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堂空间形态重构研究
摘要
早期培养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课堂作为核心教育场域,其空间形态对人才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剖析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堂空间逻辑,强调个体实际生活体验对于课堂空间重构的作用。并以芬兰现象驱动的跨学科课堂为例,提出了基于“家庭教室”的空间实践、基于“参与”概念的空间表征以及基于“自主包容”的表征空间,探讨了其三维空间重构路径及对创新素养培育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课堂空间形态重塑的可能方向,即创设人文开放式课堂物理空间以提供创造土壤、实践参与的深度学习中推进创新表达以及协作式社会空间以构建共创共享的课堂新形态,以期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