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目录

才 子依
目的 探讨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患者心理压力、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放松训练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理压力、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心理压力、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心理压力评分显著降低,适应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显示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化疗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结论 基于压力与适应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PDF
蔡 东梅
目的 探讨MRI检查技术用于轻度一氧化碳中毒后并发迟发性脑病患者中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接受脑部MRI检查后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累及侧脑室旁白质区者7例,累及侧脑室旁和半卵圆中心者6例,累及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和胼胝体者3例。结论 MRI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影像表现,有针对性的结合临床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
PDF
孙 海莲
目的: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后的胸外科护理措施对复发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优化气胸患者的术后护理管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3年1月到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气胸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气胸。依据术后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了针对气胸患者特点的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术后早期呼吸功能训练、疼痛管理、心理疏导等;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研究期间,通过记录复发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评估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胸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8.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9.6天),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3.3%对比12.0%)。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和心理状态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气胸患者的胸外科护理措施,尤其是术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气胸的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患者术后心理和呼吸功能的恢复。因此,建议在气胸患者术后护理中加强个性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
PDF
陈 念
目的:总结分析不典型肝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方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6例不典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诊断,回顾分析不典型肝癌采用CT诊断的影像表现。结果:26例不典型肝癌患者通过多期增强扫描后均明确诊断,与磁共振相比,诊断准确率为100.0%。CT检出23例为单结节型肝癌,3例属于多发结节,单结型肝癌平均直径为(2.35±0.12)cm,多发结节肝癌平均直径(3.67±0.27)cm。磁共振检出24例单结节型肝癌,2例为多发结节,单结型肝癌的平均直径为(2.40±0.19)cm,多发结节肝癌的平均直径为(3.72±0.33)cm,对比无差异(P>0.05)。多层螺旋CT扫描后可见边缘清晰或者模糊,呈现出不规则,存在低密度影和等密度影,延迟扫描后呈现等高、低高混杂密度,门脉期存在持续强化。结论:对于不典型肝癌采用CT诊断有较好的诊断与鉴别价值,临床应用过程中可在CT诊断基础上,结合患者年龄、实验室检查等方法,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
PDF
刁 发文, 陈 晓敏, 吴 玲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联合间歇性补铁疗法在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选取深圳市明区人民医院将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门诊收治的10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参与研究,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联合间歇性补铁疗法,对照组仅接受间歇性补铁疗法。两组儿童均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和观察。比较两组儿童在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评估联合疗法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儿童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联合间歇性补铁疗法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PDF
韩 达, 郭 学利, 王 秀玲, 胡 博文
目的:观察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3D打印结合问题导向教学法(PBL)应用效果,对教学质量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6月~2023年9月于本院血管外科实习医学生(82名)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研究,医学生入科后取分段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实习期间予以对照组(41名)PBL教学法下带教,予以观察组(41名)3D打印结合PBL教学法下带教。比较两组入科、出科考核成绩,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出科理论、专科技能考核成绩及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主观教学满意度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3D打印结合PBL教学法,可在深化实习生对血管解剖关系认识后,实现对其专科、临床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培养,应用效果确切。
PDF
胡 博文, 郭 文治, 王 秀玲, 李 晶晶, 韩 达
目的 针对Seminar教学方案在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所选研究样本为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73名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选取时间为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入组后分为对照组(n=36)、观察组(n=37),所用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接受Seminar教学方案。比较两个组别岗位胜任力、临床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带教后各项岗位胜任力得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带教后各项临床考核成绩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住院医师对带教工作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Seminar教学方案可有效提升接受规范化培训肝胆胰外科住院医师的岗位升任水平,提高其考核成绩,保证教学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PDF
胡 余攀, 王 志刚
