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目录

古 惠林, 莫 敏婷, 陈 怡绿
目的 总结 48 例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8 例患者护理重点措施包括:做 好预防感染,调整免疫抑制剂和用药护理等。结果 经过精细的治疗和护理,48 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肾移植受者术后 并发泌尿系统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定期监测尿常规、尿培养,做好用药护理,重点预防感染, 促进患者康复,巩固治疗效果。
PDF
雍 磊, 祁 亮菊, 李 楠*
目的 分析三甲医院急诊科接诊死亡病例的特点,研究提高急诊急救成功率,优化医院医疗资源配置,为居民健康 做更好的院前急救知识宣传。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 2014-2024 年宁夏银川市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死亡病 例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2014-2024 年急诊科共计上报 990 例,男女比例 1.51:1,死亡病例在性别分布上存在统计学 差异(x2=40.404,P<0.01);年龄在 80 岁及以上死亡最多,构成比为 41.92%。不同性别死亡病例在季节分布无差异(x2=1.073, P=0.783)。急诊科接诊的死亡病例中,在家中死亡的最多,构成比为 58.99%,其次为医疗卫生机构内、其他场所、养老服 务机构、来院途中,不同性别死亡病例在死亡地点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078,P<0.01)。死因顺位前五位的疾病 是心脑血管疾病(43.13%)、恶性肿瘤(17.17%)、伤害(12.53%)、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8.79%)和呼吸系统疾病(8.69%)。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死亡病例在性别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 急诊的死亡需要重点关注,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增加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的救治能力,提升医院急诊医疗的质量。
PDF
赵 金伟, 李 玲
目的 比较不同器官受累白塞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沙利度胺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选取我 院门诊就诊及病房收治的活动期白塞氏病患者 44 例,根据器官受累情况分为皮肤黏膜组 22 例及血管受累组 22 例及健康对 照组 44 例。皮肤黏膜组给予单药沙利度胺 50mg QN 治疗;血管受累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 50mg QN 联合糖皮质激素(1mg/ kg/d)及环磷酰胺 400mg/ 周治疗;于治疗前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疾病活动度评分(BDCAF)、疗效评价及外周血白细胞 (WBC)、 血沉 (ESR)、C 反应蛋白 (CRP)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 44 例,男性 26 例, 女性 18 例,年龄 36.3±10.3 岁;对照组男性 26 例,女性 18 例,年龄 37.4±8.8 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患者 WBC、ESR、CRP 及 VEGF 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皮肤黏膜组 22 例,其中男性 12 例, 女性 10 例,年龄 35.9±9.3(岁),病程 23.2±10.8(月);血管受累组 22 例,男性 14 例,女性 8 例,年龄 37.7±10.6(岁), 病程 18.4±9.2(月)。治疗前:皮肤黏膜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 WBC、ESR、CRP 水平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血 管受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 WBC、ESR、CRP、VEGF 水平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受累组与皮肤黏膜组相比,除 ESR 外,血 WBC、CRP、VEGF 水平及 BDCAF 评分均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比较:皮肤黏膜组患者经沙利度 胺单药治疗后有效率为 86.4%,血管受累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及沙利度胺治疗后有效率为 100%。皮肤黏膜组 治疗后,外周血 WBC、ESR、CRP、VEGF 水平、BDCAF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血管受累组治疗后 外周血 ESR、CRP、VEGF 水平及 BDCAF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器官受累的白塞病患者血 清 VEGF 水平不同,在血管受累患者中其水平明显升高;经沙利度胺单药及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白塞病患者血清 VEGF 水平明显下降,提示沙利度胺对白塞病患者血清 VEGF 有抑制作用。
PDF
谭 铨广, 张 东然, 黄淑 兰*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 2 型糖尿病(T2DM)枢纽基因。方法:从 GEO 数据库下载 T2DM 相关芯片 GSE20966,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基因与临床性状的关系,获取关键 DEGs 并进行功能富集。采用 LASSO 回归筛选枢纽基因,并绘制 ROC 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共鉴定 209 个 DEGs, 其中 157 个上调、52 个下调。WGCNA 显示黄色模块与 T2DM 最相关(r=0.69, P=0.001)。交集获得 59 个关键 DEGs, GO 和 KEGG 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参与转运、细胞外区域、胰腺分泌等过程。LASSO 回归筛选出 7 个枢纽基因(MDFIC、 EFHD2、LMBRD2、GALNT14、IGFBP3、KCNG3、GPR116),ROC 曲线 AUC=0.96,显示良好诊断效能。结论:这 7 个基因有望作为 T2DM 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PDF
