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特殊人群导管固定难点及精准护理实践探索
摘要
目的:本研究聚焦于肿瘤内科中老年、消瘦、皮肤脆弱以及认知障碍等特殊人群的导管固定问题,旨在明确这些患者导管固定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并探索、验证一种融合个体化评估与新型固定技术的精准护理方案,以评估该方案对导管安全性、患者舒适性以及护理效率所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精准护理方案,具体应用结构化皮肤-导管风险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采用四点渐进式固定法联合低致敏性粘合剂及辅助固定装置进行导管固定。对照组则采用标准固定流程进行导管固定。在研究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移位、脱出、皮肤损伤)、非计划性干预次数、患者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即VAS评分)以及平均单次导管维护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导管移位率(4.0%vs15.0%)、非计划拔管率(1.0%vs8.0%)、II级以上皮肤损伤发生率(2.0%vs12.0%)等关键指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更高(2.1±0.8vs4.3±1.2),单次导管维护时间更短(15.3±3.2minvs22.7±4.5min),且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肿瘤内科特殊人群在导管固定方面所面临的难点,实施基于系统评估、结合创新固定技术及材料的精准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升导管的稳固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体验感受,并优化护理资源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肿瘤内科;导管固定;精准护理;皮肤脆弱;并发症预防
全文:
PDF参考
[1]王效,郭晓龙.3CG 磁导航技术在肿瘤患者 PICC 精准置管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5,60(06):721-725.
[2]梁雪芬,朱泽君.超重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困难的多因素分析与体位干预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25,25(03):412-416.
[3]欧阳华,王红娟.下肢静脉路径 PICC 置管术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5,32(10):754-758.
[4]史月,王树华.端坐位超声引导 PICC 置管在强迫体位肿瘤患者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24,39(18):55-58.
[5]程子超,赵东晖,孙浩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5 年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2022,
17(4):512-516.
(0 摘要 Views, 0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