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改良一针法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黎 木淦, 宁 麒铭, 郭 兴裕

摘要

目的 研究改良一针法预防性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4年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与对照组(n=47),分别实施改良一针法预防性回肠造口技术与传统造口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造口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健康状况综合评估显示显著优势。在SF-36量表的生理机能(PF)、社会功能(SF)等八个核心维度评估中,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安全性指标方面,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一针法预防性回肠造口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对患者生活影响小等优点,与传统造口相比,优势明显。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改良一针法;预防性回肠造口;并发症

全文:

PDF

参考

[1]劳萍,梁超.3D与2D腹腔镜保护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比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12):631-635.

[2]赵玉洲,韩广森,马鹏飞,等.一针法预防性回肠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0,9(2):157-161.

[3]张玉,王露兵.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25,52(1):65-68.

[4]姚敬,韩晓东,汪昱.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6):433-435.

[5]肖建国.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临床价值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5-6.

[6]孙轶,杨红杰,卢永刚,等.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性肠造瘘必要性的Meta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4):346-352.

[7]李英,米子硕,焦亚云,等.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研究可视化分析[J].医学信息,2024,37(16):12-17.

[8]邾磊,王耀,汪进国.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QLICP-CR)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4,45(8):721-730.

[9]Ibrahim A, Gertallah L M, Naguib S M, et al.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occurr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reoperations for its management after colorectal surgery[J]. Journal of Coloproctology,2023,43(02):082-092.

[10]孙龙和,周家杰,王伟,等.B型缝合法回肠造口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4,39(3):211-216.

[11]刘兆礼,王冬,赵资文,等.预防性回肠造口Ⅰ期开放和Ⅱ期开放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10):940-945.


(0 摘要 Views, 0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