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赋能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革新:痛点与路径
摘要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数智化赋能高等教育已势在必行。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极强的学科,在传统专业课程教育方面存在明显弊端。而数智化赋能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革新带来了机遇与活力,有利于实现面向新时代需求的思维导向型教学模式、多元教学方式组合的新型课程设计以及智能增强型真实性课程考核体系,以培养更具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新时代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
数智化赋能;环境工程;专业课程革新
全文:
PDF参考
[1]王竹立,吴彦茹,王云(2024).数智时代的育人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电化教育研究.45(2):13-19.
[2]郑娆,谭晶,李双喜,王瑞雪,张杨,安瑛(2025).数智技术赋能的工程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42
(1):61-66.
[3]王竹立,关向东,罗霖(2025).数智融合课程:“人工智能+课程”教改新方向.开放教育研究.31(1):34-41.
[4]余文娟(2025).AI 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工业报.2.
[5]祝智庭,赵晓伟,沈书生(2024).融智课堂:融入 AI 大模型的创新课堂形态.电化教育研究.45(12):5-12.
[6]薛德军,孔祥煜,耿崇,吴晨,安彤(2024).人工智能生成中文学术论文文本检测研究.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32(3):
104-112.
作者简介:马琳琳(1994.06.28),女,博士,讲师,北京工业大学;
宋晓晔,女,博士,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编号:BPHR20220203)。
(0 摘要 Views, 0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