目的:通过生信技术寻找前列腺癌的关键基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筛选数据,使用在线工具处理并通过韦恩图筛选高表达基因。利用David 6.8进行功能富集和通路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结合可视化工具进行处理。最后,借助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评估ASPN在前列腺癌病程中的作用。结果:筛选出的中枢基因中包含2个促癌基因和多个抑癌基因。GO功能和KEGG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在前列腺癌中作用复杂,对不同病程影响各异。cBioPortal分析表明,促癌基因高表达与患者较差的临床预后相关。结论:ASPN在前列腺癌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病程影响显著,其发现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PDF
李 先珺
目的:探讨乳腺彩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有效性,旨在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与漏诊情况。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我院在2021年至2022年间接受乳腺彩超检查的150名患者。对比分析乳腺彩超与传统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结果,评估各种诊断工具的敏感性。结果:乳腺癌组的敏感性为89.33%,特异性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81.71%。这些数据表明乳腺彩超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断表现较为准确,能够较好地识别癌性病变。而非癌性乳腺病变组的敏感性仅为6.67%,特异性较高,达到86.67%,但阳性预测值为33.33%,表明在这一组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结论:乳腺彩超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成本效益较高的诊断工具,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显示出重要的临床价值。
PDF
廖 超英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符合要求的共有80例,研究开始时间为2023年01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2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平均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心功能指标、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比对照组更高;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呈更低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更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7.50%,与对照组75.00%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预性护理具有积极意义,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和满意度,值得肯定。
PDF
马 娟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23年01月-2023年12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实施以品管圈活动为研究组。并回顾性分析(2022年01月-2022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实施以常规管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中1h、2h、3h血压水平,低血压发生情况,统计患者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在血液透析中2h、3h时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更高,(P<0.05)。研究组低血压率更低,(P<0.05)。 研究组总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以品管圈活动管理,可明显平稳患者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水平,降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提升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PDF
牛 中科
目的:分析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实习护士64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时间节选从2022年12月开始,到2023年11月结束,将他们进行数字编号。之后,采用电脑摇号随机均分成两组,一组实习护士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法,作为参考组,另一组实习护士则采用体验式教学法,作为研究组,然后对比两组实习护士在教学效果方面呈现出来的差异。结果:教学前,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教学后,研究组实习护士的这些指标数据均高于参考组实习护士,且教学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实习护士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方面掌握地更加扎实牢固,学习积极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PDF
潘 水湘, 梁 萍, 覃 铉, 刘 建辉
1例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波动性四肢乏力12+年,加重3天伴呼吸困难10+小时”,10+小时(时间:2024.01.20 02:00)前患者突发四肢无力加重,翻身困难,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胸闷气促,颈软,抬颈费力,无声音嘶哑,无大小便失禁等,家属呼叫120,后由120送至“贵航贵阳医院”治疗,期间予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血压下降,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持续泵入维持血压,病情进一步加重,为进一步系统治疗,2024.01.20 12:15以“重症肌无力危象”转诊至“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NICU”,予免疫冲击治疗、抗炎、升压、护胃、镇静、营养心肌等治疗,2024.01.21 09:22因“持续呼吸窘迫,肌钙蛋白、NT-proBNP进行性升高,LAC:23.23mmol/L”转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ICU”进一步诊疗。既往重症肌无力12+年,长期使用激素+溴比斯地明治疗,无其他特殊病史,无吸烟史、酗酒史等。
PDF
彭 强
目的:探究分析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4年2月120例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用药)和观察组(临床药学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用药依从性评分、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抗生素用时、医疗费用比对照组少,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采用临床药学干预措施,患者的药学干预依从性比较高,抗生素使用的时间短,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干预效果显著,在临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PDF
邱 旭婷, 范 容荣
目的 研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价值。方法 将2023年6月-2024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选取5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并以50例常规检查的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此期间均接受了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对比其各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指标水平、阳性检出率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忠山院区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恶性肿瘤患者中,各肿瘤标志物的占比也各不相同。结论 针对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可以为临床疾病检出提供可靠的参考与指导,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以此为疾病诊治提供意见。
PDF
沈 文娟, 邹 营银, 王 云, 吕 佳珏
