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目录

阿衣 加马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治疗肺气肿引起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1 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 120 例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 疗效果、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 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6.667,P<0.05)。实验组患者动脉血 PaO2、pH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 FVC、FEV1、FEV1/FVC 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开展多索茶碱与呼吸功能锻炼联合治疗方案可获得 满意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何 云, 伊力亚尔· 阿不都斯木, 续 斌, 王 国胜
目的 探讨腓骨长肌前半部分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供区足底压力改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 月期间,以复发性髌骨脱位诊断收住入院行关节镜下肌腱移植重建MPFL手术的患者,共计60例,其中单纯利用自体 AHPLT重建MPFL 30例(AHPLT组),单纯利用ST重建MPFL 30例(ST组)。并分别将两组术前及术后情况,再次分为 术前为(A组),术后为(B组);分别收集性别、年龄、术前足底压力测试、术后平均12月、24月足底压力测试,踝关 节功能评测(Kofoed评分)和足功能评测(Maryland评分),并根据评分将踝关节功能和足功能分为优、良、可、差4 个等级。结果 两组分别30例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2、24个月的Kofoed评分和Marylan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手术前和手术后12、24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100%)及足功能优良率(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手术前和手术后12、24个月单侧足底压力前足、后足压力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和手 术后12、24个月双足平均足底压力前足、后足压力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腓骨长肌前半部分肌腱 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供区足底压力、踝关节和足功能无明显影响。
PDF
周 琳
目的:分析依洛尤单抗注射降脂治疗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对其用药依从性及降脂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2月 -2025年3月注射室接诊的降脂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50例,两组均 行依洛尤单抗注射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施以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用药 依从性,并调查患者应对方式。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血脂 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积极、消极应 对分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对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洛尤单抗注射降脂治疗期间,为其采取全程护理将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形成积极应对方式,并提升疾病治疗效 果,该护理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PDF
周 丽娇, 章 卉君, 姜 珍珍, 季 媛*
目的:研究在鼻咽癌放疗治疗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正念减压法(MBSR)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2025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进行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组,放疗治疗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基于MBSR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 虑、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HAMA评分、HAMD评分、QLQ-C30各维度评分组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和QLQ-C30症状领域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实验 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LQ-C30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领域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70.21%(P<0.05)。结论:采用基于MBSR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NPC 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余 兴梅, 王 宁宁, 王 蕾
目的 系统评价多种干预方式对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HFS)的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 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卡培他滨致HFS的相关措施。检索时限:数据库建立—2025.6.1。使用 Jadad量表评价文献的质量,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4项随机对照研究,共633名研究对象。 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中药治疗卡培他滨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OR=3.50,95%CI(2.63,4.66),P<0.001] 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西药治疗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临床疗效[OR=3.99,95%CI(2.45,6.50), P<0.001]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结论 系统总结了14种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治疗两大类,均证明对卡 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PDF
庞 海艳
目的:分析分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对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5年4月接诊的感染性 疾病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分 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无菌干预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格率及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医院感染风险防控中 采取分级感控联合多维度干预将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无菌干预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最终提升护理质量。
PDF
南 怀香, 沈 维艳, 霍 琳琳, 李 艳, 张 静, 张 珂娜
目的:对比评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与传统低热量饮食在肥胖个体体脂成分调控、身体形态改善及血脂代谢谱优化中 的干预效果,从而为肥胖症营养干预方案制定提供高级别循证支持。方法:选取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于我院体重管理 门诊接受体重管理干预的肥胖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 组采用传统低热量平衡膳食方案;观察组执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案。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受试者体重、体质指数 (BMI)、体脂率、腰臀比(WHR)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体重下降幅度(-12.7±2.8kgvs-8.1±2.1kg)、 体脂率降低值(-6.5±1.2%vs-3.8±1.0%)及WHR改善程度(-0.08±0.02vs-0.04±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血脂指标分析中,观察组TG下降幅度(-0.82±0.18mmol/Lvs-0.31±0.12mmol/L)和HDL-C升高幅度(+0.21± 0.07mmol/Lvs+0.05±0.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期12周的严格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在肥胖患 者体重控制、体脂分布优化、腹部肥胖改善及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调节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低热量饮食, 该饮食模式具有明确的代谢改善作用,可作为临床肥胖症体重管理的有效营养干预方案。
PDF
陈 姗姗
目的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控制对策。方法 将11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配至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化疗 方案管理,研究组则在直接面视下服药(DOT)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及用药依从性。 结果 研究组2月末(90.9% vs 76.4%)和6月末(98.2% vs 89.1%)痰菌转阴率及依从性评分(7.2±0.8 vs 6.1±1.2)均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策略能有效提升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是优化控制对策的重要 手段。
PDF
诺措 桑毛
目的 综合评价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的效果。方法 以泽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 象,将其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的32例患者给予单一的多索茶碱治疗,治疗组中的3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用 药基础上再联合应用噻托溴铵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后生活质 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总的治疗有效率表现为治疗组的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0.05);统计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出,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最后统计用药期 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慢阻肺患者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 铵粉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有良好的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PDF
王 莉莹
目的 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的现状,并进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方法 2023年3月一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微型营养评 估简表、Barthel指数量表、简易五项评分量表进行调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消 化道肿瘤患者衰弱发生率为69.94%,年龄、胃癌、消化道症状与困扰、肌少症是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约登指数0.719,特异度0.858。结论:建立消化系统肿 瘤患者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消化道肿瘤患者衰弱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为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衰弱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指导价值。
PDF
陈 建, 丁 明星, 楼 国新, 王 栋
目的 研究p53-/RB1-诱导AR与启动子相关应答元件的多位点结合促进膀胱癌细胞转移侵袭的机制。方法 建立p53/RB1 缺陷型膀胱癌细胞模型以及动物模型,研究p53/RB1缺陷促AR泛素化降解机制,分析AR在膀胱癌细胞EMT中的作用。 实验分组:(1)T24细胞系对照慢病毒稳转株;(2)shRNA p53慢病毒稳转株;(3)shRNA RB1慢病毒稳转株。分析shRNA p53、shRNA RB1、对照慢病毒稳转株、CCK8检测数据、流式凋亡检测数据、划痕实验迁移数据、Transwell侵袭检测 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灰度值、免疫组化结果、T24稳转株构建。结果 shRNA p53组和shRNA RB1组的Cytokeratin1表 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RB1 shRNA沉默效果都很好;P53 shRNA715效果最好。结论 p53/RB1基因在膀胱癌的转移 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53/RB1缺陷是通过抑制AR蛋白泛素化降解进而增强其与核内AR响应元件的结合,诱导 了膀胱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发生最终促进膀胱癌侵袭转移。
PDF
边 海燕
目的:分析婴幼儿生长发育中实施规范性儿童保健管理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符合本研究的婴幼儿100例作为研究对 象(研究时间:2023年1月-2024年2月),经过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5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管理,观察 组施以规范性儿童保健管理,对比两组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营养疾病风险、家属对保健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婴幼儿生长发育各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 保健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实施规范性儿童保健管理将有效预防营养疾病风险,并促进婴 幼儿生长发育,预防营养疾病,该保健管理具有应用价值。
