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完整期次

查看或下载完整的期次 PDF ()

目录

周 琪, 罗 黎黎
总结 1 例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心肌缺血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围术期精准评估心 肌供血风险,实施多模式镇痛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控制疼痛;术后采用术肢抬高、中药贴敷与中药涂擦等方法缓解肿胀,促 进循环;持续心电监护与 BNP 动态观察,落实心肌缺血个体化药物干预与诱因管理;科学开展三阶段功能锻炼计划,提升 运动耐受力;强化深静脉血栓、脱位、跌倒等并发症防控。经 14 天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疼痛缓解明显,心功能稳定,功能 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PDF
张 磊, 郭 爽, 徐俊 杰*
目的 探讨 ALS 相关突变 SOD1-G93A 对小鼠骨骼肌细胞几种凋亡相关信号转导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 在小鼠成肌细胞 C2C12 中转入人 SOD1 基因或 SOD1-G93A 突变基因,采用 Western-Blot 检测转染效果,以 Western-Blot 分析细胞中信号转导分子 p-p38、DR6、Bax、pAkt 表达情况。并与携带人 SOD1-G93A 突变基因的 ALS 模型小鼠(症状 期)后肢腓肠肌组织内该几种分子表达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与 SOD1WT 转染组相比,SOD1-G93A 转染后,p38 和 pAKT 明显异常激活,而 DR6 和 Bax 表现为过表达,与动物实验的结果一致。结论 SOD1-G93A 突变可影响骨骼肌内细胞凋亡 相关信号转导途径,这可能是 ALS 的机制之一。
PDF
刘 雅洁, 刘 慧娟, 郭 玉婷
探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循环在新生儿窒息护理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中的应用效果。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未进行 PDCA 循环模式风险控制的 45 例窒息患儿作为普通组。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4 年 9 月期间接受 PDCA 循环模式风险控制后接受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的 47 例窒息患儿作为 PDCA 组。比较 PDCA 循环管理前后窒息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护理文书差错、护理满意度等。普通组有 5 例患者出现感染, 感染率为 11.1%。 PDCA 组发生 1 例感染,感染率为 2.1%。与普通组相比,PDCA 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下降。PDCA 组患者 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护理文书差错均显著低于普通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普通组。与管理前相比,管理后护理人 员在岗位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理论测试、操作测试等方面得分显著提高。PDCA 循环在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质量管 理和风险控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缩写:PDCA =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
PDF
田 晓玲
目的:探究 PDCA 循环护理对手外伤患者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手外伤患者 86 例, 以随机法分组并对比,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 PDCA 循环护理模式(观察组)。结果:在护理后 手指关节活动度恢复程度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大(P < 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 结论:PDCA 循环护理模式在手外伤患者中应用具有积极性。
PDF
隋 莹莹
目的:探讨“前移后延”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2 月间本院 41 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为参照组(基本护理),选同期 41 例经会阴前列 腺穿刺活检患者为干预组(“前移后延”延续性护理),对护理成效展开分析。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 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优,与参照组存在差距(P < 0.05)。结论 :“前移后延”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经会阴前列 腺穿刺活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PDF
沈 秋叶, 贾灿 灿*
总结 1 例宫颈癌及外阴癌复发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膀胱阴道瘘及双肾造瘘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患 者宫颈癌复发、免疫治疗不良反应、造瘘管危机事件(出血 / 感染 / 堵塞)及代谢综合征管理四大难点,实施创新护理: ①构建 “三管协同管理” 模式(肾造瘘管 + 静脉港 + 尿管),建立动态通畅性评估表;②制定 “五维症状控制” 方案(出 血 - 感染 - 疼痛 - 漏尿 - 代谢紊乱);③建立 “安全防护网” 机制(抗凝 - 防跌倒 - 血糖血压联动监测)。通过 21 天 个体化干预,患者未发生血栓、低血糖及跌倒事件,造瘘管并发症有效控制,感染指标恢复正常。提示对复杂妇科肿瘤患 者需采取跨团队协作、预见性护理及精准症状管理策略。
PDF
杨 航, 蔡 美妙, 陈 佳希, 郑 炭, 周琳 莉*
目的:总结 1 例胸腺肿瘤伴气管受压致脱机困难患者的安宁疗护实践,为同类重症患者提供护理参考。方法:对 77 岁 AB 型胸腺瘤伴气道压迫、反复脱机失败的高龄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安宁疗护。动态应用 PPS/PPI 量表评估 生存期及需求,核心措施包括:①定制可调式气管切开套管缓解气道阻塞;②基于 NRS2002 评分实施肠外 - 肠内营养序 贯治疗;③程序化脱机(FiO2 ≤ 40%、PEEP ≤ 5cmH2O)联合呼吸肌训练(腹式呼吸、坐位平衡);④疼痛管理(改良 面部表情量表评估 + 非药物干预);⑤协调亲属探视满足情感需求。结果:经 64 天干预,患者成功脱机,PPS 评分从 10% 提升至 50%,PPI 预估生存期从 <3 周延至 >6 周,最终转至普通病房并出院疗养,达成“离开 ICU”核心诉求。结论:整 合器械改良、症状控制与心理支持的安宁疗护模式,可助力复杂脱机困难患者实现治疗目标,多学科协作与动态需求评估 是关键。
PDF
芮 莉
随着中医体质学理论在临床护理领域的不断深入应用,个体化护理理念逐步得到认可和推广。青光眼作为一种不 可逆致盲性眼病,其发病与患者个体体质、生活方式、情志状态等密切相关。本文以中医“辨体施护”理论为基础,结合 青光眼的病理特点,探讨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方法,为患者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方案。研究发现, 通过体质辨识介入护理流程,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为青光眼护理 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PDF
王 玲*, 张 叶祥, 程 晓昱, 葛 岚, 朱 振鹏, 蒋 文君
目的 :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在临床实践中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 42 例患者随机分组, 21 例作为观察组,21 例作为对照组。在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心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 实施穴位贴敷疗法。观察治疗前后 42 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眩晕程度变化。 结果 :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 P < 0.05,护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均有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舒张压变化有显著意义 P < 0. 05,两组 患者的眩晕程度变化护理治疗前后均有差异 P < 0.01。结论 : 中药穴位贴敷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不 受中医证型分布差异的影响。
