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人工负熵:开启中国式负熵农业新纪元

任 天泥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传统高熵增农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引入物理学“负熵”概念,结合中国农业现实国情与发展目标,系统阐述“人工负熵”理念及其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中的核心价值。通过构建以物理干预、生物调控、数字赋能为支柱的人工负熵技术体系,探索一条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产出稳定、具有中国特色的负熵农业发展路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范式与新动能。实现从“熵增崩溃”到“负熵进化”的历史性转折,为人类农业文明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

人工负熵;中国式;负熵农业;负熵指纹;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效率

全文:

PDF

参考

[1]薛定谔. 生命是什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普利高津. 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

法则.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3]钱学森. 论系统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包

含其农业系统工程思想)

[4]程序.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中国农业出版社. (涉

及物理负熵调控)

[5]张福锁 等. 绿色发展:中国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

可持续之路. 科学出版社.

[6]尹成杰. 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

全. 中国经济出版社.

[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8] 农 业 农 村 部 . 全 国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规 划

(2015-2030 年).

[9]政府工作报告(历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0]FAO. 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Innovation in family farming. (相关年份报告关注科技创新

与可持续农业).

[11]Tilman, D., Cassman, K. G., Matson, P. A., Naylor,

R., & Polasky, S. (2002).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intensive production practices. Nature.

[12]Godfray, H. C. J., et al. (2010). Food security: the

challenge of feeding 9 billion people. Science.

[13]Zhang, W., et al. (2015). Closing yield gaps in

China by empowering smallholder farmers. Nature.

[14]Lipper, L., et al. (2014).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for food security. Nature Climate Change.


(0 摘要 Views, 0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