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完整期次

查看或下载完整的期次 PDF ()

目录

隋 丽华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对钙磷代谢、肾功能及营养状况影响。方法:取本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3 年 7 月收治的 68 例尿毒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 34 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观察组采 取血液透析滤过。对比两组钙磷代谢、肾功能及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钙水平(2.51±0.40)mmol/L、营养状 况各指标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肾功能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内对比发现,两组干预后血钙水平、 营养状况各指标高于干预前,血磷水平、肾功能各指标低于干预前,但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 者的两种血液透析模式均能够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营养状况,但相比于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对患者钙磷代谢、肾功 能水平变化及营养状况改善更为明显。
PDF
蒋 姗姗
目的:探析脑卒中康复护理期间选择病房延伸责任制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23 年 8 月份至 2024 年 7 月份收治 80 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40 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病房延伸责任制 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的自理能力。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更佳, 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期间提供病房延伸责任制康复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值得提倡。
PDF
高 霞, 陈 欣, 卢 花
目的:探索情志护理联合八段锦在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 70 例脾胃病科接受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70 名病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 对照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情志护理联合八段锦干预。观察两组患 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用 SPSS 22.0 这个专门统计数据的软件来分析数据。结果:干预后实验 组患者的 RPF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 QLQ-C30 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 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明情志护理联合八段锦干预能够有效减轻胃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 乏程度,提高胃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PDF
吴 慧婵
目的:探究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 50 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活质量量表和自行设计的护理支持评估量表收集数据,随后借助 SPSS 等统计分 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护理支持涵盖的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等各个维度, 与患者生活质量在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多个方面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结论:高质量且全面的护理支持能够切 实有效地提升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成果为临床护理工作优化护理方案、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了关键 参考。
PDF
张 盼盼, 梁 涵*
延续性护理作为一种关注患者全程关怀的护理模式,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探讨了延 续性护理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和定期随访方面 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个性化管理计划和持续随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跨学科协作在门诊护理中也得到 强调,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促进了综合护理的实现。国外已经在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国内虽然在 这一领域起步较晚,但也逐渐关注患者自我管理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为患 者提供了更为连贯和个性化的护理关怀。然而,在实际推广中仍需克服信息共享、患者自我管理和跨学科协作等方面的挑战。 未来,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医护人员培训,延续性护理模式有望在门诊护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PDF
韩 果果, 马 琴, 张 盼盼, 梁 涵, 张 彩云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本院口腔就诊案例,选取 2023.10-2024.10 期间 收治的 66 例口腔科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较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数据较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 症发生数据较优(P<0.05)。结论:心理护理将能从患者心理角度进行呵护,能解决患者负面情绪问题,提高护理满意度, 助力患者早日康复。
PDF
高 聪聪, 方 英, 李安 安*
泌尿外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是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泌尿外科护理中有效的感 染控制策略与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研究, 发现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优化导尿管管理 以及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教育等。通过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感染控制策略,不仅有助于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还能 改善患者的康复进程。
PDF
崔 欣, 吴 文琪, 伍 秋静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 至 2024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60 例患者,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病 情监测、营养支持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 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升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具临床应用价值。
PDF
杨 静, 许 敏, 赵 思, 魏 重沛, 皇甫 靓雯
目的:探讨多维度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护士痰培养采集规范化的效果。方法:在 2023 年 3 月至 6 月期间,选取本 院呼吸内科需进行痰培养样本收集的住院患者 100 名,分成两组,每组 50 名。其中一组遵循标准护理流程,另一组则引入 涵盖个性化认知、心理支持、行为指导和营养建议的综合护理方案。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组别在理想的痰样本比例 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均展现出更优的成绩,并且在缩短住院时长和减少治疗成本上同样取得了积极成果,上述各项指 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提高痰标本采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患者 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PDF
江 学玲
