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回顾性研究
摘要
从朱文锋教授在《证素辨证学》中所提出“证素辨证”理论体系入手,对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位证素前 4 位分别
为脾、胃、大肠、肝 ( 频率分别为 75.48%、39.35%、20.00%、19.35%),病性证素前 5 位分别为湿、热、食积、气虚、气滞 ( 频
率分别为 62.58%、50.32%、25.81%、20.65%、20.00%)。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常累及的脏腑为脾、胃,与大肠、肝关
系密切,该病以实证为主,常见湿、热、积食、气滞证,素体体虚或病久亦可见气虚证。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 岳上赛,荣昊 .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研
究进展 [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17):138-140.
[2] 王天有,申昆玲,沈颖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 第 9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1471-1473.
[3] 李倩,孙远岭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病因病
机与证治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03):297-299.
[4] 朱文锋 . 证素辩证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8-90.
[5] 赵霞,李新民 . 中医儿科学 [M]. 第 5 版,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2021:128-133.
[6] 周仙仕,李俊,刘云涛,等 .4833 例内科脓毒症入
院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回顾性研究 [J]. 中医杂志,2021,
62(8):683-686.
[7] 万茜,葛明 .102 例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J]. 中医药导报,2017,23(11):60-62.
[8] 李文,车立娟,张梦思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
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药证规律 [J]. 吉林中医药,
2021,41(01):111-114.
[9] 邹 文 爽, 邓 厚 波, 王 汉, 等 . 刘 铁 军 教 授 从“ 六
腑以通为用”论治脾胃病经验 [J]. 亚太传统医药,2018,
14(12):123-124.
[10] 王静洁,冯波 . 运脾和胃调肝法内外合治小儿厌食
症经验 [J]. 中医儿科杂志,2024,20(6):68-70.
[11] 陈保伶,张北平 .《临证指南医案》湿阻型脾胃病
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11):
1131-1135.
[12] 毛环月,刘志伟,罗晨煜,等 . 基于“邪伏膜原”
理论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论治经验 [J]. 内蒙古中医药,
2024,43(11):102-105.
[13] 代明月,王国杰 . 浅谈小儿食积及其相关疾病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文摘版 ) 医药卫生,2019(3):00088-
00088.
[14] 李盼,肖达民 . 加减和中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
炎的临床观察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189-
192.
(2 摘要 Views, 12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