PDF
林 丹, 孙 蓉*, 戎 有和
目的 针对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并探 讨教学效果。方法 通过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重塑急危重症救护教学内容、创设临床沉浸式育人环境,形成三个模块、 五个实训项目与一套考评机制的急救护理智慧实验课程体系。选取护理本科三年级 265 名学生,开展自身前后对照的类实 验研究,评价课程育人成效。结果 课程考核成绩优秀占比为 26.79%,良好为 44.91%,中等为 28.30%。教学前后学生临床 思维能力增强(t 值为 -3.82 ~ -3.30,P 值≤ 0.001)。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与教学环境的满意度均 高于 90%。结论 基于产教融合的急救护理智慧实验课程教学实践可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学校与医院、企 业的深度合作,有利于培养适应临床发展的急救护理人才。
PDF
闫 琴, 张平 平*, 陈 颖
目的 评估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哮喘患儿雾化吸入规范操作中的效果。方法 对某医院儿科门诊的 150 例哮喘患儿分 组(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12 月)。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雾化吸入规范护理,对比。结果 两组有很大的差异(P<0.05)。 结论 当在儿科门诊对哮喘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给予规范化的护理措施,可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增进护患 沟通,使患儿能够更快康复,达到理想的康复状态,让患儿和医护人员之间构建起和谐的信任关系,使得孩子更加配合雾 化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PDF
陈 贵珍, 李 莲芬, 马 银, 王 静琼, 李光 丽*
围术期液体管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影响。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液体管理更 加注重精准性与个体化,推动目标导向治疗的应用。精细化护理通过规范流程与动态监测,有效提升液体管理质量。本文 从胃肠道手术患者液体丢失特点出发,分析不同围术期阶段的护理重点,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液体管理中的实践路径,以期 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PDF
孙 美华, 曹德 燕*, 周 丽平, 李 珍珍
目的:了解卒中护士隐性缺勤、护理工作环境及心理资本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2023.10-2024.3,采用便利 抽样法,用一般资料问卷、隐性缺勤量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中文版心理资本量表对国内几家医院在职卒中护士进行调 查。结果:卒中护理人员隐性缺勤得分为(18.23±3.67)分,处于较高水平,护理工作环境总条目均分(119.81±18.67), 心理资本总条目均分为(89.56±15.66)分,隐性缺勤与心理资本总分(r=0.210)、心理资本维度-自我效能(r=0.183)、 希望(r=0.238)、乐观(r=0.225)及护理工作环境(r=0.323)及各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工作满意度、身体健康状况、护理工作环境 - 领导与管理可以解释隐性缺勤 23.9% 的变异。结论:工作满意度、身体状况 及领导与管理影响着护士的隐性缺勤水平,管理者应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根据科室情况,进行科学人性的管理,确保护士 的身体健康及工作满意度,降低隐性缺勤的发生。
PDF
翁 玉英, 金 央波, 高 倩倩
目的:观察在应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联合无创通气的居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实施基 于“互联网 + 医共体”联合模式的获益成效。方法:2022 年 1 月 -2022 年 12 月收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所收治住院的 80 例 COPD 患者。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个组别,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0 例。前一组实施常规居家护理模式,后 一组还需要结合以“互联网 + 医共体”为导向的联合干预模式。对 2 组的综合干预成效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接受有效干 预之后,相比对照组而言,实验组的 CAT 评分低(P < 0.05);实验组的 FVC、FEV1、FEV1/FVC 等指标水平均比对照 组更优(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 mMRC 评分明显降低(P < 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的 1 年内再入院次数 少(P < 0.05)。结论:实施基于“互联网 + 医共体”联合模式,可有效改善应用 ACBT 联合无创通气 COPD 患者的生活 质量,提高其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减少 1 年内再入院次数,促进预后。
PDF
李 艳娇
目的:基于专家共识探究不同时段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经产妇产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 2022 年 6 月—2025 年 7 月于我院行阴道分娩的经产妇 150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5 组,各 30 例。A 组(n=30): 临产后予以硬膜外分娩镇痛,当宫口开全后继续镇痛,为全程镇痛;B 组(n=30):临产后予以硬膜外分娩镇痛,当宫 口开全后停止镇痛;C 组(n=30):宫口开至 3-5cm 时予以硬膜外分娩镇痛,当宫口开全后继续镇痛;D 组(n=30): 宫口开至 3-5cm 时予以硬膜外分娩镇痛,当宫口开全后停止镇痛。对照组 F 组(n=30):不给予分娩镇痛。对比分析五 组经产妇的临床资料、产程相关指标、不同时点视觉模拟痛觉评分(VAS),以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PCEA 实施时段与总产程时间、VAS 评分的关系。结果:四组实施 PCEA 的经产妇镇痛起效时间、用药总量、自控给药次 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0.05)。五组经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以及首剂药物注射后不同时点 的 VAS 评分(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EA 实施时段是能预测经产妇总产程时间和 VAS 评分改变的独 立危险因素。结论:实施 PCEA 可显著缩短经产妇产程并缓解其疼痛且不同时段实施差异显著。
PDF
张 蔚希, 彭海 兰*
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家庭正向行为支持方案对神经系统肿瘤青少年患者家庭复原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在我院治疗的神经系统肿瘤青少年患者家庭 50 例 ,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 ,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家庭正向行为支持方案。比较两组干预 前后家庭适应性与亲密度评定量表第二版中文版 (FACES II-CV) 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 评分、家庭功能评定量 表 (FAD) 评分及家庭应对问卷 (F-COPES) 评分。结果 干预后 , 观察组 FACES II-CV 中亲密度、适应性维度评分 ,GSES 评 分 ,FAD 中角色、沟通、情感反应、行为控制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家庭正向行为支持 方案能够提高神经系统肿瘤青少年患者家庭的亲密度、适应性和自我效能感 , 改善家庭功能 , 增强家庭应对能力 , 促进家庭 复原力提升。