目的:基于循证理论的手术室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估其对患者术中护理质量、 手术顺利性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1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介 入治疗的 110 例患者。根据护理流程优化情况,患者被分为实验组(循证护理优化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实验组 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流程优化,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 术中护理事件、术后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术中护理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减少了平均 1.5 天(P<0.05)。同时,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手术室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中事件,缩短术后恢 复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该护理优化方案,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PDF
彭 欢欢, 叶 劲彬, 陈 丽华, 陈 永红, 陈 紫红
目的 构建后疫情时代冠心病患者居家心脏康复管理方案,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 2022 年 01 月~ 2022 年 7 月 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列表法的随机方法,将患者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项目组构建的后疫情时代冠心病患者居家心脏康复方案。比较 2 组患者干预前、 干预后 12 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情况。结果 干预后 12 周,试验组疾病管理、 日常生活管理及情绪管理三个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试验组总分(81.88±0.49)分,高于对照组(58.22±0.52)分(P<0.001); 干预后 12 周试验组患者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均 P<0.05),试验组病人 BMI、SBP、DBP、TG、TC、LDL-C 干预前后 差值较对照组大(均 P<0.001);试验组再入院率为 0,对照组为 13.3%。结论 后疫情时代冠心病患者居家心脏康复管理方 案的应用能促进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PDF
孙 巍娟, 顾 鞠*, 高 莹, 王 斐, 郭 春霞, 刘 淑新
目的:研究基于期望理论的分层式安宁疗护干预对癌症末期患者症状缓解及期望感提升的影响,探索数字健康技 术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基于期望理论的创新护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症状管理、心理疏导和家属教育等常规安宁疗护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健康技术(如远 程监测、虚拟现实疗法)及个性化护理干预。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疼痛、恶心、呼吸困难等生理症状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和期望感变化,分析不同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理症状和心理状态显著改善,期望感和生活质量提 升明显;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期望感和心理适应均得到了更全面的提升。数字健康技术 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护理的精准性和效率。结论:基于期望理论的安宁疗护干预模式对癌症末期患者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结合数字健康技术和个性化护理,能够更高效地缓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未来 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该模式在其他晚期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PDF
唐 银华, 钱美 娟*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其对临床治疗指 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选取了 240 名 S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120 名接受循证护理,120 名接受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两组在疼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 差异,评估循证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发现,循证护理组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24.3 小时对比 36.5 小 时,P<0.001),住院天数也显著减少(14.2 天对比 18.7 天,P<0.001)。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循证护理组的整体满意度高 达 9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 78.3%(P<0.001)。并发症发生率在循证护理组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其中胰腺感染、 肺部并发症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 10%、12.5% 和 5%,而常规护理组分别为 25%、30% 和 15%,P 值分别为 <0.01 和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 SAP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强调了循证护理在提升 SAP 患者护理质量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更广泛应用循证护 理的价值。
PDF
卢 秀兰, 陈 金烷, 林 静娴, 江文 静*
目的:探讨创新性俯卧位护具在玻璃体切合术后俯卧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160 例 160 眼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 硅油填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80 例。观察组术后俯卧位采用自制的可调节式俯卧位趴枕,对照组术后 俯卧位采用常用的凹陷型枕。观察两组患者俯卧位的依从性、舒适度、高眼压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 组术后俯卧位依从性、舒适度、俯卧位总时长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俯卧 位颜面部水肿、额部皮肤压红、肩颈腰背不适及高眼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行 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使用自制的俯卧位护具不仅改善俯卧位的舒适度,提高俯卧位依从性,延长俯卧位总时长,同时减轻 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术后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PDF
韩 婷, 陈晓 明*, 踪 玮, 刘 雪
目的 检索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流程的相关证据,并进行评价和汇总,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循证指 导。 方法 检索 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国际指南协作网、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网站、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 JBI 循证医学数据库、PubMed 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今关于隧道式经外周静 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流程的相关文献。对所检索到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经 2 名有循证基础的研究者 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筛查提取,最终分类、汇总。结果 最终纳入 10 篇文献,分别为 1 篇指南、1 篇专家共识、2 篇 Meta 分析、1 篇团体标准、1 篇临床决策、4 篇干预性研究,从中总结出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基本要求、 置管前的评估与准备、穿刺部位的选择、导管类型及隧道建立方式的选择、置管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 6 维度 15 条证据。 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隧道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流程的相关证据,可做为临床实践的循证依据。
