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符号系统的文化意涵及其疗愈机制研究
摘要
本文从符号学理论出发,以瑜伽大休息术为研究对象,解析其疗愈实践中声音符号系统的文化编码与运作机制。研究发现:(1)伴奏音乐中的声音符号——包括拨弦乐器(承载“羽音”属水应肾的收敛意涵)、契合“羽”调式的舒缓氛围(圆满畅达),及金属音响(“金声”符号主肃降终结)——构成基于传统五音理论的文化符号系统;(2)《黄帝内经》“闻木音则惕然而惊”等记载,印证乐器材质的五行属性作为诊疗符号的早期实践。研究表明,瑜伽大休息术通过调用植根于中医文化的声音符号系统,激活“引阳入阴”的生理响应,为传统五音疗法的现代转化提供实证案例。
关键词
声音符号;五音系统;文化意涵;疗愈机制
全文:
PDF参考
[1]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05.
[2]佚名.灵枢经[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05.
[3]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册)[M].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
局, 2004: 1056-1061.
[4]刘力红.思考中医[M].4 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89-197.
[5]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
1240-1253.
[6]BUNT L, STIGE B. Music Therapy: An Art Beyond
Words[M].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2014: 33-47.
(1 摘要 Views, 5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