PDF
李 玉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耳鼻喉科慢性疾病,因发病隐蔽、病程反复,给患者生活质量及卫生资源造成重大影响。 本文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设计,以 80 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和 80 例优化护理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症状特征和 依从行为,设计并实施了个性化护理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症状缓解(SNOT-22 评分下降 39.5% vs 22.1%、 P<0.01)、复发率(12.5% vs 27.5%、P=0.03)、患者满意度(4.6±0.3 vs 3.8±0.5 分、P<0.001)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 通过多学科协作机制及动态干预路径的构建,护理路径优化显著提升了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此路径具备推广应用潜力, 仍需进一步推广及长期随访数据支持。
PDF
赵 林玲, 刘 春艳, 李 红芳, 白 艳, 赵 林菊
目的:探讨滇南活血止痛膏膏摩法治疗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11 月红河州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 60 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 组和实验组各 30 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接受滇南活血止痛膏膏摩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Caprini 评 分及 DVT 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 Caprin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提示其 DVT 发生风险较低。实验 组术后 DVT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患者的 APTT、PT 缩短、FIB、D-D 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0.05)。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下肢腘静脉、股静脉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更高(P < 0.05)。结论:滇南活 血止痛膏膏摩法能够显著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 DVT 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与血流速度,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PDF
张 秋月
目的在于通过肺癌术后患者呼吸康复延续性随访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来全面提升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 质量。方法:我院肿瘤科 2022-2024 年随机选取 60 例肺癌术后患者,根据奇偶数列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 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在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关键康复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 生率仅为 10.0%,远低于对照组的 32.0%,护理满意度高达 93.3%。结论:该模式不仅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还显著 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肺癌康复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PDF
李 文慧, 刘 英, 刘 凤霞, 王 德欣
目的 探讨脊柱恶性肿瘤患者衰弱状态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 2021.6.1-2025.6.1 之间就诊于我院的脊柱 恶性肿瘤患者 180 例。采用《FRAIL 衰弱评估量表》和《依赖性评估量表(NPDS)》评估患者的衰弱状态和护理依赖程 度。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评估患者衰弱状态与护理依赖的相关性。结果 180 名患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衰弱问题。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衰弱与重度护理依赖存在显著相关性(OR = 1.981,95%CI = 1.335 ~ 2.938,P = 0.001),衰弱与较高的 护理依赖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OR = 1.446,95%CI = 1.171 ~ 1.785,P = 0.001)。结论 脊柱恶性肿瘤患者的衰弱状态与 护理依赖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即衰弱状态可能明显增加了护理依赖的风险。
PDF
葛 爱玲, 王 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人文关怀对脓毒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效果,为优化临床护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取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4 月收治的 40 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20 例。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抗感染治疗、生命体征监测及基础心理支持;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及人文关怀, 包括个性化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训练)、疼痛管理、家庭支持强化、健康教育及环境优化。于干预前和干 预 2 周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指标、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 干预前两组 HAMA、HAMD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 2 周后,干预组 HAMA 评分由(24.5±3.2)分降至(12.1±2.8)分, 对照组由(23.8±3.0)分降至(18.6±2.9)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 HAMD 评分由(26.3±3.5)分降至(11.7±2.6) 分,对照组由(25.9±3.4)分降至(19.2±3.1)分(P<0.05)。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中,干预组(93.5±1.8 分、92.7±2.5 分)相比对照组(82.4±3.6 分、81.9±2.7 分),更高(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 照组(70.0%)(P<0.05)。结论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结合人文关怀可有效缓解脓毒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PDF
程 祎琳
