现,鼻饲置管长度对于鼻饲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成人鼻饲管插管长度通常在45至55厘米之间,这一长度是基于人体解剖结构特点而定。但是随着胃下垂患者增多,这一长度不能到达胃内。鼻饲插管长度选择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营养输送效果。经过实践验证,插管长度在55至60厘米之间较为合适。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