PDF
王 烨, 宋 来玲, 马 姣, 左 迎香
目的 了解西安市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及影响因素,为改 善老年患者SWB,提升晚年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选择西安市某大学附属医院307例支架植入 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自编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研究对 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主观幸福感总分为(24.16±4.73),与国内常模相比较低,且属于 中等以下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合并慢性疾病、社会支持度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主观幸福感有待提高,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同时关注其社会支持, 并减少消极情绪,来提高患者晚年幸福水平及生活质量。
PDF
陈 雅君, 刘 永红, 林 文凤, 莫 琳珊, 陈 怡, 刘 金晓
目的 探讨血管通路护士的培养及其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2月-2024 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90例,其中2023年12月-2024年6月血液透析患者45例为未开展血管通路护士的培养阶段,实施血管 通路护理作为对照组,2024年7月-2024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45例为开展血管通路护士的培养后,实施血管通路的护理作 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内瘘穿刺方式、内瘘质量管理、血管内瘘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开展血管通路护士的培养后, 观察组的绳梯穿刺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瘘再循环率监测执行率、内瘘穿刺图片信息化 管理较高(P<0.05);观察组血管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血管 通路护士的培养及其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质量管理中,有助于改善内瘘穿刺方式,提升内瘘质量管理,减少内瘘 并发症,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PDF
唐 爱珍, 李 兴, 李 思敏, 刘 艺, 乙 军
目的 以ICF-17部分条目作为评估工具,比较“中枢整合”理念指导下的康复干预与传统康复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 机选取2024年3月至2025年6月在沭阳铭和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9例。其中对照组33例,观察组36例。使 用江苏省康复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ICF临床功能评估量表使用指导材料汇编(2024年10月)》。 选取:ICF-17“身体功能”中的“b455”、“b710”、“b730”,“活动”中的“d410”、“d450”5个类目,以比较“中枢 整合”理念指导下的康复干预和传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身体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中枢整合”康复治疗模式 在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身体功能”,包括“运动耐受”、“关节活动”、“肌肉力量”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 在改善脑卒中患者“活动”能力,包括“改变身体基本姿势”和“步行”方面,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中 枢整合”康复理念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较常规康复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ICF-17评估脑卒中 患者身体活动能力,有良好的适宜性。
PDF
宋 晓菲
目的:对局部晚期食管癌应用信迪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联合疗法的效果展开探究。方法:从2023年6月至2024 年6月选取46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即将接受白蛋白紫杉醇加奈达铂治疗的24例患者组成对比组,接受信迪利单 抗、白蛋白紫杉醇加奈达铂治疗的22例患者组成试验组,对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检测、副作用发生情况及 生活质量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总疗效高于对比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肿瘤标志物检 测值低于对比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比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比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比组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局部晚 期食管癌患者实施治疗时,信迪利单抗与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方案可促进疗效,对肿瘤标志物有调节效果,增强 免疫力,且未对副作用发生率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生活质量改善。
PDF
梁 今轩
目的:在于对比基于毫米波雷达的KY-30睡眠呼吸记录仪与传统接触式睡眠监测设备在生命体征数据实时监测中的应用 效果。方法:是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我院睡眠监测中心的100名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名,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使用KY-30睡眠呼吸记录仪,依据不同睡眠场景规范安装 并通过APP完成设备绑定和配网;对照组采用传统接触式睡眠监测设备,根据受试者个体差异规范佩戴。以多导睡眠监 测仪数据为参考,记录两组设备整晚监测的呼吸率、心率数据,计算准确率、误差率并评估与金标准的相关性。结果: 在呼吸率监测上,观察组准确率96.5%,对照组89.3%,且观察组与金标准相关性更强(r1=0.94>r2=0.85);心率监测方 面,观察组准确率95.8%,对照组88.6%,观察组与金标准相关性更好(r3=0.93>r4=0.83),两组误差率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为KY-30睡眠呼吸记录仪在生命体征数据实时监测中表现优异,准确率高且与金标准相关性良好,与国 内外相关研究相符,在临床睡眠监测和家庭健康管理方面应用潜力大,值得广泛推广。
PDF
姜 姗, 马田 田*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和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提供实证基础。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6月,纳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接受诊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调查量表、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韧性量表和社会资本量表对患 者进行调研。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PA)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剖面类别,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考察潜在剖面类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7份,回收有效问卷341份,有效回收率为98.27%。 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分为:“低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组”(40.18%)、“中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组”(38.71%)和“高 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组”(21.11%)3个潜在剖面类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 入、病程、健康素养、心理韧性和社会资本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潜在剖面类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炎症性肠 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整体呈中低水平。建议对炎性肠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常规监测并采用LPA 方法识别不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患者群体,并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
PDF
施 俏, 丁 量子, 胡 广
目的:研究胃镜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22年5月~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 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40例分别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对照组)和胃镜联合金属钛夹治疗(研究组),比较 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康复用时更短,不良事件率更低,再出血率更低;经治疗,研究组的 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期间,胃镜联合金属钛夹治疗可以帮助 患者有效实现止血目的,其有利于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值得受到医疗人员的关注与推广。
PDF
陈 静蓉, 陈雪 华*
目的:分析早产儿父母出院期间实施以家庭为导向的出院计划对准备度影响程度。方法:选入120例早产儿和其父母(2019 年1月至2022年6月)行本项研究工作,并以干预方式差异等分两组(常规干预对照组、以家庭为导向的出院计划干预观 察组),比较两组再入院及复诊率、准备度。结果:观察组经1年随访后早产儿再入院及复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随访1年后父母出院准备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父母出院期间实施以家庭为导向的出院计划 对准备度起到重要影响。
PDF
吴 显慧, 陈 启权, 肖 甫林, 吕 飞, 李 小红, 李 正恭
目的:通过对有CRT适应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房及左束支区域双腔起搏,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3 年11月-2025年7月共5例有典型CRT适应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右心房及左束支区域双腔起搏。通过对比心脏超 声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RS时限、血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判定疗效等。结果:5例均在 120分钟内成功完成手术过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早期1周内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均提高;QRS时限均保持 明显缩短;BNP明显降低;随访期间1例非心源性死亡。结论:对有CRT适应症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心房及左束支双腔起 搏是一种安全方法,有限病例也证明了良好的有效性,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PDF
刘 帅, 张 凤英, 罗 彩平, 段 丽琼, 韦 忠师, 韦庆 凤*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与自然妊娠(NC)高龄产妇二、三孩的妊娠结局及早期生长发育差异,检测表观遗 传修饰特征,构建基于风险预警的个性化护理路径。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35岁高龄产妇,按1:1匹配 ART组(n=41)与NC组(n=41)。收集母婴血液、尿液、粪便、胎盘样本,通过甲基化芯片技术检测表观遗传差异,结 合ASQ-C量表评估子代发育。结果:NC组妊娠结局、子代发育特征以及表观遗传学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优于ART组(P <0.05)。结论:ART可能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妊娠结局及子代发育,基于风险评估的护理路径可优化高龄产妇管理, 降低不良结局风险。
PDF
廖 桂娟
目的 探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泌尿外科腹腔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本院泌尿外科 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各40例,比较 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建议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以此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患者术 后可更快下床活动,患者恢复时间缩短,预后质量提升,能尽快恢复正常饮食,患者对护理服务较为满意,可做好配合, 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PDF
张 静, 王 添添, 郭 丽丽, 孙 阳, 朱智 慧*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应用非药物疗法的应用价值,重点关注谵妄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 非同期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中医院ICU病房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与试验组各78例,前 组对应常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后组对应护士主导的非药物干预,设定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分析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谵妄相关指标、药物治疗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指标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非药物疗法在 ICU危重症患者中显著降低了谵妄发生率,减少镇静药物使用,并缩短住院及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 结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PDF