PDF
王 桂平, 阚宝 甜*, 刘 玉茹, 张 琪
目的 : 了解住院肺炎患儿父母心理资本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 采用方便抽样法 选取 2024 年 10 月 -2025 年 1 月临沂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 202 例肺炎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简式亲职压力量表(PSI-SF)对住院肺炎患儿父母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 住院肺炎患儿父 母 PPQ 总评分为(111.17±15.10),PPQ 总评分与 PSI-SF 总评分呈负相关(R = 0.78,0.77,P < 0.01 ),患儿年龄(β = 0.57, P < 0.01)、父母职业(β = 0.30,P < 0.01)、付费方式(β = -0.12,P < 0.01)是心理资本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解释 总变异的 77%。结论 : 住院肺炎患儿父母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父母的亲职压力越高,心理资本水平越低。
PDF
南 娜, 马晓 琴*, 屈 方方, 权 小波, 刘 颖, 乔 带弟
目的 总结医护康一体化快速康复模式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宫颈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9 年 3 月 至 2023 年 9 月兵器工业总医院共收治宫颈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 25 例,术前通过用吲哚菁绿造影剂对下肢水肿部位进行标记, 均对他们实行患肢淋巴静脉吻合术,1 例患者行下肢减容手术+淋巴水肿静脉吻合术,术后通过医生、护士、康复师联合护理, 均采用抬高患肢、行淋巴手法按摩和弹性绷带包扎,观察肢体末梢血运,并且指导患者做功能锻炼。结果 :25 例淋巴水肿 的患者患者均恢复良好,对手术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淋巴静脉吻合术是治疗宫颈癌术后下肢水肿的有效方法,医护康 一体化的护理对促进下肢水肿吸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PDF
严 静, 刘 静*, 蔡 冰星, 周 晓娟, 陈 秋君
总结 1 例舌缘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合并耐药肺结核伴气管切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1)做好传染病防 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2)多学科团队会诊,确定治疗及护理重点;(3)术前制定个性化预康复管理,包括肺康复、 营养预康复、心理预康复,降低围手术期风险;(4)系统整体化护理游离皮瓣,防止血管危象的发生;(5)精细化气道 管理,防止肺部感染;(6)制定个性化的营养供给方案;(7)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运动;(8)纳入个案管理,实施延续性 护理。经过精心的治疗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术后第 22 天出院,继续定点医院治疗肺结核,出院后延续随访,患者恢复良好。
PDF
王 亮琴
总结 1 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护理。患者住院期间以芒硝外敷、灌肠倒泻等控制腹内压; 以血液净化治疗清除炎性介质;盲插置入鼻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床边隔离;严格落实多重耐药菌管控措施后,胰腺炎 症状得到控制,微生物培养结果转阴,顺利转出 ICU。
PDF
侯 惠玲
以病人及家庭为中心的照护(patient- and family- centered care, PFCC),在面临医疗创新与疫情时代的冲击形式下, 实证指出家庭介入措施可以达到三方(病人、家属、医疗人员)共赢的结果。国内十大癌症中,近十年胰脏癌的死亡人数 与排名逐渐上升至第七位。由于胰脏癌不易早期发现,常常诊断时多以晚期居多;因此,导致病人与家属身心困扰。因此, 此篇主旨为说明 PFCC 及其在成人癌症的实证成效,并以整合实证提出以病人及家庭为中心发展的预防性复健照护包含家 庭的参与、正向态度、有效的因应方式、降低不确定感、症状处理及促进身体活动;以胰脏癌病人与家属的身心照护为例, 期望透过对 PFCC 的了解,运用于不同癌别的发展照护模式,改善癌症病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PDF
陈 玲玲, 殷 莹, 刘 双玉, 王 平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患者鼻饲饮食,与营养科共同协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 2021 年 4 月—2022 年 4 月 40 例喉癌术后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将 2023 年 5 月 -2024 年 5 月 40 例喉癌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鼻饲饮食,除了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请营养科给予相应的指导,结合患者的 各项检验指标,配以营养餐。比较两组喉癌术后患者手术前后体重下降情况、便秘情况、鼻饲胃管拔除时间、咽瘘的发生、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喉癌术后鼻饲饮食体重下降情况、便秘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喉癌术后咽瘘发生率、鼻饲 胃管拔除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喉癌术后患者鼻饲饮食,与营养科共同协作,可有助于改善 患者营养状况、尽早拔除胃管 , 减少咽瘘的发生,可缩短住院时间 , 提高患者满意度。
PDF
陈 玲玲, 陈 胜燕, 李 斐然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对鼻窦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鼻窦炎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各 40 例。对比了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多元化护理方案)在护理鼻窦炎患者前后的 SAS(焦虑自评量表)、 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术后一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 SAS 评分(42.25±5.6)及 PSQI 评分(4.56±1.03)均显著低于护理前(59.5±5.96, 11.97±3.21),且 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7)。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 6h 的 VAS 评分(4.101±1.96) 也低于对照组(5.96±2.27),差异显著(P = 0.047)。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 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37)。观察组术后 1 周内的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037)。结论 多元化护理能有效改善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PDF
熊 芳, 蒋成 芳*, 姚 旭莹, 孙 逸云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头颈癌住院手术患者口腔管理最佳证据,为构建头颈癌住院手术患者口腔管理方案提供科 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电子数据库、指南相关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1 年 5 月 1 日;检索的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 排除标准的进行筛选确定纳入的文献,然后由2名相关专业研究者对文献指南进行质量评价,汇总证据。结果 共纳入 6 篇 指南(中文 2 篇,英文 4 篇)。最佳证据包括口腔状况的评估、护士的教育与培训、多学科团队合作、口腔的基础护理措 施、口腔黏膜炎预防与治疗措施 5 个方面,共 31 条证据。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应根据最佳证据,形成口腔管理方案与流程, 为头颈癌住院手术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口腔管理,不仅提升患者的口腔质量、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提高临床护 士的专科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
PDF
