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对 ICU 感染控制效果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评价多维度、系统化干预策略在提升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同时分析该策略对降
低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作
为干预前组,该组实施常规手卫生管理;自2024年1月起启动综合性干预措施,选取2024年1月—2025年1月ICU收治的
100例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强化手卫生理论培训与实操技能考核;②建立匿名同行监督机制及即
时反馈系统;③优化手卫生设施配置与视觉提醒标识;④引入基于科室绩效的正向激励体系。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
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58.4%显著提升至89.6%(P<0.001);干预后组ICU获得性感染总体发生率为11.0%,显著低于
干预前组的27.0%(P<0.01),其中CRBSI发生率从7.0%降至1.0%、VAP发生率从13.0%降至5.0%、CAUTI发生率从9.0%
降至6.0%;干预后组患者平均住院日较干预前组缩短4.2天,ICU病死率从16.0%下降至7.0%。结论:针对ICU护理人员
的系统化、多层次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行为的改善能直接降低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并
在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ICU病死率方面发挥明确临床作用[1]。
		低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作
为干预前组,该组实施常规手卫生管理;自2024年1月起启动综合性干预措施,选取2024年1月—2025年1月ICU收治的
100例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强化手卫生理论培训与实操技能考核;②建立匿名同行监督机制及即
时反馈系统;③优化手卫生设施配置与视觉提醒标识;④引入基于科室绩效的正向激励体系。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
手卫生依从率从干预前的58.4%显著提升至89.6%(P<0.001);干预后组ICU获得性感染总体发生率为11.0%,显著低于
干预前组的27.0%(P<0.01),其中CRBSI发生率从7.0%降至1.0%、VAP发生率从13.0%降至5.0%、CAUTI发生率从9.0%
降至6.0%;干预后组患者平均住院日较干预前组缩短4.2天,ICU病死率从16.0%下降至7.0%。结论:针对ICU护理人员
的系统化、多层次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行为的改善能直接降低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并
在缩短患者住院日、降低ICU病死率方面发挥明确临床作用[1]。
关键词
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ICU;感染控制;临床效果
		全文:
PDF参考
[1]宗永忠,陈立萍,施亚明.手卫生依从性对 ICU 医院感染控制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3(02):46-48.
[2]贾巍,董岩,许华,等.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措施对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12):231-232.
[3]卢昌碧.加强 ICU 工作人员手卫生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21,12(36):29-30.
[4]卢丹英,罗毅.手卫生干预在提升 ICU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降低医院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
摘版)医药卫生,2022(04):89-92.
[5]孔鑫.加强ICU护理人员手卫生干预措施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06):156-157.
(0 摘要 Views, 0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