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西方翻译简史》中圣经翻译的研究分析

黎 王

摘要

圣经》作为西方最经典也最多译者翻译的具有特殊宗教色彩的文本,由不同的语种写就,自然也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派进行过意义不同的阐释。本文依据谭载喜先生所著《西方翻译简史》,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切入《圣经》在西方翻译史上五个不同的版本和译者,即公元前三世纪出现的最早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公元五世纪哲罗姆所译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马丁·路德的德译本《圣经》以及久负盛名的《钦定圣经译本》,探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国家语种多重桎梏下,译者如何凭借自己的主体间性让译文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参考

Berman, Antoine. Toward 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Francoise Massardier -Kenney) [M]. Ohio: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Spackman, B. Why Bible Translations Differ: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J]. Religious Educator: Perspectives on the Restored Gospel, 2014, 15(1): 30-65.

戴镏龄. 《新英语圣经》的翻译及其经验[J]. 中国翻译, 1981, (3): 11-13.

胡庚申. 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 中国翻译, 2014, 35(1): 29–35+116.

卢丛媚. 翻译伦理视角下西方《圣经》翻译简史探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0): 323+325.

任东升. 译者如何对待《圣经》内容的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2): 59-61.

任东升. 西方译者对圣经汉译理论的探索[J]. 外语教学, 2007, (1): 87-91.

任东升, 裴继涛. 圣经翻译“钦定”现象的“误识”效应[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6(1): 93-96.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谢攀. 译者能动性视角下的聂华苓翻译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20.

谢雪如. 《圣经》翻译史话[J]. 中国翻译, 1984, (12): 26-29.

伊爱莲, 何桂娟. 论圣经翻译的跨文化特质[J]. 圣经文学研究, 2015, (2): 136-14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