徐 藝文, 石 炜灵, 王 琰森, 曾 黎, 刘美 平*
目的 探究黄芩苷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小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二甲 双胍组、黄芩苷组,药物干预4周后,比较4组小鼠血清中性激素指标含量、生化指标含量和空腹血糖含量。结果 造模 后小鼠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含量显著上升,FSH、 E2、HDL-C含量显著下降,药物干预后,二甲双胍组和黄芩苷组小鼠LH、T、TG、LDL-C、FBG含量显著下降,FSH、 E2、HDL-C含量显著上升,黄芩苷组效果更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 BAI可以调节性激素水平及血糖代谢,改 善胰岛素抵抗情况,疗效确切,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PDF
黄 晨, 张 亚茹, 靳 姣, 常 青, 张 珂娜
目的:探讨系统化水肿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估其对体液代谢、下肢水肿及心衰 症状改善的作用,为临床护理策略优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12月在本科收治的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 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生命体征监测、基础体位调整及医嘱 药物管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执行系统化水肿护理方案。干预措施涵盖体位管理、局部水肿按摩、动态体液评估、 限盐利尿指导及健康教育。两组干预周期均为14天。观察指标包括下肢水肿厚度、每日体重变化、尿量、心衰症状评分 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下肢水肿厚度由入院平均3.6厘米降至1.2厘米,对照组由3.5厘米降至2.4厘米。体重平均下降 3.2千克,对照组为1.5千克。每日尿量实验组达到平均1800毫升,对照组1400毫升。心衰症状评分在实验组降低至平均 8.5分,对照组为12.3分。实验组住院时间平均为8天,对照组12天。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在症状缓解速度及护理依从性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水肿护理能够有效改善COPD合并心衰患者的水肿状 况,增强体液调节能力,降低心衰症状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此类护理干预不仅提升临床护理质量,还促进患者积极配 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研究提示,针对水肿的动态管理应成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 后续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PDF
金 光
目的:探究加味定喘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24年7月-2025年 6月,收集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病例资料,从中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患者作为实验目标,采用随机编号方式,将48 例患者进行等比例分配,给予对照组24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24例,进行加味定喘汤治疗。对比两组肺功 能、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肺功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接近(P>0.05);治疗后, 组间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FEV1、FVC、PEF)均差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各项中 医证候积分(咳嗽、咳痰、咽痒、鼻腔阻塞)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9.17%,比观察组 95.83%的临床有效率低(P<0.05)。结论:对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进行加味定喘汤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 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杨 怡, 孙 丽冰, 陈慧 娟*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的设计方法,并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进行细致的分析。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选取了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收治于ICU及创伤救治中心病房的100例严重创伤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了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具体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2024年7月至12月期间,研究采用了常 规的交接班模式作为对照组;而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间,则采用新设计的严重创伤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进行转科交接, 作为实验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在转科交接记录单的实用性、转科交接单效果满意度评价以及护理人员在转科交接过程 中所花费的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研究旨在揭示新设计的交接记录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转科 交接记录单的实用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人员在转科交接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也 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得出结论:严重创伤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的设计科学合理,在临床 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转科交接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因此值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应用。
PDF
张 茜
目的:评价多维度、系统化干预策略在提升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同时分析该策略对降 低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作 为干预前组,该组实施常规手卫生管理;自2024年1月起启动综合性干预措施,选取2024年1月—2025年1月ICU收治的 100例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强化手卫生理论培训与实操技能考核;②建立匿名同行监督机制及即 时反馈系统;③优化手卫生设施配置与视觉提醒标识;④引入基于科室绩效的正向激励体系。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 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58.4%显著提升至89.6%(P<0.001);干预后组ICU获得性感染总体发生率为11.0%,显著低于 干预前组的27.0%(P<0.01),其中CRBSI发生率从7.0%降至1.0%、VAP发生率从13.0%降至5.0%、CAUTI发生率从9.0% 降至6.0%;干预后组患者平均住院日较干预前组缩短4.2天,ICU病死率从16.0%下降至7.0%。结论:针对ICU护理人员 的系统化、多层次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行为的改善能直接降低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并 在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ICU病死率方面发挥明确临床作用[1]。
PDF
孙 鑫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偏瘫经早期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 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负面情绪HAMA、HAMD评分 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而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 患者往往会伴有肢体功能障碍,且心理状态表现较差,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早期进行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意义重大,可以 促进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减轻心理不良情绪,以加快康复。
PDF
陶 保菊, 涂 平平, 赵 媛媛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6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为研究对象,采取对照研究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32%,对照组只有71.36%,远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 等肝功能指标改善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慢性 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当根据患者的需求,实施多维度 的优质护理模式,带来多元化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对护理表现出更高的满意度。
PDF
姚 朝阳
目的:探究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价值,为该疾病治疗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24年1月— 2025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 治疗基础上联合呼吸机支持。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 高于对照组(72.0%);治疗后观察组PaO2 (89.5±6.2)mmHg、SaO2 (96.3±2.1)%显著高于对照组[(75.2±5.8)mmHg、 (88.6±3.4)%],PaCO2(38.7±4.5)mmHg、NT-proBNP(1285.3±320.6)pg/mL低于对照组[(48.9±5.1)mmHg、 (2156.7±412.8)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联合常规治疗可显著提升重症急性左心衰竭 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血气与心功能指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PDF
唐 美娜
目的:评价局部紫外线照射联合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及氧疗对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粘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 年1月至2025年1月本院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含漱联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 局部紫外线照射及局部氧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粘膜炎平均愈合时间为(7.2±1.8)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5 ±2.6)天(t=8.76,P<0.01);治疗第7天,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为(2.8±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1.5)分(t=5.92, P<0.01),口腔评估指南(OAG)评分为(7.5±2.0)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2.8)分(t=6.43,P<0.01);观察 组总满意度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χ2 =4.50,P<0.05)。结论: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含漱联合 常规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叠加局部紫外线照射与局部氧疗的三联干预模式,能够显著缩短血液病化疗后出现口腔粘膜炎 患者的黏膜愈合时间,有效缓解口腔疼痛症状,改善口腔黏膜整体状况,同时也能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PDF
林 畅
目的:探究血清胆红素动态监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小儿黄疸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4年1-12月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67例小儿黄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与实验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监 测,实验组采用动态监测。比较两组患儿胆红素峰值出现时间、转诊至上级医院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胆红素 峰值出现时间(3.21±0.85)天早于对照组(4.86±1.1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P<0.001);实验组转诊率(5.88%) 低于对照组(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25,P=0.039);实验组家长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81.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68,P=0.031)。结论:社区门诊小儿黄疸血清胆红素动态监测可早发现胆红素峰值、降低转 诊率、提升家长满意度,具备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PDF
