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从新疆多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看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诺鲁孜节”为个案

布热 比亚

摘要

诺鲁孜节是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区域性传统节日。
随着时代的更迭,其参与主体、主要内容、仪式过程、文化内涵等诸维度发生改变,共享节日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同时被赋予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内涵。本文通过呈现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诺鲁孜节的仪式过程,
探讨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层涵义,以此推动我国边疆社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文化润疆工作 , 铸牢各民族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诺鲁孜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文:

PDF

参考

[1]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

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N]. 人民日报 ,2005-05-28.

[2] 李燕慧 . 中哈哈萨克族诺鲁孜节日文化比较研究 [D].

石河子大学 ,2018.

[3] 汤夺先 , 王雯雯 . 节日表达与文化共生:节日促进散

杂居地区民族乡村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J]. 青海民族大学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4,50(01):39-47.

[4] 王萍 . 诺鲁孜节节日体育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J]. 农业考古 ,2011,(06):441-443.

[5] 钟 梅 燕 . 节 日 文 化 空 间 中 的 民 族 交 往 交 流 交

融——以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 [J]. 北方民族大学学

报 ,2022,(06):57-63.

[6] 在塔吉克族的文化圈里面粉具有非常高的地位,面

粉作为媒介具有相互表达祝福的寓意。


(0 摘要 Views, 1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