李 万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护理优化方案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循证护理 ACE Star 模式,构 建低分子肝素皮下护理优化方案,并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对低分子肝素注 射知识的知晓率、护士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规范的掌握率进行效果评价。研究对象为 2023 年 7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某院 6 个临床手术科室接受那屈肝素钙注射液皮下注射的 515 例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7 例)和循证组(258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操作方法,循证组则接受护理优化方案干预。结果:循证组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 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知晓率显著提高,护士掌握率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均 P < 0.01)。 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护理优化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护理工作的规 范化与精细化水平,确保用药效果达到临床治疗目标,对医疗护理安全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PDF
董 晓红
文章系统探讨了微型种植体支抗具体的临床应用场景、所取得的正畸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面临的常见问题以及 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微型种植体能够提供绝对支抗,实现牙齿的高效精准移动,尤其在应对复杂错颌畸形病例时优势 明显。然而,其临床应用也面临稳定性、软组织管理等挑战,需要通过严格的病例选择、手术规范及术后维护来应对。
PDF
李 依兰
目的:探讨 CT 平扫岛征在预测超急性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临床价值,明确其在早期影像学评估中的 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期间于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200 例超急性期(发 病 6 小时内)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 24 小时内复查头颅 CT 判断是否发生血肿扩大(定义为出血量 绝对增加≥ 6 ml 或相对增长≥ 33%),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与未扩大组。比较两组间岛征出现率,并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岛征与血肿扩大的关联性,ROC 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200 例患者中共 62 例(31.0%)发生血肿扩大,岛 征在扩大组中检出率为 61.3%,显著高于未扩大组的 23.2%(χ2=28.47,P < 0.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岛征为血肿 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6,95% CI:2.12–7.39,P < 0.001)。ROC 分析中,岛征预测血肿扩大的 AUC 为 0.742, 灵敏度 61.3%,特异度 76.8%。结论:CT 平扫岛征在预测超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作 为早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PDF
刘  维
皮肤老化是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其进程不仅涉及分子、细胞与组织层面的结构与功能退化,还 受到环境、生活方式及遗传因素的显著影响。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单一维度的表征与实验观察,缺乏能够系统性解释老化规 律并进行动态预测的统一框架。本文以系统生物学与计算建模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涵盖“分子 – 细胞 – 组织”多层次的 皮肤老化理论模型,并结合数学方程、随机动力学与深度时序网络提出动态预测机制。在实验部分,选取皮肤影像学数据、 生物化学指标与基因表达谱等多模态数据进行训练与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有效刻画胶原蛋白流失、氧化应激与炎症 反应等关键变量的演化趋势,并在预测个体化老化进程与潜在转折点方面表现出较高精度。研究结果不仅为皮肤老化机制 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路径,也为临床抗衰干预与个性化护肤方案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PDF
蒙 志刚, 张 永强, 崔 友志, 王 佩瑶, 曹 欣*
目的:探讨参术儿康糖浆联合优尔口服免疫球蛋白及卤米松乳膏对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4 月 至 2024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湿疹患者 116 例,按照统计学中的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随机平均分配至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 5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参术儿康糖浆联合优尔口服免疫球蛋白及卤米松乳膏的治疗措施,对两组临 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 CD4+、 CD8+ 水平、CD4+/CD8+ 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湿疹患者采用参术儿康糖浆联合优尔口服免疫球 蛋白及卤米松乳膏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改善湿疹患者的免疫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快速 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PDF
尹 云彬, 赵 剑锋, 丁 贤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选取 2023 年 1 月 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 5 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5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格 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术后 3 个月预后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确定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结果显示,年龄≥ 65 岁、出血部位为脑干、出血量≥ 30ml、血压控制不佳、术后出现并发症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 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表明,临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 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PDF