肥胖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膳食营养干预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体重 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关注。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估膳食营养干预对肥胖人群体重管理的效果,旨在为肥 胖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合理的膳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改善相关代谢指标,如血糖、 血脂和血压。同时,不同的膳食模式和营养素摄入对体重管理的影响各有不同,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干 预方案。本研究为临床膳食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肥胖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PDF
陈 晓丽, 万 晶莹
糖尿病足溃疡作为典型的慢性难愈创面,其护理需同时解决感染控制、渗出管理与组织修复三大核心问题。新型 抗菌功能性敷料整合了多靶点抗菌、动态微环境调节与主动促再生技术,突破了传统敷料“被动覆盖”的局限。研究表明, 这类敷料通过物理屏障与生物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升溃疡愈合效率,降低感染复发率。本文阐释新型抗菌功能 性敷料的含义与作用机制,系统分析其在糖尿病足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护理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PDF
于 晓琪
失眠,作为全球高发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可能增加共病风险。本文系统综述了失眠的常见治 疗方式,涵盖药物治疗优化、非药物干预整合及特殊人群管理策略:药物治疗方面,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因其受体选择性高、 残留效应低成为一线选择。简述了苯二氮䓬类药物(BZDs)、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以及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的疗效;在失眠的 非药物干预中,认知行为疗法(CBT-I)联合短期用药可显著降低失眠药物依赖风险;文中简述了需重点关注的老年患者、 妊娠期、哺乳期、围绝经期等特殊人群。失眠用药在强调个体化用药的同时,现代治疗趋势已经从单一用药治疗转向药物 和生活方式综合干预。
PDF
霍 学慧, 孙 东华, 李 莉*
脑梗死属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 药的关键部分,在推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方面表现出独有的优势,逐渐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关键议题。疗法通过调 节经络,调和阴阳等途径,被觉得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促使受损组织得到修补和再造,在康复医学领域有着重 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围绕针灸疗法对于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展开,经过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并实施 综合分析后,就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针对不同的针灸技术促进康复效果的比较性研究被纳入考量范围内,而且针 灸与现代康复手段相配合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受到关注。
PDF
韩 楠
本文聚焦强化学习在护理临床决策模拟训练中的应用现状。阐述强化学习原理及其在医疗决策支持中的基础应用, 分析其在护理临床决策模拟训练中的具体实践,指出当前应用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强 化学习在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PDF
王 林芸
目的:重点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的所取效果,评估对术后康复效果及 NIHSS 评分的影 响。方法:界定研究起止时间为 2023 年 12 月~ 2024 年 12 月,选择在上述时间段内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60 人对照研究,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施以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 MMSE 评分(简 易智能状态量表)、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 MMSE 评分、NIHSS 评分 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结论:予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渐进式康复护理模式在改善其恢复效果方面有积极意义,可 借鉴。
PDF
冯 冰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对小儿阑尾炎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22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收治的共 100 例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本科室开展手术治疗,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种均 50 例。 术后辅以常规护理于两组,观察组另结合规范化疼痛护理实施干预,采用 FLACC 疼痛评分量表评估术后 6 小时、24 小时、 48 小时的疼痛程度,运用 DLQI 量表在干预前后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将所得数据录入 SPSS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生活质量得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 得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小儿阑尾炎术后疼痛程度,显著提升患儿生活质量, 在小儿阑尾炎术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PDF
吴 雪琴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方法:研究设立,选择我院分娩的初产妇 100 例, 观察时间点 2024 年 01 月~ 2024 年 12 月,对照法:分娩先后顺序等量对照,对照组取 50 例,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资料 取 50 例,选择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对照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结果:实验组出院前 24 小时和产后 6 周母 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 < 0.05。自我效能评分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P > 0.05,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优化自我效能。
PDF
张 宇
目的:探讨会阴按摩联合会阴评分表对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4 年 2 月—2025 年 2 月在院分娩的 产妇 10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 5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产时护理;干预组另外采取产前 35 周在门诊开始 实施会阴按摩和产时进行会阴按摩联合会阴评分表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会阴裂伤度以及侧切率。结果:干预组会 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Ⅰ度裂伤发生率、Ⅱ度裂伤发生率更低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分娩 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产妇第二产程用时与产后 2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会阴按摩护理结合会阴评分表有利于降低经阴道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提高会阴完整率,缩短第二产程用时,减小产后出血量, 从而保证阴道分娩的质量与安全性。
PDF