龚 林丽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中药塌渍治疗气滞血淤型项痹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综合干预项痹病提供循证依据。方 法:选取2024年3月-2025年3月收治的100例气滞血淤型项痹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 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配合颈椎牵引。实验组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中药塌渍 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实验组总有效 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χ2 =6.353,P=0.012);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为(1.82±0.65) 分,低于对照组的(3.56±0.92)分(t=11.247,P<0.001);实验组NDI为(12.35±2.17)分,低于对照组的(21.68± 3.04)分(t=18.062,P<0.001)。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中药塌渍可显著提升气滞血淤型项痹病临床疗效,减轻疼 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PDF
申 湘慧, 张 林芝, 刘 子雯, 周 益欣, 钱 政, 李明 洋*
目的 探究香附四物汤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 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香附四物汤治疗)和观察组(香附四物汤联合针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临川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Z=8.349,P<0.05)。结论 香附四物汤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在缓解疼痛强度与持续时间、改善伴随 症状、调节月经周期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于单一疗法的临床效果。
PDF
张 灵全
目的:评价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法和Halstead法对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度笔者在门诊因下 颌磨牙拔除术需要进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199例,分别施行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法和Halstead法,比较其麻醉 成功率、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为96%,Halstead法麻醉成 功率为80.81%,有显著差异;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A、B级比率分别为74%、22%,Halstead法比率分别为62.63%、 18.18%,A级有显著差异;B级有差异;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并发症中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法回抽 血阳性少于Halstead法,有差异。结论:改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可在临床中应用。
PDF
林 晓君, 刘 梦龙, 郑 永富, 张 宁*
目的:报告 6例 ICU 难治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序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5年6月我 院ICU收治的6例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均先接受常规磷酸钠盐灌肠液(辉力®,130ml/次)灌肠,2天后评估为 效果不佳后,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0.5mg/侧,每日1次)干预1天,比较干预前后患者24h排便量、腹围及膀 胱压变化。结果:6例患者干预后在24h排便量增加、腹围减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 例在膀胱压监 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6例患者干预有效率100%,均达到临床有效标准,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 灌肠效果不佳的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序贯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可显著增加排便量并呈降低腹围和膀胱压趋 势,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PDF
刘 正风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 60例确诊为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 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针灸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肩关节功能评分(如CMS、SST)、炎症指标(超敏CR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5.0%,显著优于对照组78.0%。试验组在疼痛缓解、关节活动度改善及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配合金黄散外敷可有效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疼痛及功能受限,安全性 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PDF
涂 店红, 叶 凤林, 郭 莎莉, 季 媛*
目的 探讨静疗专科护理在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干预效果及并发症预防情况。方法 选取本 院2024年1月-2025年1月收治的86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静疗专科护理, 对比两组置管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B组GCQ舒适度评分达到(97.52±4.89)分,明显高于A组的 (88.26±5.45)分;心理状态评估中,B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2.53±3.79)分和(41.42±3.56)分,均显著低于 A组的(56.42±4.26)分和(53.19±3.86)分;临床操作指标方面,B组患者依从性达到100%,明显高于A组的88.37%; B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5.35%,优于A组的79.07%;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65%,显著低于A组的20.93%;B组患者对 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35%,高于A组的81.40%,P<0.05。结论 静疗专科护理可显著降低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风险, 有助于提高护理舒适度和置管治疗体验,值得应用推广。
PDF
娘 吉先
目的 分析急性胆囊炎应用消炎利胆片联合哌拉西林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收治的急性 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选取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均分至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所用相同治疗药物 为哌拉西林钠,不同之处在于,研究组还联合使用消炎利胆片。治疗时间均为2周,期间对患者的症状变化进行观察, 记录两组发热、腹痛、干呕/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炎性因子指标包括白介素-6(IL-6)、C反 应蛋白(CRP)进行检测;评估两组总体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各症状消失时间 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炎性因子指标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更明显,且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 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和对照组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计算,总体发生 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消炎利胆片联合哌拉西林钠治疗急性胆囊炎比单一使用哌拉西林钠治疗效果更显著, 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及炎症更快减轻,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PDF
张 学云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心功能评价过程中应用心脏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2022年6月-2023年3月间,选 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Ⅲ级及以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50例,将其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 同时全部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定义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我院现有仪器设备, 对上述研究对象,实施心脏超声检查。针对如下指标进行对比:① 各研究组心脏超声指标测定结果;② 各研究组心脏 超声指标测定结果阳性率;③ 对照组和研究组心脏超声指标测定结果;④ 对照组和研究组心脏超声指标测定结果阳性 率。结果 ① 研究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高于研究1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研究1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研究2组上述关指标检测阳性率均略高于研究1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 研究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研究组上述指标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 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在疾病诊断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PDF
董 秀明
目的:分析2020-2024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HIV血清学筛查检测单试剂反应性且确证试验阴性者的人群特征及归队情况, 为无偿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依据,稳定献血者队伍,缓解血源紧张。方法:对2020-2024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111 737份标 本进行酶免检测、核酸检测,将HIV血清学筛查试验单试剂有反应性者血液标本送市CDC做确证试验,对确证试验结果 为阴性的献血人群进行归队情况分析,探讨对这一特殊人群主动招募方法。结果:2020-2024年我站共检测献血者标本 111 737人份,其中HIV筛查试验有反应性190人份,确证试验阳性13人份,确证试验阴性173人份,确证试验结果不确定 4人份。将确证试验阴性173人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其中26人主动申请归队,占比15.03%(26/173),5人检测结果不符合 归队标准,21人通过归队检测,符合归队标准;符合归队的21人中7人(33.3%)再次献血且血液均检测合格用于临床。 结论:对HIV血清学筛查试验单试剂反应性且确证试验阴性的献血者应采用针对性的归队招募措施,增加归队人数,减 少献血者流失,稳定献血者队伍,缓解血源组织困难。
PDF
张 金
目的 分析腹部肿瘤腹腔转移实施增强CT诊断的临床效果及准确率情况。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本院接诊疑 似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均行病理检查、增强CT检查、常规CT检查,比较增强CT和常规CT的诊断效 能。结果 增强CT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优于常规CT,P<0.05;增强CT诊断种植病灶指标均小于常规CT,P<0.05。 结论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实施增强CT诊断的效果较为理想,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灶,并开展后 续的针对性治疗。同时,增强CT对小种植病灶的敏感性更高,可以更准确地对微小病灶的改变加以观察,从而可有效 降低漏诊及误诊的发生风险,实现患者的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PDF
葛 华英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与HPV检测在基层卫生院宫颈癌筛查中的阳性预测值,同时参考基层常用的 “TCT+HPV”联合筛查模式,为基层选择高效、适宜的筛查方法提供实践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9月我院 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单纯TCT检测,n=34)、实验 组1(单纯HPV检测,n=33)、实验组2(TCT+HPV联合检测,n=33)。对照组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实验组1采用HPV 检测(杂交捕获法),实验组2同时进行TCT与HPV检测(两项中任意一项阳性即判定为筛查阳性)。以阴道镜下活检病 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组检测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病理确诊仅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4例,无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癌病例。实验组1阳性预测值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0.00%(χ2 =3.921, P<0.05);实验组2阳性预测值为71.43%,高于对照组(χ2 =4.518,P<0.05),与实验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185, P>0.05);实验组1灵敏度为83.33%,实验组2灵敏度为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三组特异度比较, 实验组1为89.66%,实验组2为87.88%,对照组为88.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卫生院宫颈癌筛 查中,单纯HPV检测及“TCT+HPV”联合检测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均优于单纯TCT检测,且联合检测灵敏度最高; 结合基层实际(阳性病例以LSIL为主),“TCT+HPV”联合筛查更能精准识别风险人群,同时避免过度转诊,适合基层 推广。
PDF
曹 海滨, 陈 楚燕, 曾佳 玲*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行上肢手术的1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 滞。比较两组阻滞起效时间、麻醉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t=23.041,P< 0.001);实验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 =11.094,P=0.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7.579,P=0.006)。 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加快上肢手术麻醉起效速度,提升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传统解剖定 位阻滞,具临床推广价值。
