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探索分析上消化道出血(UGH)病因构成、出血量、严重程度及其与性别、相关伴随疾病等因素的相关性,更好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240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主要通过胃镜等相关检查确诊。其中男148例,女9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者88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0.5小时-17年不等。按不同的年龄分为A、B、C、D4组(根据联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新年龄分组:青年组为小于44岁,中年组为45岁至59岁,年轻老年组为60岁至74岁,老年组为大于75岁),进行医学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①本组资料表明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是:胃十二指肠溃疡107例(44.58%),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4例(26.66%),恶性肿瘤29例(12.08%),急性胃黏膜病变25例(10.41%),其他15例(6.25%),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所致静脉曲张、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药物相关性出血,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59岁以下UGH的主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60岁以上患者UGH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和胃肿瘤。②按出血量多少依次为杜氏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肿瘤性病变、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因素(P<0.05)。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杜氏病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因为出血迅猛,预后凶险。而常见的食管胃底静脉出血中,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0-50%,其中20-50%患者在出血7-10天内死亡,6周内出血复发率达31%,1-2年出血复发率为47-84%,病死率为20-70%。④年龄、性别、饮食、卫生环境等与病因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及危险性与年龄及细菌感染成正相关性。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量大,病死率较高,出血的病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年龄、性别、饮食、合并伴随疾病和细菌感染等)。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出血病因
全文:
PDF参考
[1]文宝.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要点[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4):43-44.
[2]许勤,胡乃中,崔小玲.152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和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
[3]BLOCKSON JM, TOK IOKA S, SUGAWA C, Cu rrent th erapy for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 intestinal b leed ing [J]. Su rg E ndosc,2004,18:186.
[4]许勤.1520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及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
[5]杨建军.927例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临床分析[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6):113-113.
(1 摘要 Views, 2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