文 静, 姚 娜*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提供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的效果,及对其负性情绪改善的影响。方法:于2024年1月— 2024 年 12 月内筛取 46 例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23 例)采取常规 护理模式,实验组(23 例)执行聚焦解决模式护理,比对组间负性情绪、应对方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组间负性 情绪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实验组的面对方式评分相较于对 照组要高,回避、屈服评分较之更低(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 视网膜病患者中引入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积极应对方式,护理满意度较高,有推广意义。
PDF
杨 昀
目的: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起于 2024 年 1 月,止于 2024 年 12 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 2 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病例数为 50,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 25;其中,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针对性护理模式用于实验组, 就 2 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干预效果分析,干预前,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每次出血时间比对照组短、出 血量比对照组少,P < 0.05。干预前,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饮食、 复查、服药遵医率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异常子宫出血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子宫出血止血效果, 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遵医率。
PDF
林 妹
目的: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重症肺炎合并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APACHE Ⅱ(急性生理学与 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评分的影响。方法:重症肺炎合并 ARDS 患者取样 74 例,入院时间 2023 年 01 月至 2024 年 12 月, 随机抽签法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37 例患者,分别给予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 观察对 APACHE Ⅱ评分的影响。结果: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 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 肺功能分析,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生理指标分析,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 护理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 ARDS 患者提供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方案,能够改善 APACHE Ⅱ评分和肺功能指标,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患者康复。
PDF
田 洁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终止妊娠患者的临床工作中运用综合护理的具体内容及效果。方法:样本采集时 间跨度于 2024.1-2024.12,期间共计 5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终止妊娠患者被纳入研究范畴,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匀 分为两组,分别拟定:参照组、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患者,分别施以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负性情绪 护理前,组间有较大相似性 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36.31±3.21)分、抑郁(35.83±3.16)分相较参照组同项有更 低表现 P<0.05。生活质量各项组间差异大,且观察组躯体疼痛(82.24±3.37)分、精神状态(82.57±3.54)分、社会职能 (82.41±3.48)分、生理职能(82.77±3.53)分均较参照组同项有更高呈现 P<0.05。满意度组间差异大,且观察组护理态 度(20.41±2.24)分、诊疗环境(20.13±2.32)分、护理技术(20.06±2.25)分、人文关怀(20.11±2.18)分较参照组同 项有更高呈现 P<0.05。结论: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终止的临床干预工作中,运用综合护理方案具有显著效果,不 仅能够优化患者临床预后指标,更可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对疾病转归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推广。
PDF
许 岩
目的 分析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居家骨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50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 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居家骨科护理,对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 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居家骨科护理,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PDF
刘 静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Early Skin-to-Skin Contact, ESSC)在早产儿(胎龄< 32 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2024 年 6 月某基层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 60 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箱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生后 24 小时内 启动 ESSC(每日 2 次,每次 30 分钟),持续至出院。比较两组患儿体重增长速度、体温稳定性、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住院 时间。结果:干预组体重增长速度为(18.6±2.3)g/(kg·d),显著高于对照组(14.2±1.8)g/(kg·d, P < 0.01);体温波动 范围(0.5±0.2)℃,低于对照组(1.2±0.3)℃ (P < 0.01);母乳喂养成功率 76.7%,高于对照组 43.3% (P < 0.01);住院时 间(56.3±7.5)天,短于对照组(68.5±9.2)天 (P < 0.01)。结论:ESSC 可显著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体温调节能力及母 乳喂养结局,且操作简便,适合基层 NICU 推广应用。
PDF
崔 亚萍
