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期刊系统

心律失常患者心电监护护理的临床应用与安全性评价

曾 铮, 黄 淑萍, 龚 蓓, 刘 洋, 陈 欣

摘要

目的: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等。心电监护作为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心电监护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电监护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一个月的治疗。1. 心电监护护理的实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电监护护理,包括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发现异常心律、协助医生进行处理等。2. 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指导等。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监护护理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心电监护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监测心脏电活动,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迹象,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心电监护护理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说明心电监护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心电监护护理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仍需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心电监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记录。

关键词

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护理;临床应用

全文:

PDF

参考

[1]谢超群,孙娅妮.Smart 方案用于心血管科心电监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18):170-173.

[2]洪雅如.心电监护仪辅助下系统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4,37(14):126-129.

[3]常蓓.改革急诊护理对心电监护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3,11(36):

53-55+52.

[4]方蕊.综合护理联合心电监护仪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0):

78-80+83.

[5]刘爽.心电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09):148-150.

[6]楚俊昆,赵倩,杨毅宁.可穿戴心电设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展历程及应用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23,38(12):158-164.

[7]魏建萍.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心电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23,23(05):389-391.

[8]马钱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应用心电监护仪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03):97-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0288,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3QNRC001,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B2023008 项目名称:

房颤并发症层级管理可视化数据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14 摘要 Views, 26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