黄 少泳, 韦 炫锾, 叶 夏兰, 赖 海燕, 韦 颖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在接受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4 年 12 月在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 88 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4 月,38 名护理实习生, 为对照组;2022 年 5 月至 2024 年 12 月,50 名护理实习生,为观察组,分别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实习生采 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效果,并对综合能力(理论知识、 技能操作、病例书写)、教学满意度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实践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统 计对比 。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病例书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实习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等的教学满意度 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中开展临床教学时,重视思维导图教学法的 应用,能在传统培训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深化其专业知识的掌握,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教学满意度,其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PDF
张 海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冠脉介入手术导管室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风险,提 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 2023 年 3 月—2024 年 10 月间接受冠脉介入手术的 12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导管室护理团队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情况分为干预组和 对照组,每组 60 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监测、术后观 察及预防措施;对照组则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操 作的规范性等指标,评估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 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4.2%),且 两组在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评估和预防干预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术中术 后护理风险,增强了护理工作的精确性与有效性。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冠脉介入手术导管室的应用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 事件,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患者护理体验。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在冠脉介入手术护理 中广泛推广应用。
PDF
谯 凌, 刘 柳*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对放疗定位后患者体表标记线保护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我科 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3 月,共 379 例胸腹部恶性肿瘤和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定位后划有体表标记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三种不同的体表标记线 保护方式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筛选出最优保护策略。结论 使用 3M 液体敷料保护体表标记线,既可以保持标记线的完整 又可以兼顾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PDF
狄 冰红, 杨 阳
本文旨在探讨癌痛患者的疼痛评估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评价。首先介绍了疼痛评估工具及其应用流程,强调了 评估结果记录与分析的重要性。其次,针对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评估。最后, 讨论了临床效果的跟踪与改进策略。研究显示,系统化的疼痛评估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癌痛患者的疼痛状况和 生活质量。
PDF
朱 芳鑫, 蒋 诗婷
目的:探讨并分析隐私保护联合情感支持护理模式对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挑 选了 120 位来自我院介入室接受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我们采取了科学严谨的计算机法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 120 例患者进 行了分组,一组 60 例患者被随机分入对照组,而另一组 60 例则进入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采用 隐私保护联合情感支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情况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舒适度 [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 以及患者围术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 实施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 HAMA、HAMD 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GCQ评分、围术期的护理总满意度方面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证明严密的隐私保护结合有力的情感支持护理模式既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又能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及围术 期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体现了护理内涵,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指导。
PDF
高  鸿
高粘血症是一种血液黏度异常增高的疾病。传统药物治疗虽常用,但存在局限性及潜在副作用。本研究探讨了药 物联合激光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治疗高粘血症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 80 例患 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药物联合激光治疗组(观察组)。治疗持续 14 天,随后进行了血液黏度和生活质量的评 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血粘度降低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联合激光治疗仪在治疗高粘血 症方面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策略,推荐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来验证这一结果,并探索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PDF
岳 小力, 王 淑娟, 黄 丽萍
目的:为了提高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针对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引导法联合应用所取得的具体 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人员选择从本院 2022 年 1 月到 2023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失眠患者群体中,按照研究入选标准要求, 最终挑选 80 位患者参与调查研究。研究人员根据失眠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普通组和对比组,分别落实常规以及引阳 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引导法的治疗方案。同时,针对患者的失眠治疗效果、睡眠质量、睡眠时长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研究对比。 结果:对比组患者在接受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引导法治疗方案之后,失眠治疗效果、睡眠质量、睡眠时长以及治疗满意 度四项数据与普通组相比得到了明显提升,并且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失眠患者临床治疗期间, 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引导法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长有所延长,疾病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使得患者对于失眠治疗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