PDF
周 银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和16排螺旋CT在疾病分型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围绕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68例疑似颈椎病患者开展,均先后完成DR和16排螺旋CT检查,与金标准(临床综合 诊断)相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诊断效能比较结果显示,CT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 测值均显著优于DR(P<0.05)。在影像学表现诊断符合率上,CT的总符合率为97.50%,明显高于DR的82.50%(P<0.05)。 然而,在不同颈椎病分型的诊断结果中,DR与CT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16排螺旋CT在颈椎病的诊断效 能、影像学表现符合率方面均优于DR,在颈椎病分型诊断中,二者的表现相似,CT是颈椎病诊断中的更为可靠和精准 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PDF
马 俊琪
目的 探究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及获得的敏感度与准确度。方法 以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就诊的 18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所得 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160例;联合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 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心脏彩超及颈动脉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疑似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 彩超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诊断效能高,可作为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方式。
PDF
马 庆敏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体重和氧合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结直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 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 及氧合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体重下降幅度较小,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氧合指标如 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改善显著(P<0.05)。研究组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有效维持了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体重,改善了氧合功能,提升了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PDF
郭 莎莉, 涂 店红, 熊 美婷, 季 媛*
目的 分析安宁疗护干预对胃癌晚期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 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安宁疗护,对患者希望水平、恐惧情绪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经干预,观察组患者希望水平提升显著,恐惧情绪也得到更明显的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更优,p<0.05。结论 安 宁疗护可实现对胃癌晚期患者希望水平等相关指标的有效改善。
PDF
余 安安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和舒适护理对肾衰竭透析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01月至2024年01月收治的 肾衰竭透析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研究组)。结果:研究 组SAS(25.51±2.10)分,SDS(26.69±1.72)分,对照组SAS(34.18±2.68)分,SDS(33.24±2.57)分,两组差异 明显,P<0.05。研究组社会职能(74.88±4.52)分,情绪职能(75.51±5.03)分,对照组社会职能(63.38±5.16)分, 情绪职能(63.20±5.84)分,P<0.05。研究组感染、呼吸困难患者较少,总发生率5.00%;对照组呼吸困难2例、下肢深 静脉血栓2例,总发生率6例(30.00%),P<0.05。结论:在肾衰竭透析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心理干预与舒适护理可改善 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动临床预后品质有效提升。
PDF
严 秀萍
目的:围绕接受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分析规范化皮肤护理干预对药物相关性皮疹发生率、 严重程度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于我院接受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靶向治疗的 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 规护理的基础上,自靶向治疗启动当日起实施皮肤护理方案,具体包括针对皮肤护理重要性及操作方法的个性化健康教 育、每日温和清洁与保湿修护、强化防晒措施、皮疹早期识别与阶梯式干预。结果:观察组皮疹总体发生率为62.5% (2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5%(37/40);观察组CTCAE分级≥2级的重度皮疹发生率为12.5%(5/40),显著低于对 照组的35.0%(14/40)。生活质量评估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在EORTCQLQ-C30量表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健康状 况维度评分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疼痛、失眠等症状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结论:对接受靶向治疗的乳腺 癌患者于治疗初期实施皮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药物相关性皮疹发生率、减轻皮疹严重程度,同时显著改善患者治 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PDF
陈 玲飞, 唐 秀秀, 熊 美婷, 季 媛*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大肠癌造口患者并发症风险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2月至2024年10月收治 的62例大肠癌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1例,强化护理)。强化护理包括系统化健康 教育、造口技能训练及个体化心理支持。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12.9%)显著低于对照组(38.7%),且自我护理能力评分(89.5±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1±8.4分),差异均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大肠癌造口患者并发症风险,并显著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该模 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PDF
王 玉, 徐 东霞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研究对象 为32例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 对比指标包括护士工作积极性、护理差错率以及护理操作效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护士工作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 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操作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显著提 高护士工作积极性、降低护理差错率并优化护理操作效率,对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PDF
陈 丹辉
目的:探讨精细化血糖血压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血压稳定性、神经功能恢复进程及日常生 活能力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精细 化血糖血压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8±0.9vs8.2±1.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1±1.5vs11.3 ±1.8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6.9±0.7%vs8.1±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压达标率 (88.33%vs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降低值(5.8±1.6vs3.2±1.4分)、Barthel指数升高值(35.6±8.2vs24.3 ±7.5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67%)显著低于对照组(28.33%,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实施精细化血糖血压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血糖控制达标率、增强血压稳定性,加速神经功能恢 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此方案是改善该类患者临床预后的有效路径。
PDF
王 占峰, 夏 青*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康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4 年 5 月 至 2025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 120 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采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评分)、社会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 评分)、生活质量(采 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 PANSS 评分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 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SD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QOLI-74 评分中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5.00%(57/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43,P=0.008)。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 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PDF
张 思莹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方法为选取2024 年5月至202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0例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将这 些患者分为对照组(2024年5月至11月,共900例)和实验组(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共9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 规的手术室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改进措施 包括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评估与反馈、制定并落实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 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士专业能力评分以及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研究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士专业能力评 分以及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研究得出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应 用,对于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 士的专业能力,以及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PDF
张 茜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理念构建的综合性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案在预防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MDRO)定植 患者后续发生感染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60例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临床资料,依 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感染预防护理)与观察组(n=30,接受系统化、结构化预防性 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观察组ICU住院时间[(12.4 ±3.1)天vs(18.6±5.2)天]、总住院时间[(25.8±6.9)天vs(35.2±8.7)天]及抗生素使用强度[(85.2±15.7)DDDsvs (132.5±28.4)DDDs]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对照组。结论:对ICU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实施前瞻性、系统化预防性护理干 预,能够有效阻断定植向感染的转化过程,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同时也能减少抗生素暴露量,其 具备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PDF
张 益玲