张 娴, 钟惠 强*
目的:对中药汤剂引发不良反应的成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药学干预措施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所具有的 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 2023 年 12 月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的 300 例患者,其中 2022 年 1 月~ 12 月的 150 例为对照组(仅记录不良反应并分析原因),2023 年 1 月~ 12 月的 150 例为研究组(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 应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16.67%)(P < 0.05);两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 器官 占比无显著差异(P > 0.05)。34 例不良反应患者中,消化系统症状占比最高(38.28%);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药物因素 (29.41%)。结论:中药汤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药学方面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从而确保用药过程的安全性。
PDF
罗 洋, 徐卫 华*
目的:报告一例罕见的食管 IgG4 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G4 related disease,IgG4-RD),结合文献复习探 讨其临床特点、诊断难点、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 1 例因进食梗阻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系统检索国内外 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食管病损切除术 +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患者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影像 学及胃镜提示食管中段占位性病变,术前误诊率高。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较 多浆细胞弥漫性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IgG4 阳性浆细胞显著增多(IgG4/IgG 阳性细胞比例 >40%),提示 IgG4 相关硬 化性病变。血清 IgG4 水平显著升高(具体数值:3.56 g/dL,正常值 <2 g/dL)。提示食管 IgG4-RD。术后未行糖皮质激 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 10 个月,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无复发迹象,预后良好。文献复习显示食管 IgG4-RD 极其 罕见,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术前确诊困难,手术切除局限性病灶可获得良好疗效。结论:食管 IgG4-RD 临床表现易与 食管肿瘤混淆,确诊依赖特征性病理改变及血清 IgG4 水平。局限性病灶手术切除后,密切随访观察而不行预防性免疫治疗 可能是一种合理选择,其长期预后良好。
PDF
陆 新程, 唐 军*
肿瘤标志物在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预测以及复发监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应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反映肿瘤的动态变化,并为治疗决策提供指导。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液体活检 技术的发展,肝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传统的蛋白质标志物到循环核酸、外泌体等多组学标志物,为肝 癌的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多组学标志物的应用不仅实现了肝癌分子分型的精细化,更推动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 精准选择。
PDF
南  萱
本文探讨了多学科协作模式下物理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中的应用价值。阐述了多学科协作模 式的定义与优势,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物理治疗在其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如呼吸训练、运动 疗法等,并说明其对患者呼吸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旨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 参考。
PDF
庞 嘉言, 张 芳
作为全球致残率持续上扬的重要原因,中风康复已然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中医康复理念同针灸疗法结 合起来形成的综合干预手段,凭借整体调治与局部刺激并举的方式来改善患者运动机能、言语水平、认知程度以及生活品 质等方方面面,其自身价值和应用潜能都得到充分体现。本文较为全面地整理出有关中医康复,针灸治疗中风的相关理论 根基,运作原理以及治疗成果,详尽探究中医康复手段联合针灸疗法对中风开展治疗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影响作用,尤其 是从神经功能重建,脑部血循环调控到神经递质调节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
PDF
肖 珊, 陈 云*, 董 峰, 唐 依娜
子宫内膜癌属于女性生殖系统里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种类,术后复发情况会对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做到早期诊断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价相融合的方式来达成。凭借多种信息源的整合,从而完成准确的判断,这项研 究全面归纳子宫内膜癌术后影像学的特点,着重探究超声,CT,MRI 以及 PET - CT 等技术的应用价值,而且仔细剖析 多模态影像融合。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以及传统病理学检查在早期筛查时的协同作用机理。有关数据显示,磁共振成像(MRI) 在软组织局部复发检测方面有着不错的空间分辨率优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 CT)擅长发现全身范围内的微小转 移病灶,动态监测血清 CA125 水平也被当作评判疾病发展进程的关键参照指标。三项主要要素形成肿瘤复发监测与干预的 重要架构,按照病人个体风险特点量身打造的影像学检查方案,既能明显改善早期复发信号的检测准确度,又能给接下来 的治疗规划安排充裕的时间余地。
