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风险及规避对策分析

安塔 林夫

摘要

2024年5月,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吸引力。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也为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然而,人工智能在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面临隐私侵犯、伦理缺失、技术滥用等问题,如何平衡技术优势与道德规范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风险与规避对策展开探讨,旨在为构建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伦理框架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道德风险;技术伦理;规避对策

全文:

PDF

参考

[1]郑天翔,张震.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

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7):83-85.

[2]戴子薇,郭海龙. 党的二十大精神视阈下"人工智能+思

想政治教育":生成、风险及创新路径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2023,42(2):1-7.

[3]黄怡璇.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

战[J]. 秦智,2023(8):89-92.

[4]顾世春,张靖仪,卢秋野. 智能环境伦理融入信息科学类

专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选择[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23,40(4):97-102.

[5]李亚明. 当代道德规范性研究与人工智能伦理设计[J].

哲学动态,2023(5):105-114.


(3 摘要 Views, 17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