目的:脑出血昏迷患者中,对采用优化急诊护理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状况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时间段为 2023 年 5 月—2025 年 5 月,以我院急诊收治的 56 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人员结合护理形式差异分为两 组,实际组别为对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形式为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验组患者实行创新优 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实验组患者急救效率更高(P < 0.05)。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 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护理干预要点来看, 采用优化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主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切实提升急救效率,并且避免多方面并发症问题发生,值得 临床推广与借鉴。
PDF
蔡 励璟
目的:重点探究牙周病患者于护理期间应用以牙菌斑指数制定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所取效果,评估对牙周健康指标、 口腔保健行为、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界定研究起止时间为 2024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选择在 上述时间段内本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 60 人开展对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予以常规护 理,后者施以牙菌斑指数制定的个体化口腔护理,比较牙周健康指标、口腔保健行为、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不同护理模式应用后,观察组牙周健康指标、口腔保健行为、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 著偏高(P<0.05)。结论:予以牙周病患者牙菌斑指数制定的个体化口腔护理,可充分改善患者整体口腔健康及生活品质, 可借鉴应用。
PDF
李 爱荣
目的: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对采用急诊护理的实际效果、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 方法:纳入时间范围处于 2023 年 1 月 -2025 年 1 月期间,以我院急诊收治的 6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研究,结合 实际的护理形式差异分组,具体分为常规组(n=33)与观察组(n=33)。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急诊 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心理状态改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 标改善效果更佳(P < 0.05)。结论:对于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干预来说,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较为明显。 不仅可以切实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还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建议临床实践应用以及推广。
PDF
李 睿贤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对 HAMA、HAMD 评分的影响。方法:时段:2023.01- 2025.01,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 90 例胃癌患者,将其分为两个独立小组,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样本量各 45 例, 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对比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护理质量、患者配合度。结果: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心理状态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 < 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 < 0.05。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两组自我效能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 < 0.05。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配合度(观察组占比 95.56%/ 对照组占比 77.78%)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 < 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并提高其护理质量, 且在患者配合度及自我效能提升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值得应用和推广。
PDF
李 金梅, 朱 芳芳, 高娜 (通
目的:明确综合护理在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中对其护理效果与 GCS 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前来我 院进行重症脑外伤治疗的 80 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昏迷;研究时间段:2023 年 6 月至 2025 年 5 月期间,将所有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随机 2 组,对照组包含 40 例,观察组有 40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 接受综合,评估患者的 GCS 评分、神经功能、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指标,对比分析数据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GCS 评 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均有价值(P < 0.05)。结论: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予以综合护理,不仅能够提高 GCS 评分,且护理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改善神 经功能与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面,在临床中的护理运用效果较好,可进行推广。
PDF
梁 蔡简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以中低位直肠癌多见,回肠造口术是将末端回肠拖出腹壁做一个造口,以 达到排泄、转流肠内容物的目的,近年来随着低位保肛手术的普及,回肠造口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 从隐秘的会阴部移至腹部,且无法控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高龄合并冠心病患者属于高危病人,其 手术危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但术前准备充分,术后加强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降 低手术风险,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PDF
王 柠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及对 VAS(visual analogue scale,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起于 2023 年 07 月,止于 2025 年 06 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 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 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病例数为 70,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 35;其中,常规 护理用于对照组,联合手术室护理配合用于实验组,就 2 组护理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临床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0.05。 VAS 评分评估,术后第三十天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术后第二、四、七天,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髋关节功能评分, 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 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优化手术治疗效果基础上, 缓解术后疼痛程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PDF
