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语言何以体现性别—汉英德三语比较下的动因辨析

许 佳楠, 赵凌 燕*

摘要

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历史根源,深植于全球长期存在的男权社会结构及其导致的系统性性别失衡。研究发现,汉语、
英语、德语等主流语言中,普遍存在以男性为默认语言规范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者在称谓、职业名词、泛指代词
中的显性与隐性性别表征差异,揭示语言结构如何映射、固化乃至再生深层的性别意识形态,并解析二者间的互动关系。
同时,从历史文化、经济权力结构、教育传播模式及认知刻板印象等多维度,探讨这一现象形成并延续的深层动因。研究
旨在为语言层面的性别平等改革提供可行路径,推动构建包容、平等的语言使用新图景。

关键词

不平等现象;汉英德对比;成因分析;语言结构;意识形态

全文:

PDF

参考

[1] 林洁 . 批评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性别歧视话语研究 [J].

中原文学 ,2024,(28):24-27.

[2] 范 松 . 女 性 性 别 歧 视 语 在 英 汉 两 种 语 言 中 的 体

现 [J]. 牡 丹 江 大 学 学 报 ,2018,27(04):81-83.DOI:10.15907/

j.cnki.23-1450.2018.04.023.

[3] 常美红 , 杨洪娟 .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发

展趋势研究 [J]. 英语广场 ,2021,(01):57-60.DOI:10.16723/j.cnki.

yygc.2021.01.017.

[4] 沈丽娜 . 汉德语中性别歧视现象比较及原因分析 [J].

考试周刊 ,2012,(85):90-92.

[5] 王 崧 涧 . 论 女 性 主 义 对 德 语 语 言 的 影 响 [J]. 今

古 文 创 ,2022,(47):91-93.DOI:10.20024/j.cnki.CN42-1911/

I.2022.47.029.

[6] 游慧如 .《古蜀西陵孕育华夏母亲嫘祖》(第一、三章)

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D]. 西南科技大学 ,2021.DOI:10.27415/

d.cnki.gxngc.2021.000742.

[7] 邱维雯 , 摩罗 . 程朱理学视域下“失节事极大”辨正

[J]. 合肥大学学报 ,2024,41(04):7-13.

[8] 李银河 . 女性主义 [M]. 江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17-19.

[9] 弘化社 . 地藏菩萨本愿经 [M]. 四川:四川巴蜀书社,

2016:90-96.

[10] 辛翀 , 韩军玲 . 易学自然观与佛学理法模式的构

建——《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二十八种利益”的内在逻辑 [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4,31(04):90-94.

[11] 王汝晨 . 明代尼姑的社会生活及其形象研究 [D]. 华

中科技大学 ,2023.DOI:10.27157/d.cnki.ghzku.2023.004477.

[12] 张智 . 德语中性别歧视文化渊源及其规避 [J]. 长江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33(02):170-171+383.

[13] 刘文明 . 论早期基督教与先秦儒家伦理中的性与婚

姻 [J]. 求索 ,2000,(01):107-112.DOI:10.16059/j.cnki.cn43-1008/

c.2000.01.024.

[14] 郭晓霞 . 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 [D]. 河南大学 ,2009.

[15] 刘文明 . 早期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兴起及对女性的影

响 [J]. 历史教学 ,2000,(05):25-27+1.

[16] 樊俊艳 . 英语中性别歧视的文化因素探析 [J]. 山西

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53-55.


(1 摘要 Views, 2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