思政元素是当下所有高校所倡导建议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病理生理学知识面广,需要将多学科知识很好结合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抽象和困难,因此如何将病理生理学生动形象的解释清楚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随之新时代医学院校发展,着重培养医学人才为根本和维护人类健康的目标,及需医学知识与思想政治学习内容元素的相互融合,为将来更好的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固本研究为主要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更好将思政元素嵌入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建设、目标、内容和设计,利于病理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好应用。
PDF
苏 芃, 张 正琼, 樊 红菊
厌学情绪是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乃至未来成长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并从医生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与实践探索,本文构建了包含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指导、学校教育改革及社会支持系统在内的综合干预方案,旨在为中学生厌学情绪的缓解与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PDF
孙 子涵
目的 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将2023年3月—202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的Herth希望量表(HHI)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HHI及ESCA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希望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为临床护理提供基础性研究。
PDF
覃 铃
目的 探究早期进食康复训练在皮肌炎伴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1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16例皮肌炎伴发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进食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为3个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早期进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P < 0.001);治疗后,两组体重均增加,但观察组增加的更明显(P < 0.05),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也明显的变高,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的更明显,具有非常高的统计学显著性(P < 0.001);对两组患者进行SF-36评估,观察组各个方面的指标都要好于对照组,结果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显著性(P < 0.001)。结论 早期进食康复训练在皮肌炎伴发吞咽障碍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PDF
万 高
本研究旨在评估缬沙坦结合达格列净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选择120名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和达格列净联合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降压及降糖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研究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血压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糖日波动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在血压和血糖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更具显著优势。HbA1c平均降低了2.1%,血压平均降低了16/10 mmHg。此外,试验组患者的日血糖波动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研究表明,缬沙坦和达格列净的联合使用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同时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为该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PDF
王 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激光治疗痤疮疤痕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在改善疤痕外观、促进皮肤修复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共纳入80例患有中度至重度痤疮疤痕的患者,年龄在18至45岁之间,男性和女性各半。所有患者均接受激光治疗,治疗方案为分段性点阵激光治疗(Fraxel激光)与传统激光治疗相结合,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疤痕严重度,并通过患者自评问卷评估其皮肤修复情况、疼痛感知及满意度。使用皮肤色素计和皮肤弹性计对皮肤色素沉着和弹性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治疗效果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评估,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6个月,80例患者的疤痕改善情况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从治疗前的7.5±1.2下降至4.2±1.1(P<0.01);3个月后评分为2.8±0.9(P<0.01),6个月后评分为2.2±0.7(P<0.01)。皮肤弹性改善明显,治疗后6个月皮肤弹性指数较治疗前提高了25%(P<0.05)。色素沉着显著减轻,治疗后6个月色素沉着评分较基线降低了30%(P<0.01)。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0%的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非常满意,15%的患者表示基本满意,5%的患者表示不满意。疼痛评分普遍较低,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无明显的疤痕增生或继发感染。结论:激光治疗痤疮疤痕在改善疤痕外观、皮肤弹性和色素沉着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基于本研究结果,激光治疗对于痤疮疤痕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为日后相关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实践数据支持。
PDF
王 田莉, 王 孟, 王 锦, 曹 小青
在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后对各个学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要,尤其是医学类专业,为了培养符合医药领域要求的高素质、全能型人才,需要学校基于时代发展特点和行业现状,推进教学改革,把握信息时代特点,将翻转课堂应用其中。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其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促使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自主预习、学习、探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将翻转课堂这种互动性和灵活性强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浅谈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中的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PDF
王 艳玲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开展的多维度阶段式护理干预后,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以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思维导图引导多维度阶段式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比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组间HAMD、HAMA评分对比,为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各维度评分对比,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以思维导图为基础开展的多维度阶段式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平复患者情绪,使其更积极的配合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PDF
