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反思性学习关键环节诊断、要素框架构建与意识激发机制 ——基于问题发现驱动的反思结构解析

杜 晓娟, 赵 厚福

摘要

反思是支撑一个人创新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基础,反思意识是清楚认识反思重要性及促进反思行为习惯化
的重要心理机制。当前对学生反思情况的大量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习者的反思存在片面化、碎片化的倾向,虽然有
学者已经提出了反思日志脚手架等认知工具作为解决路径,但单纯提供技术工具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学生需要
满足反思的激发条件,使其具备了反思意识,然后再给予相应的反思支架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工具的作用。因此,研究
根据对反思性思维结构以及反思性学习的关键环节的梳理,发现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实践方案得到反
馈、通过反馈进行总结是判断学生是否进行正确进行反思的依据,在以最终成果或结论为导向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往往是学
生最容易忽略的环节,亦是学生难以提出问题并开始正确反思的根本原因。另外,本研究结合“理解”的六个侧面提出了
反思要素及层级关系框架和反思意识的激发条件。为激发学生反思意识、锻炼学生反思能力、保持学生反思毅力提供支持,
为教师高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建议。

关键词

反思;反思意识;反思性思维;反思性学习;反思要素;激发条件

全文:

PDF

参考

[1] 王长纯 . 教师专业化发展 : 对教师的重新发现 [J]. 教

育研究 ,2001,(11):45.

[2] 戴维·乔纳森,等 . 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

建构主义者的视角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序 .

[3]Holyoak,K.J. The Pragmatics of Analogical Transfer[J].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1985,(4).

[4] 戴维 . 珀金斯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38-39、51-52.

[5] 高 文 . 情 境 学 习 与 情 境 认 知 [J]. 教 育 发 展 研

究 ,2001,(08):30-35.

[6]Dewey J.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M].New York:

D.C.Heath& Co.,1933.

[7] 郑 菊 萍 . 反 思 性 学 习 简 论 [J]. 上 海 教 育 科

研 ,2002(08):43-46.

[8] 陈佑清 . 反思学习 : 涵义、功能与过程 [J]. 教育学术

月刊 ,2010,(05):5-9.

[9] 钟志贤 , 曹东云 . 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 [J]. 远程

教育杂志 , 2004(04):8-11+61.33

[10] 林崇德 . 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 [J]. 北京师范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6,(05):35-42.

[11] 金涛 . 教师如何应用技术开展反思?——论思维可

视化技术支持下的反思性思维影响因素模型 [J]. 远程教育杂

志 ,2020,38(02):99-112.

[12] 涂 荣 豹 . 试 论 反 思 性 数 学 学 习 [J].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2000(04):17-21.[11]

[13] 姚林群 . 论反思能力及其培养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

2014(01):41-44.

[14]Hatton N,Smith D. 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Towards defi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5,11( 1) : 33 - 49.

[15]Margaret M Plack,M Driscoll,S Blissett,et al. A method

for as-sessing reflective journal writing [J].Journal of allied

health,2005,34( 4) : 199 - 208.


(0 摘要 Views, 4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