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新质生产力生成视阈下智能冶金技术专业“产教融通”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张 燕超, 赵 旋*, 赵 鑫, 韩 昊杨, 韩 阳

摘要

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促使职业院校注重培养一专多能、通晓信息化的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当前冶金技术类专业
教学关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生成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将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涵与智能冶金技术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产
教融通”包括跨边界、通专业、高层次三项基本特征。结合职业技术大学服务钢铁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实践,从师资团队、
课程资源、教学管理、实践创新等四维度优化教学改革,可构建契合新质生产力生成需求的“产教融通”新模式,形成智
能冶金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智能冶金技术;产教融通;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全文:

PDF

参考

[1]《解读新质生产力》编写组 . 解读新质生产力 [M]. 新

华出版社,2024(03):10-25.

[2] 湛泳,李胜楠 . 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逻辑、

机制与路径 [J]. 改革,2024(05):54-63.

[3] 尹聚才 . 产教融合视角下钢铁智能冶金技术及育人

机制研究 [J]. 中国金属通报 ,2023(09):113-115.

[4] 谭起兵 , 孔维军 . 基于产业群、职业群、专业群贯通

的高水平专业群探索与实践——以现代冶金技术专业群为例

[J]. 职业技术教育 ,2022.43(29):30-35.

[5] 张清涛 . 基于“输出为本”的高职“六问导学”教

学模式构建 [J]. 教育科学论坛 ,2024(12):72-76.

[6] 司金凤 .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

教学改革与实践 [J]. 中国冶金教育 ,2023(06):8-12.


(1 摘要 Views, 2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