目的:分析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针对性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12月收 治的121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发生率,总结护理预防措施。结果:121 例患者中,肾性贫血发生率最高(92.6%),其次为高血压(84.3%)、感染(34.7%)、电解质紊乱(28.9%)、心血管并 发症(19.8%)。感染中以社区获得性肺炎(20.7%)和导管相关性感染(6.6%)为主;高血压中3级占比达61.2%;电解 质紊乱以高钾血症(14.0%)和低钙血症(10.7%)常见。结论: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针对感染、高血压、贫血、 电解质紊乱等实施个性化护理预防措施,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PDF
张 廷玲
目的:观察系统化认知干预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长期效应。结果:两组术前RBMT-Ⅲ及MoCA评分均无 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干预组RBMT-Ⅲ评分达到19.6±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7±3.0分(P<0.001); MoCA评分干预组为26.9±2.3分,对照组为23.5±2.7分(P<0.001)。生活质量评估显示,干预组在认知功能领域评分(84.2 ±8.1分)高于对照组(72.3±9.5分),而在未来不确定性(29.8±6.5分)和疾病干扰领域(26.3±6.2分)评分低于对照 组(38.2±7.8分、35.4±7.1分)(均P<0.001)。结论:系统化认知干预方案展现出促进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 恢复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记忆功能重建与整体认知水平提升方面效果明确。该干预模式同时有助于减轻疾病相关心理 困扰,改善生活质量维度,为术后康复提供了有效的护理支持路径。
PDF
张 甜甜
目的:探讨个性化降尿酸护理在提高痛风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尿酸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优化痛风护理方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某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20例痛风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尿酸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 个性化降尿酸护理。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χ2 =9.245,P=0.002);实验 组血清尿酸水平(325.6±42.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12.3±56.5μmol/L)(t=9.872,P=0.000);实验组GQOLI-74 评分(82.5±6.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5.3±7.8分)(t=13.256,P=0.000)。结论:个性化降尿酸护理通过精准匹配患者 个体需求,可显著提高痛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清尿酸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干 预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PDF
帕提古丽· 热合曼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 院2024年1月—2025年1月收治的160例住院感染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 (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分级护理责任体系、优 化护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考核、实施动态风险评估与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 理依从性、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75% vs 13.75%,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 vs 81.25%,P<0.05);患者满意度在观察组为96.25%, 高于对照组的83.75%(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 论:精细化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并改善护理 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PDF
李 洁
目的:构建“分级预警-多维度监测-精准干预”护理监测体系,验证其对CAR-T细胞治疗血液肿瘤患者不良反应防控、 干预及时性及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2月本院80例接受CAR-T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随 机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监测)与实验组(40例,专项监测体系护理)。比较两组严重不良反应(≥3级CRS/ICANS) 发生率、干预时间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χ2 =5.54,P=0.019); 干预时间([ 1.23±0.45)小时]短于对照组([ 3.89±1.02)小时(] t=15.67,P<0.001);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77.50%) (χ2 =5.16,P=0.023)。结论:专项体系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缩短干预时间、提升依从性,保障治疗安全。
PDF
口 文静
目的:评估早期进食护理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炎症反应程度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效应。方法:选取 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 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早期进食护理模式。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 间及住院天数;次要指标涵盖胃肠道症状评分(GIS)、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RP、IL-6)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 组各项主要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在次要指标 方面,观察组第3、5天的GIS评分及血清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 低于对照组(22.5%),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进食护理具有安全性和可 行性,可以显著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进程,减轻胃肠道症状,有效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缩短住院周期,此方案呈现出 改善临床预后的积极趋势。
PDF
何 敏, 邓 伟琪
总结1例会厌癌切除术后复发行靶向药物治疗的期间并发PICC相关性血栓和血流感染的护理。护理要点为进行气道管理, 避免窒息;指导吞咽功能锻炼,改善吞咽功能;实施前瞻性护理减轻靶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PICC相关性血栓和血流 感染出现时,及时开展护理多学科会诊,结合病情及患者的接受程度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采用延续性护理提高患者自 我管理能力和用药依从性;经科学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症状有效缓解。
PDF
赵 鹏飞
目的 探析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临床效果,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23年2月至2025年2月接诊慢性血 吸虫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吡喹酮治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吡喹酮治疗+综合护理),各30例,比 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慢性血吸虫病,建 议选择吡喹酮治疗患者,以此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应当配合实施科学的综合护理,有助于对疗效加以巩固, 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可做好配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PDF
李 琳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明确其对产妇心理应激状态、分娩结局指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于本院产科分娩的120例单胎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包括环境优化、产程全程协助、针对性情感疏导、家庭参与式护理及个性化健康教。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SAS评分[(36.4±5.8)分]、EPDS评分[(7.2±2.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6±7.2)分、(10.8±3.4)分];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1.67%(43/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7%(31/60);观察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95.8±41.3)ml] 少于对照组[(248.9±55.7)ml];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6.5±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8.9±5.6)分]。结论: 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早期出血量, 同时也能显著提升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模式可作为提升产科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的有效方案。
PDF
马 晶, 効 咏, 梅 张佳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4年3月—2025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10 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55例,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 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精神行为症状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蒙特利尔认知评 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 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精神行为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PDF
韩 敏
目的: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对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4年1月-12月期间于本院行腹 部手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麻醉苏醒护 理干预。对比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Richmond镇静躁动评估量表(RASS)评分等观察指标。结果:(1)经护 理,研究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躁动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躁动发作频次低于对 照组,P<0.05。(2)研究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及在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3)研究组拔管后0.5h苏醒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0.5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研究 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应用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躁动 的发生率,降低躁动评分,减轻应激反应,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性。
PDF
马 维娜
目的:明确针对高龄经产妇的孕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其妊娠期并发症发生及分娩结局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3 年1月至2025年1月在我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100例高龄经产妇(年龄≥3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检查及标准化孕期保健指导;观察组实施全程孕期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妊娠风险动态预警、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阶段性心理情绪疏导及分阶段分娩准备教育。结果:观察组妊娠 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00%(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00%(24/50);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 (10.00%vs26.00%)、贫血发生率(8.00%vs22.00%)的下降幅度更为突出。观察组剖宫产率为46.00%(23/50),低于对 照组的68.00%(34/50);观察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为(185.6±38.2)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43.7±52.1)ml(P<0.01); 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分者占比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 组(P<0.01)。结论:对高龄经产妇实施孕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和非医学指征剖宫产 率,控制产后出血量,同时也能改善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状态,从而提升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
PDF
黄 紫颖, 江 娟