杨 传刚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全腔镜或腹腔镜辅助的远端胃癌根治术其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观察组行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的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的术后胃管拔除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中P>0.05,观察组的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为5.71%,对照组为20.00%,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治疗中行全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可减小手术创伤并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胃肠功能。
PDF
尹 梅
目的:探究在急性肺脓肿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23年8月到2024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肺脓肿患者66例为样本病例,按照护理方案的差异将其分成两组,在治疗中配合常规护理方案的33例患者为常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干预的33例患者为研究组。记录两种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对相关指标数据展开比较分析。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且两组干预后的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但组间相比研究组的PaO2和SpO2指标更高,PaCO2指标更低,(p<0.05)。结论:系统化临床护理干预在急性肺脓肿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
PDF
张 昊煜
个性化虚拟现实手眼协调训练方案在儿童康复中展现出显著意义,包括提升康复训练效果、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创新康复训练模式以及推动康复领域发展。然而,该方案也面临技术、设计与体验、合作与交流以及应用与推广等方面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技术优化、用户体验提升、跨领域合作以及成本控制与可持续发展等实施策略,旨在为儿童康复领域提供有效的个性化虚拟现实手眼协调训练方案。
PDF
张 洁
本研究旨在评估机械振动排痰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的疗效。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0例相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机械振动排痰和阿奇霉素。治疗后,实验组排痰效果更佳,总有效率达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肺复张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5%;血氧饱和度也更高[(98.12±1.77)% vs (92.11±2.01)%]。此外,实验组恢复正常体温和住院治疗时间[(2.23±0.65)、(8.13±2.37)d]均短于对照组[(4.94±1.26)、(10.25±3.43)d],且后遗症发生率更低(7.5% vs 27.5%)。结论显示,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具有时间短、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PDF
赵 雪琰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化切片的互动式案例教学在本科生病理学实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90名在我校病理学系进行本科生学习的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收录时间限制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组后,由于研究需要,设置两组,人数分配两组相等(各45例),分组参照随机数字表法。A组接受传统玻璃切片教学,B组接受数字化切片系统的互动式CBL教学。所有组本科生均需持续教学3个月,将所有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比对。结果 与教学前相比,教学后,两组理论考核及实验考核均提升,且B组上升幅度更大;B组本科生对教学的总满意度高于A组;教学后,B组本科生认为教学能够提高创造思维能力的人数多于A组,以上P均<0.05。结论 本科生病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基于数字化切片的互动式案例教学有利于本科生考核成绩及其对教学的满意度,并增强其创造思维能力。
PDF
周 丽静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其对麻醉复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恢复质量的影响,为临床麻醉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1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100例老年患者。根据麻醉药物的种类,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新型麻醉药物组(实验组)和传统麻醉药物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60岁及以上,且具有不同类型的基础疾病。麻醉药物选择与用量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并通过静脉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方式实施。数据收集包括麻醉复苏时间(从停药到患者完全清醒),术后24小时内的并发症发生率,麻醉恢复质量评分(Ramsay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在100例老年患者中,实验组患者麻醉复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复苏时间为10±2分钟 vs. 14±3分钟,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为15%,对照组为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实验组的麻醉恢复质量评分(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1.1 vs. 6.4±1.3,P<0.05)。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了约1.5天(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新型麻醉药物可独立降低麻醉复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论: 新型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够显著缩短麻醉复苏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并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建议在老年患者麻醉管理中,根据个体化评估,考虑使用新型麻醉药物,以优化麻醉效果和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安全性。
PDF
李 静, 张 小杰, 何 静怡, 薛 宗贵, 井 方, 汪 桂青
老年慢性病共病发病率高,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存与健康的重要原因,也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挑战。国外对老年共病管理起步较早,已经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逐渐成熟,我国尚无专门针对共病的健康管理。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慢性病共病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老年共病管理专家共识2023》中推荐的管理原则,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评估、决策方案制定、实施、再评估的连续性动态及全流程管理理念;围绕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医院疾病诊疗管理、患者及家庭管理3个方面提出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管理策略。
PDF
李 宁, 田 乐, 张 永明