PDF
霍 学慧, 孙 东华, 李 莉
本次研究针对颈椎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展开,着重探究其中医症状特性与内在联系,并对在中医药诊治时 的特殊价值予以挖掘,在收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以后,分析颈椎病同缺血性脑卒中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构建起一套符 合中医理论体系下的认识疾病框架,即包含病理生理根基,引发病因及典型症状分类等内容,从而找出现阶段诊疗工作的 关键结合点。采用现当代医学技术手段,例如对生物标记物质实施检测以及通过影像学检查技术等途径探寻中医证候与其 对应客观指标是否存在关联性,汇总提炼出具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干预方式方法和评价成果准则,给今后进一步在此方面开 展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一种可参考使用的理论依据基础材料来源。
PDF
赵 世俊, 李泽 苗*, 张 晔, 李 蔷, 姚 磊
目的:探讨建立健康孕妇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参考范围。方法:选取在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建卡就诊的 1508 例健康孕妇,建卡时间为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2 月,将其纳入到研究组,其年龄为 21-39 岁,平均为(28.44±2.68) 岁;根据不同孕周分为早期组(≤ 12 周)、中期组(13—27 周)、晚期组(≥ 28 周),每组分别为 504 例、500 例、504 例;并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 499 例非孕妇女性,将其纳入到对照组。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 标本,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未成熟粒细胞对白细胞比值(IG%)以及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IG#)进行测定;对各组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建立健康孕妇参考范围。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以及对照组的外周血 IG# 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中期组与晚期组之间外周血 IG# 总体 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另外两组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外周血 IG# 的正常 参考范围为 0×109/L-0.03×109/L;而早期组的参考范围为 0×109/L-0.0585×109/L;中期组外周血 IG# 的参考值范围为 0×109/L-0.22×109/L;晚期组外周血 IG# 的参考值范围为 0.01×109/L-0.27×109/L。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以及对照组 的外周血 IG% 总体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中期组、晚期组的外周血 IG% 总体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另外两组的外周血 IG% 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外周血 IG% 的参考值范围为 0-0.4%; 早期组外周血 IG% 的参考值范围为 0-0.6%;中期组外周血 IG% 的参考值范围为 0-1.9%;晚期组外周血 IG% 的参考值范围 为 0.1-2.5%。结论:和健康非孕妇女性相比较,健康孕妇的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水平明显增加,而且不同孕周的健康孕妇 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建立健康孕妇外周血未成熟粒细胞的参考区间,可显著提升健康妊娠与血液 系统疾病或感染性疾病之间的鉴别效能,从而有效降低临床误诊及漏诊的风险。
PDF
蒋 诗琪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氢吗啡酮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自控皮下镇痛(PCSA)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 例 患者随机分为 A 组(舒芬太尼 3~4 μg/kg)和 B 组(氢吗啡酮 0.4~0.5 mg/kg),两组均合用地塞米松 10 mg、利多卡因 200 mg。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VAS 评分、Ramsay 镇静满意率、不良反应及额外按压次数。结果:两组镇痛效果 及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镇静满意率高于 B 组(100% vs 85%,P < 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亦较低。 结论:舒芬太尼用于脊柱手术术后 PCSA 可获得较佳镇静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经济性优于氢吗啡酮,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PDF
何 红英, 温 贤秀, 苟 莉, 杨 小辉, 石 敏, 刘 申丽
目的:了解四川省中医医院护士群体魅力型领导、组织公平感、组织内信任和工作投入的现状,探讨影响护士工 作投入的因素及作用路径关系,为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四川省十家中医医院的临 床护士 806 名,采用一般资料量表、魅力型领导、组织公平感、组织内信任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 768 份,魅力型领导量表得分为(76.57±18.09)分;组织公平感量表总分得分(51.59±21.88)分;组织内信任量表得分 (54.33±8.54)分;护士工作投入量表得分(39.96±12.68)分。Bootstrap 检验结果显示,组织公平感、组织内信任在魅力 型领导和工作投入间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比为 90.20%。结论:四川省中医医院护士魅力型领导、组织内信任、工作 投入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组织公平感处于中等水平;. 组织公平感、组织内信任在魅力型领导与护士工作投入之间起着链 式中介作用。
PDF
何 芹, 刘 洪英
