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宾 瑜
在高校内部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方
式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短板。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
为目前高校教师需要面临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案例教学方法在内部审计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入手,详细分
析案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
刘 霄霄, 王 帅坤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方向,以全面培养道德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人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高等数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众多工科专业的重要学科。基
于此,本文探讨高等数学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以期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高等教育综合素质培养提供
借鉴和支持。
|
李 桂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教育部也出台了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
相关文件,当前乡村文化振兴与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面临众多问题,而乡村文化振兴与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具
有众多的契合之处,通过学习、研究、实践一体化实现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度融合。
|
唐 敏, 李 娜*, 徐 伟, 姚 如富, 路 艳珍
高考是我国重要的人才选拔性考试之一,“化学实验”是高中学习的重点内容。本研究选取2022年各地区八
套高考化学卷中的实验题为研究对象,从分值比重、呈现形式、考查内容、核心素养四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统计
结果显示:实验题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三个维度素养考查
频次相对较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三点教学建议:从“宏观-微观-符号”的角度进行教学;牢固树立模型建构的
意识,加强证据推理能力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三点教学建议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下学科育人要求,又为一线化学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
李 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师生党员的基本单位,担负着把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重要职责。新的征程上,为更好地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双一流”建设、实现高
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二级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以高质量党建凝聚人心、凝聚共识,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互动、校企合作、校地融合”的发展新路子。
|
穆 俊祥, 刘 拴成, 石 悦
《园艺试验与统计学》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认真分析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不强、职业
情怀不深和学习动力不足等“痛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借助现
代信息技术,通过构建“三融合三联系三提升”创新教学模式,强化了课程思政,改革了评价体系,最终提升了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高阶思维能力、职业情怀。
|
方 荣杰, 巩 宇飞, 潘 泓序
将大学生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有助于形成以
人为本、全面发展、多元化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教学和党务工作的结合需要同时实施一些措施,才能实
现教师工作和学生教学之间的相互融合,才能保证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郭 勤英
技能社会指的是大众借助技能媒介创建练习,并且主动学习、运用、传播技能等一系列行为的社会常态。
现阶段,国家与社会重视培育学生的技能、每个人都能够学习与具备技能是技能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紧
密连接、相互补充,充分发挥技能社会建设具备的协同作用。其作为高职院校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顺应时代发展
的新命题,技能社会和高职院校间具有非常天然的耦合性,其不但是突显高职院校教育类型定位的总体体现,也是
汇聚高职院校战线合力的关键抓手。建设技能社会需要坚持系统实行与重点突破的重要原则,用高职院校赋能技能
社会建设,主要的建设路径包括强化环境培育,维持技能社会的平稳状态;强化体系的建设力度,大力培育技能社
会人才;增强资源的倾斜,确保技能社会群体的权益。
|
何 雨珊, 郭 志敏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形势总体有利,但也面临巨大矛盾风险。在
新时代,青年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统战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战略
方针。因此要把握大局,把握青年的特点和地位,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青年群体环境进行大胆探索,形成新局面。在
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青年统战工作的现状,说明了其内涵和价值,提出了推动青年统战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
黄 欣欣
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趋于多元化的改变,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独立性也愈发明显,
并逐渐显露出了独特的教育价值。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当代心理学心理论的影
响下,教育心理学也具有了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征性,基于此,本文先对教育心理学的发生及发展进行简要概述。并
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参考资料,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路径加以诠释和探究,以供相关人员
参考。
|
毛 虹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本论文旨在探究在“互联网+”背景
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有层次地选择课外阅读并创建英语课外阅读资源库,并探索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研究的目标是构建“互联网+”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基本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的
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能力。通过实施科学完善的实施方案和集成现有优秀课外阅读经验,
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动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提高和发展。
|
黄 修年
羽毛球是一项极具观赏性且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对技战术和体能较高有的要求。在羽毛球教学中,体
能训练则是重中之重,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技能水平,是高校羽毛
球教学中的基础。文章基于高校羽毛球体能训练特点,阐述体能训练的方法,包括强化学生臂力与腕关节、强化学
生腿部肌肉力量、强化学生身体耐力水平等。围绕趣味导入打造互动式体能训练课堂、因材施教编制个性化体能训
练方案、专项训练实施多样化体能训练方法、结合羽毛球特点落实体能训练内容等几个方面,探讨体能训练在高校
羽毛球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供参考。
|
梁 喻深
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我国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少数民族地区思政教育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维护民族地区高校思
政课除了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还发挥着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作用。民族
地区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课认同感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认为思政教育内容单调,没有凸显民族特色文化内容,思
政教育形式缺乏创新、多以理论教育为主,思政教育设计落后,学生在思政教育中参与不足,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不
完善,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的思政素养。因此应该参考大思政教育理念,借鉴其他地区思政教育实践经验,丰富民族
地区思政教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优化思政教育设计,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
|
刘 利
虚拟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尝试和探索。虚拟实践以实践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稀
缺性为前提,旨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践资源,节约实践成本,增加实践机会,改善实践条件,内化理论学习,
