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重点分析其对传统影像学检查难以识别的致密型乳腺组织及微小病灶的检测优势。方法:基于326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三年期临床数据,采用FLIRThermoCAMP640系统采集双侧乳腺的热辐射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2项热特征参数与病理结果的关联性,对比红外热成像、超声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重点评估致密型乳腺(C/D型,占比63.2%)、≤1cm病灶及多灶性病变的检测差异。结果:恶性病变组的热特征参数具有显著特异性:最大温差为(2.1±0.6)℃,高于良性病变组的(1.3±0.4)℃;热梯度变异系数为0.38±0.12,高于良性病变组的0.21±0.09;热区形态复杂度为4.7±1.3,高于良性病变组的2.1±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致密型乳腺亚组中,红外热成像的敏感度为91.2%,高于超声检查的83.5%;联合检测使总体AUC提升至0.913,高于超声检查的0.817;对≤1cm病灶的特异度为78.2%,高于超声检查的69.4%。红外热成像对多灶性病变的检出率为86.7%,较超声检查的73.3%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捕捉肿瘤代谢导致的热力学异质性,为乳腺癌筛查提供了功能学层面的补充依据,该技术在致密型乳腺组织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对微小病灶具有稳定的识别能力,且与超声检查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有望对现有乳腺癌筛查体系进行优化。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乳腺癌;早期筛查;应用价值
全文:
PDF参考
[1]曾靓妮,邓方阁.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22,42(05):501+506.
[2]薛小伟,李俊来,薛少伟,张程.基于红外热成像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3,42(12):
236-241.
[3]高春芳,李凯扬,张少平.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早期微小病灶的识别能力评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2,28(10):
35-36+48.
[4]李文兰,张晓燕,王志强.红外热成像在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23,27(15):245-247.
[5]张丽丽,王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1(03):456-458.
[6]刘芳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3,38(06):115-117.
[7]周玉洁,张宏江.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3,39(02):215-217
(5 摘要 Views, 5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