肿瘤急症作为肿瘤教学中重要专业,要求医生不仅具备扎实全面的临床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应具备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传统教学法往往按照学科划分,缺乏跨学科整合,不利于学生形成综合知识体系。在现代临床医学中,传统教学法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住院医师发展的需求,急需新型教学法促进住院医师的全面综合发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医学教育中,帮助学生发展临床思维、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都是医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本文详细介绍了PBL教学法在肿瘤急症教学中的实施流程,分析了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肿瘤急症医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临床中病例以病种广、急、危为特点,需要肿瘤急诊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肿瘤急症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要具备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敏感度,快速、准确地做出病情判断, 第一时间对患者给予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为培养具备高度专业临床理论知识和强大临床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PDF
王 转福, 李 文文, 李 娟娟
目的:旨在总结成功治疗及护理钢筋贯穿伤患者的方法,为治疗多发性损伤患者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一例高处坠落后的多发伤患者,该患者被地面直立钢筋从左侧会阴部刺入,穿过会阴部、前列腺及膀胱、部分肠管及肠系膜、胃窦部、肝脏左叶、右肺上叶前段及中叶、锁骨下,从右侧锁骨上方穿出,收集该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救措施、辅助诊断与护理方法,分析总结经验。结果:该患者于2022年4月14日治愈出院。结论:接到多发伤患者时,紧急启动MDT团队,实现远程指导转运,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医护分工合理,无缝衔接,争取缩短抢救时间,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在提高患者存活率和治愈率方面具有较好效果。
PDF
陈 镜宇, 胡 钰涵, 郭 翔宇, 周 苗苗, 郑 春梅, 马 俊
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97亿,占总人口的21.1%,我国已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已成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养老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构建“医-养-社”三圆互交养老志愿服务模式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医-养-社”三圆互交养老志愿服务模式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倡导养老服务思想与目标的公益性,促成养老服务主体与资源的整合性,实现养老服务内容与功效的融合性,通过“医(医疗照护)”“养(生活照料)”“社(精神照应)”的三圆互交良性循环,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养老志愿服务共同体,能革新养老志愿服务模式、丰富养老服务内涵和提振养老服务质量。
PDF
陆 婷娟, 胡 玉军, 杨 轶炜, 潘 娇, 赵 孙峰, 王 元清
在智慧医疗体系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医疗支付与对账系统在多支付渠道整合、对账效率及应急服务保障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现代智慧医院高效运营的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统一支付与对账管理平台的便民医疗智慧结算系统,围绕支付便捷性、管理效率与服务连续性三大核心目标,提出了多支付渠道无缝整合、分布式智能对账及双链路应急保障机制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支付场景的多样化覆盖,结合分布式计算技术和智能算法优化了对账流程,并通过实时监测与切换机制保障支付服务的连续性。实际部署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升了患者支付体验和医院财务管理效率,在支付时间缩短、对账精度提升及异常交易处理效率方面表现卓越,为智慧医疗支付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实践路径与技术支撑。
PDF
夏 文军
目的 探讨总结骨淋巴瘤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 实的 30 例原发性骨淋巴瘤患者X线、CT 和 MRI表现及其病理学表现。结果30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 26 例为单发病灶,4 例为 多发病灶,发生于股骨10例,脊柱7例,胫骨5例,肱骨3例、下颌骨3 例,骨盆1例。病灶形态不规则 26 例,呈类圆形/类椭圆形2例;所有患者CT扫描病灶平扫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轻度均匀强化27例,不均匀强化3例,所有患者MR扫描, 全部病灶T1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DWI扩散受限23例,强化特点与CT相同。结论 结合多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方式,是诊断原发性骨淋巴瘤非常重要的手段。掌握原发性骨淋巴瘤的特征性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准确度,减少误诊。
PDF
杨 运良
目的:探讨在外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随机纳入7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活动时间、创口拆线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外科门诊手术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PDF
赵 欣
目的:展开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方法:本研究针对300名中老年人完成口腔健康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23年5月1日~2024年2月29日,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所有符合纳入条件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300例中有效问卷171例中老年人口腔健康常识和行为得分情况、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结果:老年人在口腔健康认知与行为上差异显著。日常习惯上,对甜食危害认知偏低,而对碳酸饮料危害认知偏高;口腔问题意识上,对牙齿缺失警觉性高,但对牙龈问题警觉性低;口腔清洁行为上,执行力较高;应对口腔问题时,对牙齿缺失和出血的及时发现及就医行为得分高。GOHAI评分显示,生理功能方面,40%老年人受进食和咀嚼困难影响,20%受牙齿或牙龈敏感影响;心理社会功能方面,13%受社会关系影响,27%担心口腔问题影响日常交往。结论: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到生理功能上的进食和咀嚼困难、对不适刺激的敏感,以及心理社会功能上的社会关系影响和日常交往担忧等多方面影响。因此我临床需要更加重视老年人口腔健康问题,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PDF
王 利锋, 蔡 佳丽, 徐 方易, 苏 颖, 王 焱
目的: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探究吉林省四平市中风发病规律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吉林省四平市第一医院1995年1月20日至2005年1月20日10年中风的入院患者550人,及其同期的逐日气象数据资料。将中风疾病数据和气象数据划分五运六气时段,通过SPSS统计学程序,首先进行卡方分析,分析中风病人在岁运太过不及时期和主气时期发作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其次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分析10年间中风疾病发病与气象因素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中风疾病在火运不及之年高发,在主气少阳相火时段高发,10年间中风疾病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中温度和湿度具有相关性。结论:中风疾病发生与五运六气各时段变化及其同期气象因素中温度和湿度有关。
PDF