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辩证关系表明,要因地
制宜开发现实实践资源,创新虚拟实践形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
苏 玲, 刘 洋, 刘 朴
在新农科背景下,高等院校进行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构建,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结构性改革,还能培
养出更多的菌物科学专业人才,以此满足社会化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构建,需要依托菌
物学以及菌类作物的专业知识,结合科研平台进行菌物生物课程的有效建设与规划,如此方能培养出能有效利用专
业理论知识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农科的内涵,分析建立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并探究“新农科”背景下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旨在为日后相关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
|
田 贺
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思政教育体系和更
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育人质量为前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三全的育人理念在高校教学工作
中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渤海大学红色美育教学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围绕着“三全育人”的中心理念进行
整体的构建与教学实施,打造出“3+3”立体式教学方案,在美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标准、审美
理想的新高度。结合课程思政的“红色”,提升当代高校美育教学中的新思路、新思想、新内涵,这对学生的思想教
育,特别是将爱国主义思想从美学角度方向进行挖掘与分析,寻找“红与美”的相通性。
|
王 泽
IT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其企业内部员工培训要求较多,员工需掌握大量的专业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加
之IT知识变更较快,故企业要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和市场发展趋势,对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体系进行构建,确保企业内
部拥有优秀的人力资源及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将简述IT企业培训体系实践意义、IT企业培训体系遵循原则、企业
培训体系构建课程优化工作及员工培训体系,以供参考。
|
杨 平平, 张 许杨, 黄 亮亮, 李 海翔
后疫情时代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基础工作也必须进行改革。新媒体
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其进行创新的重要组分,互联网+、视觉文化、区块链和元宇宙等都能与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为其创新提供新的角度、思路与途径。但在拥抱技术时也要审视评估新媒体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结合当下国情来实施创新方案。1
|
尹 燕翔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对高校的各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
育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优质的后勤服务建设,并且随着高校规模、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变化,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
及时进行优化创新,弥补与高校发展之间的差距。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后勤服务的特点与重要性,提出了具体的
优化创新对策,提升后勤工作的质量与实效。
|
姜 琳
毕业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
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该文通过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实证
分析等方法对应用型高校毕业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践性改革的内容,并通过在烟台理工学院经
济管理学院两年的实践改革进行分析验证,梳理出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
张 显浩, 李 玲
农村家庭资源有限,当家庭生育规模扩大时,家庭内部兄弟姐妹间对于资源的争夺会无形间增加,并由此
形成农村家庭内部的“同辈竞争”。在农村家庭内部的“同辈竞争”中,女性属于天然的弱势群体,其弱势的竞争
力是否会在受教育权限中得以体现值得关注。从微观家庭视角切入,借助CFPS2010数据研究家庭生育规模所带来的
“同辈竞争”压力,给女性受教育机会造成的差别性待遇程度。发现农村家庭内部“同辈竞争”强度会造成给女性受
教育机会减少,且相较于男性减少程度会更显著,并且这种性别间的差别性受教育机会随着重男轻女程度的加深而
更加明显。
|
郭 婧玄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探讨
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与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这一领域的现状和挑战,最
后重点通过情境式教学、互动与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以及多媒体教学工具等途径,探析了如何有效地提高汉语
国际教育硕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王 丹, 权 载桓
本文基于对高校师范生就业指导的研究,探讨了创新模式在就业指导中的应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
实证研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就业指导模式,旨在帮助师范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和
竞争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师范生就业指导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分析了现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
提出了创新模式的关键要素和实施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
方法。
|
孙 辉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学校教育信息化模式与策略。首先介绍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以及
面临的挑战。随后详细论述了数字鸿沟和不平等、教学资源的版权问题以及学生隐私泄露等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
了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包括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做好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等。这
些策略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保护学生隐私。最后,强调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巨大潜力,呼吁各
教育机构积极探索和实施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模式与策略,以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
俞 茜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艺术多元化需求,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校美术设计教育
中显得愈发重要。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分析了现状并提出对策。研
究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合理、实践环节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为此,本文建议增加实践性教学环
节、优化评价体系、拓宽学科交叉等。这些对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美术设
计教育的改进与发展。然而,本研究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与拓展。
|
杨 燕娜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是一种很难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
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学在家庭教育中的渗透,也是顺应时代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
是课文阅读,二是阅读理解,三是写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外,还不能只注重对
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所以,将家庭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
在: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高质量教育,让学生对家庭的重要性有整体的了解,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时就热爱家庭。
|
周 诗尧, 魏 鑫淼, 王 书珍, 李志 良*
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有利于人的
全面和谐发展,劳动教育也是落实社会责任素养的重要的培养途径。本文以劳动教育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中
的渗透为例,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并为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高中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体系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