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赵 美琴
本文从智能科技的定义出发,概述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诊断与治疗、医疗管理、医疗教育和个性化医疗;
并从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角度分析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医学模式、个性化医疗
与精准医学和智能医疗设备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目前智能科技在医学领域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智能科技在
医学领域的发展给临床医生带来了便利,但也需要面对如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壁垒等问题。未来,我们需要加强智能科技
在医学领域应用过程中的监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推进数据共享,提升智能医疗设备和技术在临床中应用的安全保障能力。
|
邹 振华, 吴 小波
目的:分析医院视角下青少年厌学的心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 2024 年 3 月至 2025 年 3 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
厌学者共计 60 名,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受试者分为改进组和一般组,每组各 30 人。一般组采取传统心理辅导及
健康宣教相关的常规干预模式,改进组则在常规基础上引入结构化心理干预策略,即从团体心理活动、个别认知调适训练、
人际沟通技巧指导及家庭支持系统构建入手。全体受试者干预周期为两个月,干预前后分别采用 SAS、SDS 量表对焦虑和
抑郁水平进行测评,辅以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在干预前 SAS 和 SDS 评分差异不显著,干预结束后,改进组两项评
分较一般组均出现更大幅度降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依从性方面,改进组高依从比例显著高于一般组。结论:
结构化心理干预方案能在医院环境中有效减轻青少年厌学相关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提升干预依从性,为临床开展此类
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实证支持。
|
王 嘉炜, 何 春, 诸 佳瑜, 俞 丹丹, 裴静 波*
叶天士擅长治疗肺气郁痹、结合《临证指南医案》与呃证相关医案,分析总结叶天士治疗呃逆的学术思想。叶天
士在列举前人历代医家治疗呃逆的病机与方药的基础上补充了自身的认识,谓“肺气郁痹,及阳虚浊阴上逆,亦能为呃”。
叶天士治法以辨析呃逆病机为抓手,理法方药完备,临床上举凡因上焦气机不利、湿热阻痹而呃或胃阳衰败,浊阴上逆而呃,
皆可参考叶氏之法治之,为治疗呃逆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借鉴与推广。
|
马 金龙
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口腔正畸矫治器的设计与制造迎来了新的变革。本文探讨了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
口腔正畸矫治器的研发过程,包括增材制造工艺的选择与参数优化、矫治器材料的选择与性能测试、矫治器结构设计及力
学仿真等方面。通过综合考虑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性能测试。同时,
利用增材制造的优势,实现矫治器的个性化定制和结构优化,以提高矫治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
樊 慧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的 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 50 例。比较两
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0% vs 24.0%,P=0.024);生活质量各维度评
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提高
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潘 瑞
目的:脐带血性激素水平是评估胎儿 - 胎盘轴功能及新生儿内分泌状态的重要窗口,但目前关于其性别与胎龄特
异性差异的系统研究仍较匮乏。本研究通过多维度分析新生儿脐带血性激素谱,旨在揭示其分布规律及潜在临床关联,为
新生儿代谢评估与发育监测提供新依据。方法 :选取 70 例新生儿脐带血样本,按性别及胎龄分组(足月男婴 25 例、足月
女婴 23 例、早产男婴 22 例),采集脐带血样本。本研究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促性腺激素及甾体激素水平进行
定量测定。具体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两种促性腺激素,以及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
三类甾体激素的检测分析,结合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并探讨其与远期健康的关联。结果 :(1)性别差异:足月男婴 T、
FSH、LH、P 水平显著高于女婴(T: 175.49±50.80 vs. 142.65±35.07 ng/dL,P=0.028;FSH: 1.39±0.80 vs. 0.69±0.35 IU/L,
P<0.001),E2 无性别差异(P=0.27);(2)胎龄差异:早产男婴 FSH(2.35±1.10 vs. 1.39±0.80 IU/L)、LH(7.21±6.58
vs. 1.38 IU/L)水平显著高于足月男婴(均 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脐带血性激素的性别与胎龄特异性分
布规律:男性新生儿 HPG 轴活性更强,而早产儿促性腺激素升高可能反映胎盘功能不全与未成熟内分泌反馈机制的交互作
用。结合性激素谱,可构建新生儿内分泌风险评估模型,为早期识别代谢异常(如高雄激素血症、HPG 轴紊乱)及指导高
危妊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成果填补了胎儿 - 胎盘界面性激素动态研究的空白,具有明确的临床转化潜力。
|
芦 胜胜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前斜角肌液压松解对颈型眩晕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本院诊治的颈型眩晕患者 100 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单纯治疗组(常规康复治疗)和联合治疗组(星
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前斜角肌液压松解),每组各 50 例;另选取 50 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及前斜
角肌液压松解联合干预措施,并在治疗前、治疗后 1 个月及 3 个月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 SF-36 量表和 DHI(眩
晕障碍量表)进行测量,同时观察干预对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其
与症状改善的相关性。结果:联合治疗组在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生理功能、社会交往、情绪状态、日常活动能力等)较
单纯治疗组显著提高(P<0.05),其中眩晕症状改善幅度与生活质量评分提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星状神
经节阻滞联合前斜角肌液压松解可有效改善颈型眩晕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缓解其眩晕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
戴 灿
儿童尿频是指小儿排尿次数明显增多,间隔时间显著缩短,每日可达数十次,但总尿量无明显增加,且排除饮水
过量等生理性因素。根据现代医学标准,若相同时间段内排尿次数显著超过同龄儿童正常范围(通常白天>8次,夜间>2次),
即可判定为异常。儿童尿频则表现为频繁去厕所排尿,每次尿量少,或点滴尿量,不伴有其他尿痛,发热等其他症状。中
医将其归为“淋证”“小便数”等,核心病机为气化失常与水液代谢失衡,涉及肾、膀胱、脾、三焦等脏腑功能失调。目前,
中医对儿童尿频具有独特的治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详述了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儿童尿频一例,为相关治
疗提供参考。
|
丁 赛, 陆 梦晴, 董 超, 王 智扬, 吕 君丽
亳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和悠久的中医药文化,药膳养生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契合国家“健康中国”战略,
更关乎民生福祉的提升。通过深入探讨亳州药膳对民生福祉的多元影响,并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系列
发展策略,以提升亳州药膳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并最终惠及当地居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佟 鑫海
目的 分析德元升膏方在高血压患者作用。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 60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
氢氯噻嗪联合降压保健操治疗,观察组实施德元升膏方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血压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
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压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实施德元升膏方治疗,可以
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血压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
|
吴 子才
文章聚焦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深入剖析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当前,体检中心在应
用该方案时面临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隐患突出、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服务流程衔接不畅效率低下以及体检者认知不
足与配合度低等问题。为此,针对性提出构建多维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全流程数字化协同机制、
强化健康管理理念宣传引导等策略,旨在提升体检中心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促进该方案有效落地,为体检中心健康
管理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体检中心;应用策略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
辛 爱花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艾灸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分析,以评估其在临床护理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设置在 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12 月录入该时段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计 40 名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纳入 20 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治
疗时,同时应用艾灸护理措施。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过程中的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 WHOQOL100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存在(P < 0.05)。
结论:艾灸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艾灸护理中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艾灸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以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
|
吴 运泽
本文系统探讨道一青主医学理论及其方剂在糖尿病综合治疗中的协同作用,经过系统分析傅氏医学典籍,结合当 代糖尿病诊疗的最新进展,深入挖掘其学术体系与糖尿病防治的关联性。重点归纳方剂在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调节代谢 指标及防治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疗效与研究动态,以期为中医药干预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