庹 芳芳
目的 将 CHA2DS2-VASc 评分无缝嵌入急诊电子诊疗流程,优化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方法 随机将 110 例急 诊房颤患者分组护理,对比 30 天内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死亡率及动态相应能力和风险评估准确性。结果 干预组 30 天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动态相应能力和风险评估准确性高于对照组,P<0.05, 干预组死亡率、ISTH 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临床相关非大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A2DS2-VASc 评 分导向的个性化抗栓护理可减少急诊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PDF
张 晓萌, 肖 智月
目的 剖析不同护理手段在终末期癌症患者康复进程里发挥的效用。方法 2023.8 ~ 2024.12 收治 80 例终末期癌症 患者,参照组 40 例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 40 例行身心灵全人健康理念的安宁疗护,对比两组护理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 组患者 SR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3 个月后,安宁疗护组患者 SRAS 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 组(P < 0.05)。比较两组精神信仰维度评分与社会支持评分,探究组较参照组更高(P < 0.05)。结论 身心灵全人健康 理念下的安宁疗护终末期癌症患者优化症状控制,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PDF
张 娜, 徐 开丽, 贺 海燕
目的研究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开展肺康复护理对预后方面的重要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 78 例稳定期间质性肺 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分文两组:参考组(n=39,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n=39,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肺 康复护理方案),研究旨在验证肺康复护理对患者综合预后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肺功能、mMRC 评分及 6MWT 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 均 >0.05),护理后,试验组肺功能水平高于参考组,mMRC 评分更低,6MWT 距离更长(P 均 <0.05),且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可有效帮助稳定期间质性肺病患者,改 善肺功能、增强活动耐力、延缓病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
PDF
惠 钰萍, 刘 丽珠, 薛 慧婧, 秦赵 阳*
目的:探讨对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应用正念减压护理方案后在睡眠结构和心理状态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选 择 2024 年 3 月~ 2025 年 3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焦虑症伴睡眠障碍患者 126 例,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方案)和 正念组(常规护理 + 正念减压护理方案)各 63 例,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组间的睡眠结构指标、PSQI 及 HAMA 评分互比无差异(P 均> 0.05);护理后正念组实际睡眠时间、深度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长(高)于常 规组,浅睡眠时间、PSQI 及 HAMA 评分短(低)于常规组(P 均< 0.05)。结论:正念减压护理方案对焦虑症伴睡眠障 碍患者的睡眠结构、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均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
PDF
陈 艳玲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理念联合预见性护理在小儿全麻扁桃体及腺样体吸割术中的应用效果,重点探讨对患儿负性 情绪、家长参与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3 月 —2024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68 例患儿,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4 例,常规 护理)与观察组(34 例,快速康复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指标(VAS 评分、手术时间、 出血量),并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量表(CDI)评估负性情绪,新增家长参与度指标 (术后护理知识掌握度、居家护理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 VAS 评分显著更低(P < 0.05);护理后 SCARED、CDI 评分降幅更显著(P < 0.05);家长术后护理知识掌握度、居家护理完全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快速康复联合预见性护理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缓解负性情绪,同时通过提升家长参与度构建家庭 照护支持体系,对优化患儿围手术期康复具有显著价值。
PDF
肖 菡, 汪 倩
目的 探讨血液常规监测中 NLR 和 PLR 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和预测价值。方法 试验选取本院 2024 年 5 月至 12 月收治的 201 例呼吸科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选取不同呼吸道感染患者的 NLR 和 PLR 检测结果作为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呼吸道感染类型患者之间 NLR 和 PLR 检测结果的差异,判断血液常规检测中的 NLR 和 PLR 用于呼吸道感染患 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肺炎支原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肺癌患者的 NLR 和 PLR 值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呼吸感染患者的 NLR、PLR 检查结果显著高于非呼吸感染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NLR 指标 AUC=0.840, PLR 指标 AUC=0.725、联合诊断 AUC=0.841。结论 血液常规检测中 NLR 和 PLR 值可以作为呼吸道感染诊断的监测指标, 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 NLR 和 PLR 值的变化预测呼吸道感染患者疾病的发展趋势,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疗效监测 有重要价值。
PDF
贺 玲