目的:探讨互联网5A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0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符合 糖尿病前期标准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门诊接诊先后顺序的奇偶数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收集数据,比 较血糖、血脂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糖指标以及血脂指标更趋于正常范围(P< 0.05),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明显(P<0.05)。结论:互联网5A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显著改善血糖和血脂控制效 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PDF
田 笑琦, 马 莉莉, 宋 思慧, 李 一鸣
慢性病的日益增多,逐渐成为全球健康问题的重心,尤其是在护理干预领域,传统的单一护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患者多 元化的需求。多学科协作应运而生,成为提升慢病护理效果的关键力量。通过整合不同专业的资源,形成协同效应,不 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在实践中缓解慢病护理所面临的多重挑战。本文探讨了慢病护理中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从面 临的沟通障碍、角色模糊、资源不均等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其对团队合作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 优化沟通机制、强化成员之间的知识互补、提升协作信任等,以期为当前慢病护理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解决方案。
PDF
吕 莹
目的:探讨静脉通路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周期中对药物外渗的预防效果,明确该护理模式在降低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提 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于我院肿瘤科接受化疗的患者100例,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静脉通路护理,具体措 施包括静脉通路评估与选择、超声引导下精准置管、导管固定与规范化维护、外渗实时监测及外渗应急预案。结果:观 察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4.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9/50)(χ2 =5.005,P<0.05);观察组无INS3-4级严重 外渗病例,对照组严重外渗发生率为8.0%(4/50)。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11/50) (χ2 =5.98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4.6±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0.7)分(t=5.830,P<0.01)。 结论:静脉通路护理可通过标准化评估、精准操作及全程监控,有效降低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风险,减少静脉炎等局 部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体验,其可作为保障肿瘤化疗安全性的核心护理措施推广应用[1]。
PDF
李 一鸣, 田 笑琦, 张 艺凡, 宋 蕾
在慢性病护理的过程中,人文关怀作为一种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全方位关照,已成为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尽管其在理论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本研究从慢性病护理的特点出发,探讨了人文关怀的内 涵与价值,并分析了护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针对当前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缺失和医疗 资源不足等困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加强与患者家庭 的沟通、建立全面的关怀支持体系等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体验和生活质量。
PDF
王 丽丽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预防及生活质量改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5 年1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心血管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入院后48h内完成心血管风险分层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制定 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训练、腹式呼吸训练、针对性心理干预及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等。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 12.5%(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13/40);观察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4/40),低于对照组的27.5%(11/40) [1]。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8±2.6)天,较对照组[(13.5±3.8)天]缩短3.7天。出院后30天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 再入院率为7.5%(3/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9/40);观察组生活质量提升幅度也相对更高。结论:早期康复护 理能够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短期再入院风险,同时也能提升患者生 活质量。
PDF
解 海畅
目的:分析腹部皮下注射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4 年1月-2025年2月所接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35例。 两组患者均行腹部皮下注射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 程度、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及SD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 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皮下注射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期间, 为其采取优质护理将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并改善其心理状态,减轻疼痛反应同时,提升患者疾病治疗安全性。
PDF
李 淑红
目的:分析PDCA模式下对医院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4年4月-2025年3月,选择28 例公共卫生管理人员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信封法,将28例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均等分配为两组,对照组(14名) 管理方式为常规管理,观察组(14名)管理方式为PDCA管理。评估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公共卫生管理效果、 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对医院管理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对照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评分,低于观察组,P< 0.05;对照组公共卫生管理效果,差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对医院管理的满意度少于观察组,P <0.05。结论:在医院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化卫生管 理服务质量控制,提升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对医院管理满意度。
PDF
李 波, 夏 群睿, 董 琪, 叶 云芝, 宋 华, 严 治成
在新时代,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医共体建设 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统一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党建与业务脱节、党员示范作用不足以及部分村卫生室党建 覆盖空白等问题。本文通过深入调研,探索以党建引领医共体发展的有效路径,强调发挥医共体总院党建示范引领作用, 从组织架构完善、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优化等多方面发力,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PDF
李 旭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在新疆地区逐步推广应用,对医院医保管理产生了深远 影响。本文基于新疆地区 DRG 运行实际,结合 2024 年度新疆医院质量与绩效评价(DRG)平台上报病案首页数据 的 230 家医院情况,深入分析 DRG 支付方式下医院医保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探索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路径,旨在提升 医院医保管理水平,保障医保基金合理使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PDF
安 京华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水平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并且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重症医 学科是主要研究危重症患者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发病机制、诊断、监测和治疗问题的一门临床科学,因涉及专业领域较 宽,具有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特点。当前,为提高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我科着重于提高住院医师 的人文素养、合理安排带教老师及理论教学及强化考核制度。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才是重症医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PDF
田 于春
在现代化医院管理工作中,面对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高质量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通常能够为医院 其他医疗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而在乡镇医院管理中,考虑到医院整体收入、人员组成与技术水平等均 与我国城市医院间存在较大差异,医院管理人员则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运用创新的档案管理策略为医院决策提供有力 支持。基于此,本文对加强乡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
PDF
邵 君艳
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流程、强化质量控制、提升效率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了对门诊药房的全 方位、细致化管理。文章在基于精细化管理概念的基础上从目标管理、人员管理、药品管理、调剂管理以及信息化制度 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实践应用的策略,旨在提升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的质量,为医 院门诊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基础,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PDF
吉 宗杲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食道调搏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例妊娠合并室上速患者 行食道调搏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发病时症状、心电图表现、调搏过程及转复结果,观察治疗过程中母婴情 况。结果 2 例患者均成功通过食道调搏终止室上速发作,转复为窦性心律,治疗过程中母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 论 食道调搏治疗妊娠合并室上速安全有效,可作为该类患者发作时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快速缓解症状,保障母婴安全,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PDF
刘 亚茹
胰腺癌是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一类,其早期诊断难度大,治疗效果较差。近年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为 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本研究回顾分析了4例胰腺癌患者在接受索凡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与替吉奥治疗后的疗 效与安全性。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减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阐述病例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并探讨护理措施及随访效果。
PDF
李 纪枫, 金 京春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和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LP)是两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S主要累及外 分泌腺体,以口干、眼干为主要表现,还可出现多系统损害。LP则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典型皮损为多角 形扁平丘疹,可累及口腔、生殖器等黏膜部位。这两种疾病之间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口腔黏膜受累,病因,及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尽管两者在临床中并不罕见,但两种疾病共存的病例报道相对较少。本文报道1例SS合并LP的 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探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致病机制,旨在提高对这两种疾病共病现象的认识。
PDF
边 荣伟, 毕 文静