陈 思瑾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家庭康复护理技术随之发生重大变革,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更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开始在家庭康复护理领域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家庭康复护理质量与效果。鉴于当前家庭康复护理领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手段的积极成果,文中将具体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分类、家庭护理领域应用实效及技术推广应用中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作有关研究成果的综述,明确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在家庭康复护理领域推广应用的实际表现,并对该项技术应用中的实际问题作更深入的分析与展望,以推动该项技术在家庭康复护理领域更高效的应用。
PDF
于 燕萍
目的 探讨以危险评估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66名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48h后再出血率与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观察组48h后再出血率与住院时间数据较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优(P<0.05)。结论 在危险评估指导下,能根据不同危险等级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提升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再出血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PDF
刘 可鑫, 李 海龙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模拟训练用于运动系统解剖学教学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间入院实习的48名运动系统解剖学专业学生,随机数字表均分,实验组在教学实践中选用骨科手术模拟训练,常规组在教学实践中选用常规教学法,对比手术基本规范与操作流程优秀率等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基本规范与操作流程优秀率高于常规组,解剖学知识评分、综合素质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教学后,实验组的学习积极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运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采取骨科手术模拟训练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手术基本规范以及手术操作流程执行率,使其充分掌握解剖学知识,利于其综合素质培养,且能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具有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PDF
李 雨遥, 谭 雯丽, 喻 晖清, 王 孟, 董 林娟
杜仲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提取工艺的研究对于提升药效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总评归一值法对陕产杜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系统分析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显著提高了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为杜仲药材的高效提取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PDF
李 凤梅, 郝 长来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通过氧化应激减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生理盐水组(N)(0.9%NaCl,1ml/kg/隔日灌胃);辛伐他汀组(T)(3mg/kg/隔日灌胃);右丙亚胺组(Y)(25mg/kg/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组(D)(2.5mg/kg/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辛伐他汀组(DT)(Sim: 3mg/kg/隔日灌胃+Dox:2.5mg/kg/周尾静脉注射,另外提前连续7天给予辛伐他汀进行干预); 阿霉素+辛伐他汀组(DY)(Y:25mg/kg/周尾静脉注射半小时后进行Dox:2.5mg/kg/周尾静脉注射)。连续给药2个月,建立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Doxorubicin induce cardiotoxicity,DIC)大鼠损伤模型。观察大鼠的体质量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体重显示阿霉素导致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阿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或右丙亚胺中表达增加(P<0.05)。HE染色显示阿霉素导致大鼠心肌纤维结构扭曲,断裂溶解等。阿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或右丙亚胺的大鼠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异常形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OD-2蛋白在阿霉素大鼠模型中表达降低(P<0.05),在阿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或右丙亚胺中表达增加(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保护DIC,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相关,这为探索DIC的新型保护药和新的诊断性生物标志物提供新见解。
PDF
廖 若辰, 谭 小波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keratoplasty,LKP)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在该时段将承德市附属医院收治的共计70名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评估。针对两组患者进行均分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组。内纳入35名患者接受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组中同样纳入35名患者接受LKP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康复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的恢复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裸眼视力、眼压、角膜水肿、新生血管评分及眼部刺激症状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手术治疗组的裸眼视力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眼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角膜水肿评分、新生血管评分、眼部刺激症状评分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35例(35眼)随访期间未出现角膜溶解、感染复发、排斥现象。结论:采用LKP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视力、促进病灶愈合,减轻眼部刺激症状,这说明LKP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方面具有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
PDF
夏 甜甜, 刘 荣升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菲林普利联合艾维岚在面部不同层次注射填充从而实现面部年轻化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上海国瑞怡康门诊部收治的32例面部肌肤松弛患者,研究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面部实施菲林普利联合艾维岚不同层次注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皱纹严重程度评分,术后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皱纹严重程度评分,治疗前皱纹严重程度评分为4.07±0.41,治疗后面部皱纹严重程度评分为2.11±0.19,治疗后患者面部皱纹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率情况,结果显示31例患者对美容效果感到基本满意、满意、甚至极其满意,总满意率达31/32(96.88%);治疗后,分析发生过敏、红肿、皮下结节及面部皮肤凹凸不平整的情况。结果显示发生过敏0例、红肿2例、皮下结节0例、面部皮肤凹凸不平整0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32(6.25%)。结论 使用菲林普利联合艾维岚在面部不同层次注射可有效改善面部松弛状况,显著提升面部肌肤的平滑与紧致度,从而实现面部年轻化,此外,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拥有较高的安全性。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