目的 探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与常规护理对已经出现颅内感染患者 的护理效果,并深入分析具体的指标对比变化。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 -2024 年 12 月本院 80 例颅内感染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随机分成 40 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采取常规的健康宣教内容,为患者科普关于颅内感染的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则应 用 FMEA 护理,对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对比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风险优先指数(RPN)、负面情绪低于对照组性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高于 对照组 P < 0.05。结论 针对颅内感染患者采取 FMEA 护理方式,效果理想,值得推广采纳。
PDF
陈 立芳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护理干预。方法:选择 2023 年 6 月至 2024 年 6 月接 诊的存在睡眠障碍的乳腺癌化疗患者 70 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来说,不良心理因素、生理症状、环境变化、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睡眠障碍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对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睡眠障碍问题的改善效果。结论:不良心理因素、生理症状、环境变化、不良 生活方式是导致乳腺癌化疗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常见影响因素。通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
PDF
陈 鹏, 李 金梅, 高 娜*
目的:多元化护理在垂体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口咽舒适度影响分析。方法:研究设立,选择我院诊治的垂 体瘤术后患者资料 70 例,选择观察时间点 2023 年 05 月~ 2025 年 05 月,对照法:就诊先后顺序等量对照,对照组资料取 35 例,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资料取 35 例,选择多元化护理,对照不同护理管理的成效。结果:口咽舒适度分析,护理前, 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护理前, 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各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垂体瘤术后患者中实施多元化护 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口咽舒适度,保障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PDF
倪 忠根
目的 基于方证体质探讨柴胡枣仁汤在原发性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18 年 6 月~ 2021 年 6 月于本院接 受治疗的 80 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口服,观察组联合柴胡 枣仁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1 周、4 周后,两组证候及 PSQI 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 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柴胡枣仁汤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失眠症状,提升睡眠质量,临床疗效佳。
PDF
陈 子婷
目的:探讨结构化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收治的 80 例肺癌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比较干预前及 8 周干预后的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CD-RISC 总分 (68.5±7.2)、GSES 总分(32.6±4.1)显著高于对照组(52.3±6.8、25.7±3.8)(P<0.05);FACT-L 总分(102.3±9.5) 高于对照组(85.6±8.7)(P<0.05);CFS 总分(21.5±3.2)低于对照组(35.8±4.3)(P<0.05)。结论:结构化心理干 预通过系统、阶段性心理支持,可显著提升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癌因疲乏,具有临床优势。
PDF
武 嘉慧, 钱 慧军, 贺 辉
总结 7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口腔发生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涵盖口腔清洁与护理、饮 食管理、疼痛管理、环境管理、病情观察与记录以及用药护理等多个维度。经全面且细致的护理干预,7 例患者均获得良 好的治疗与护理成效,溃疡愈合进程加快,疼痛显著缓解,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PDF
马 玲, 鲜 艳, 张 文娟, 闫 亮亮, 尹 萍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联合基于 BOPPPS 模式的群组化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研究对 象为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在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经阴道分娩的 560 对产妇及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 每组 280 对,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分娩前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分娩后对新生儿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分娩前在 常规健康教育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基于 BOPPPS 模式的护理干预,分娩后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结果:在干预之后, 观察组新生儿较对照组首次泌乳征象出现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P < 0.05);观察组新生儿在出院时、6 月龄其纯母乳喂养 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联合 BOPPPS 模式的群组化干预可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 为产妇顺利开展母乳喂养及新生儿健康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值得推广。
PDF
刘 新新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饮食护理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本文聚焦糖尿病患者个性化营养饮 食方案的护理效果,分析当前饮食护理中存在的普适性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探讨个性化方案的制定依据、实施方法及 效果评估指标。研究表明,个性化营养饮食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风险,为糖尿病 患者的饮食护理提供科学参考,对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PDF
何 小杰, 付 爽*
目的:分析讲解 - 模拟 - 练习 - 沟通 - 支持模式 (ESPCS) 下多维度护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奥沙利铂不良反应 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 66 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讲解 - 模拟 - 练习 - 沟通 - 支持模式 (ESPCS) 下多维 度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更高(P<0.05);实验 组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ESPCS 下多维度护理可减轻结直肠癌化疗奥沙利铂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