总结1例肛瘘术后患者静点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患者在我科行肛瘘根治术当天进行静点头孢曲松 钠的抗炎治疗,随即出现发绀、发憋、窒息、血压测不出、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过敏性休克现象,随即开展长达45min 的抢救工作,后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任何后遗症。相比急诊、ICU、麻醉科等抢救经验丰富的科室,肛肠科等此类普通 病房在设备、药品、经验、技能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的前提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实属不易,更值得给我们每 个人敲响警钟。现将抢救过程、回顾结果、改进具体措施,进行整理归纳,希望病房科室以此借鉴,预防悲剧的发生。
PDF
金 雪桐, 金 军, 司 淑瑞, 何 璇, 金 永德
目的:探讨颈深部表皮样囊肿的病因学、影像学特征、手术策略及预后因素,提升临床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方法:结 合1例右侧颌下区巨大表皮样囊肿病例,采用高分辨率CT、多模态MRI(含DWI序列)明确病变范围;行开放性完整囊 肿切除术,术中应用神经监测技术保护毗邻结构。术后病理确诊后,系统性回顾近10年文献37篇,总结诊疗共识与争议 点。结果:表皮样囊肿在颈深部发病率不足0.5%,容易误诊为腮裂囊肿或神经鞘瘤。本例肿瘤体积7.0×6.0×4.0cm, 位于下颌舌骨肌深面,压迫口咽腔。影像学显示T1等-略高信号、DWI弥散受限的囊性占位,囊壁无强化,完整切除后 半年随访无复发。结论:颈深部表皮样囊肿误诊率高,需通过“临床-影像-病理”三联诊断确立。颈深部表皮样囊肿需 要采取手术进行根治,术中需注重筋膜层次分离,避免囊壁破裂。术后应接受长期随访,明确远期疗效。
PDF
赵 秀峰
目的:评估内分泌治疗对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至2024年6 月在我院接受内分泌治疗的3例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治疗方案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前列腺 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显著下降,肿瘤体积缩小,部分患者肿瘤细胞已基本灭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内分泌 治疗对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PDF
吴 书惠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教育教学中,能够从实践层面落实育人育才的教育目标,提供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施路径,帮助课 程思政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价值。在明确课程思政内涵及其育人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特征, 挖掘了其中存在的“敬畏生命”“勇于创新”“科学严谨”“感恩奉献”的思政教育理念,并探索了将以上课程思政元素 融入实验指导过程的路径。认为应当从横向拓展、纵向深入以及长效制度构建的方式,建立人体解剖实验教学的课程思 政落实体系,凸显人体解剖实验课程的课程思政特质,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PDF
和 倚帆, 马 丽娴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 已在医学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当前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反馈不足、人文关 怀能力培养欠缺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PBL联合Mini-CEX的教学模式,探索其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该模式通过问题导向学习结合实时临床评估与反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及团队协作能力,弥补 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综合分析国内外护理本科教育模式现状,探讨PBL联合Mini-CEX在护理教育中的实践路径及 推广前景,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PDF
李 艳, 黄 娜, 张 娇, 李 奕莹, 杨 贵花
目的:明确研究旨在评价课程思政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至12月在绿春县人民医院的护理实习生 60名为研究对象。参与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比较两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思政目标及其具体 指标的考核成绩。结果:综合分析显示,观察组在多个指标考察成绩上均表现出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表现,包括理论知识 掌握、操作技能提升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深度。具体而言,除书面专业知识考试成绩外,观 察组在专业知识操作评估和技能提升指标方面表现更佳。此外,观察组在价值形成、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方面的评估得 分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课程思政教育原则的混合式学习在静脉输液教学中的实施,能提升护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 能掌握,对学生的专业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并提高了他们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PDF
倪 美静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23年8月~2024年6月收治的脑梗 死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且出现吞咽障碍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 照组,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各组7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综合康复治疗对比护理效 果。结果:护理前患者SSA评分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在得到有效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吞咽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两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在中医情志护理综合康复治疗的 支持下,患者仅有1例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98.63%>87.67%,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应用中医情志护理综合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调整吞咽障碍问 题,可以有效强化康复治疗的全面性,充分考虑到患者在康复阶段的情绪变化,帮助患者调整、改善心理状态,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吞咽障碍的恢复、调整。
PDF
王 劭敏, 赵 朋飞
象思维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象思维与中医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基于象思维来治疗疾病自古已有。 本文基于象思维理念,从心射血功能与男性勃起功能取类比象,结合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之能与男性勃起功能的血管充 血状态、男性勃起之心理动机等相联系,从心论治阳痿。以“益气养血,养心安神”、“培土益肾,兴阳养心”、“泻南补 北,水火既济”、“行气活血,通畅心脉”、“祛湿清热,清心定神”之法治疗阳痿,为治疗阳痿提供新思路。
PDF
徐 赛
随着育儿观念升级和现代家庭对专业母婴护理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增加,当前中职母婴护理人才培养存在中医技能融入浅 表、新质技术应用不足、教学与岗位需求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新的劳动者、运用新的劳动 工具,对接新的劳动对象需求,结合中医适宜技术对中职母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当前中职母婴护理人 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核心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母婴护理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中医 技能融合浅、科技应用能力弱、劳动对象适配性不足等问题,培养出符合母婴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全方位护理人才,进 一步推动中职护理教育高质量发展。
PDF
陈 希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 以乱数表法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中医护理(研究组)。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显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 分较高,总护理满意度95.00%;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较差,总护理满意度80.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相对较低, 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环节,实行中医护理方案能够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对改善神经功能评分、提高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PDF
杨 青燕, 阿丽亚· 吾布力阿西木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精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5年1月收治的120 例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心理护理,实验组实施中医情 志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 =7.680,P=0.006);干预后实验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16.023, P<0.001);实验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15.364,P<0.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提升精 神心理护理效果,减轻抑郁、焦虑症状,优于常规护理,为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护理提供新路径。
PDF
周 鑫, 朱 婧涵, 陶 广航
本文系统综述了艾灸干预在康复疗养中的应用效果与作用机制,重点探讨了其对体质调节、气血流通以及整体康复效果 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艾灸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适应症选择的复杂性和操作风险管理。通过总结现有 研究成果,本文旨在为艾灸干预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其在康复领域的科学应用和发展,助力提升 康复疗养的整体效果。
PDF
孜依丹· 买买提
目的 本研究旨在系统观察和评估推拿手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比分 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为临床实践中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参考。方法 选 取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期间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法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方案,包括促胃肠动力药和消化酶制剂 等;实验组患儿则采用中医推拿手法(包括腹部推拿、背部推拿等)联合特定穴位(如中脘、足三里等)中药贴敷的综 合治疗方案。研究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主要症状(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的改 善时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等,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 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的症状积分(2.13±0.5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89±1.02)分(P<0.05)。结论 推拿手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不仅临床疗效确切,而且 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消化道症状,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值得在儿科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PDF
艾孜热提艾力· 麦麦提艾力, 米尔阿地里· 帕尔合提, 王 建全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数据采集系统,构建传感器层、网关层与云平台层的三层架构,解决数据 传输延迟与质量控制难题。系统采用自适应滤波与边缘计算优化策略,显著降低采集延迟与错误率,同时提升吞吐量与 异常响应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重症监护及慢病管理场景中具备良好适应性,优化后吞吐量达1820数据点/秒, 延迟控制在85ms以内,误差低至0.28%。此外,通过安全防护与隐私机制的引入,有效保障了医疗数据合规性与完整性。 研究成果旨为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PDF
王 晋军, 李 强, 王 兆伟, 李 林, 王 品一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以腹主动脉局部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 尚未完全阐明[1]。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AAA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PDF
范 立娟
当今世界,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以大数据为动力的大变革,大数据已经是人类社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样的大环 境中,我国的档案工作既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文档资源深度挖掘、动态集成和价 值释放等需求已很难满足。我国档案信息资源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其发展与使用模式急需向开放化、协作化和 社会化方向发展。研究构建“社会协作使用”的新模式,既是对我国档案工作本身发展的要求,又是服务于国家战略, 服务于社会治理,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途径。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