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护理方案优化与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骨转移背景下,整合非药物干预对疼痛体验、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协同影响,评估其在实际护理中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选取2024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0例中重度乳腺癌骨转移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接受标准化的WHO三阶梯镇痛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项非药物干预:个体化体位调整以缓解局部骨骼负荷;基于节律选择的音乐疗法用于干扰痛觉通路;指导患者每日记录疼痛日记,构建自我觉察机制。疗效评价依托NRS评分、EORTC QLQ-C30及HADS量表,全面反映患者主观感知与客观指标。结果 干预周期结束后,实验组NRS评分显著下降,平均减分为3.2±0.9,对照组为1.8±0.6。爆发痛频率在实验组中周下降值达4.1±1.2次,远高于对照组的1.9±0.7次。主观满意度评价中,实验组得分8.3±0.9,对照组为5.1±0.7。生活质量层面,实验组躯体功能维度提升明显,得分提高22.3±5.1分,较对照组的9.7±3.2分有实质性改善。情绪方面,实验组焦虑得分下降5.4±1.3分,抑郁评分亦同步下降。药物依赖性方面,实验组平均每周吗啡增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系统性非药物措施可在多维度优化镇痛效果的同时,降低镇痛药物负荷。疼痛日记强化了患者对自身症状变化的认知参与,音乐干预减缓了情绪紧张造成的神经兴奋,而体位管理缓解了局部生物力学压力。这一护理模式在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管理中具有明确推广价值。更重要的是,该方案为未来肿瘤慢痛护理提供了多维联动的干预范式,而非单一化止痛路径。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护理路径
全文:
PDF参考
[1]王小为,缪世茜,余书蓉.引产后伴乳腺癌全身多处骨转移 1 例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5):2199.
[2]谢程妍.舒适护理在双膦酸盐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安徽医专学报,2022,21(04):62-65.
[3]张俊美,杜红娟,盛倩文,等.德曲妥珠单抗在 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肿瘤学杂志,2024,
30(07):570-576.
[4]罗芳.基于坚强概念的行为认知护理联合行为评估反馈机制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0):
1523-1527.
[5]李霞.疼痛护理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妇儿健康导刊,2023,2(19):181-183.
[6]张钰博.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乳腺癌脊柱转移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24.
[7]张梦棣.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用药规律分析及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23.
(0 摘要 Views, 0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