目的探究在神经内科运转过程中,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现状以及该群体血糖水平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性,为 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录 2020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0 月期间于我 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收录工作,整理其血糖指标以及相关资料,根据是否死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两 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以及血糖水平差异,探究其相关性。结果本次研究共收录脑卒中患者 425 例,其中 38 例患者死亡, 387 例存活。死亡、存活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血糖值、高血糖发生率、血糖波动幅度、目标血糖达标率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年龄、平均血糖值为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因素。结论目前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较差,高血糖发生率 较高,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在后续神经内科运转过程中,应当加强血糖管理,重视高龄、平均血糖水平不佳患者,制定 相应针对性管理措施,通过该方式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
PDF
朱  列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Nodule,GGN)CT 影像特征在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 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因肺部结节疑诊接受胸部 CT 检查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的 120 例患者的影像学资 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组,分析其 CT 影像学特征,包括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和钙化情况等, 并评估其在良恶性鉴别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等诊断指标。结果:120 例患者中,60 例为良性结节,60 例为恶性结节。 结节大小 >1.5cm、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则、低密度及无钙化为恶性结节的重要影像学特征。结节大小 >1.5cm 的结节恶 性率为 73.3%,而小于 1.5cm 的良性结节占 80%。结节形态不规则和边缘毛刺状的恶性结节比例分别为 66.7% 和 83.3%。CT 影像学在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敏感性为 85%、特异性为 80%、准确率为 82.5%。结论:CT 影像学特征对肺磨玻璃 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和密度等特征可作为判断结节恶性的有效参考,结合其他 辅助检查及临床症状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早期发现肺癌提供支持。然而,病理学检查仍为确诊金标准。
PDF
温 小霞, 彭 滋颖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鼻舒适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 50% 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样品中的绿原酸, 样品提取液经高效液相色谱、C18 色谱柱(250mm×4.6mm,5µm)分离,甲醇 -0.1% 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 1mL/min,柱温 35℃,进样量 10µL,检测波长 334nm。结果:在 2.03 µg/mL 至 50.83 µg/mL 的浓度区间内,绿原酸的 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 r = 0.9995)。此外,该检测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达到 102.5%。 RSD 为 0.8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回收率好,适用于鼻舒适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 控制指标。
PDF
黄 丽芹, 黄建 锋*, 呂 佩芳, 张 燊洋
目的 : 淫羊藿中成药质量标准多样,部分标准多年未更新、检测项目单一,未及时将相关活性成分纳入检测范围。 建立淫羊藿苷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对中成药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进行分析。方法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 35 批样品中淫羊藿 苷进行定量分析,对样品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检测结果显示抗骨增生片中淫羊藿苷含量呈现显著差异性,提示 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PDF
高 庆, 朱 柳媚, 李 薇, 贾 思, 陈 钰冰, 陈进 良*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心胆气虚型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配的方 法将 36 例受试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去掉脱落最终完成观察 30 例。研究组接受“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 兰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药物治疗。采用 14 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 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匹兹睡眠质量指数(PSQI)、躯体化症状量表(SSS)、中 医证候积分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 1、2、3 周及随访第 1、3 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分,以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3 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 HAMA-14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缓解 GAD 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