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网络社交中“动物隐喻化”短语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

符 雅洁

摘要

在数字时代的社交景观中,以“加油鸭”“蟹蟹”“菜鸟”为代表的“动物隐喻化”短语,在 Z 世代网络互动中
正以年均 37% 的传播速率重塑网络语言生态。本研究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社会认知三角模型”“概念隐喻理论”及“文
化模因理论”,从认知机制、社会功能、语言创新三维度构建分析框架,结合跨文化语料库数据与认知实验证据,揭示其
通过隐喻映射实现抽象概念具象化、借助模因传播构建代际与亚文化认同,依赖词汇创新与语法突破重构语言符号系统的
深层逻辑。研究发现,这类语言现象本质上是社会认知需求与语言符号系统的动态平衡产物,其“萌化”表达特征契合当
代人对轻量化社交的情感诉求,而跨模态符号整合则预示着数字时代语言演化的新方向。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动物隐喻化;概念映射;模因传播;数字语言生态

全文:

PDF

参考

[1]Dawkins,R.(1976).The Selfish Ge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Lakoff,G.,&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Rosch,E.(1975).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04(3),192-233.

[4]Suzuki,T.N.(2024).Animal Linguistics.Annual Reviews of

Ecology,Evolution,and Systematics,55,205-226.

[5] 文旭 .(2019). 基于“社会认知”的社会语言学 . 现代

外语,42(3),293-305.

[6] 曹宇雯 .(2022). 网络动物化社交语言的兴起、流行原

因及影响 . 豆丁网 .

[7] 抖音 .(2024). 年度网络语言传播报告 .

[8]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23). 隐喻加工的神经机制研

究报告 .

[9] 腾讯 .(2024). 社交平台符号传播白皮书 .

[10] 傅一飞 .(2010). 网络热词:社会现象的镜像 . 新闻

与传播研究,(5),89-95.

[11] 王卫东 .(2011). 网络热词的语言特征分析 . 语言文

字应用,(2),78-85.

[12] 李铁锤 .(2015). 网络热词的文化意义建构 . 当代传播,

(3),68-70.


(0 摘要 Views, 0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