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 ICD 编码对病案质量管理工作实践提升
摘要
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效率提升,也为医疗改革、祖国稳定繁荣尽一份绵薄之力。方法 运用文献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对
ICD的定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特点、要求、目标等进行层层递进的探讨,并结合自身病案管理工作实际运用ICD进行
编码、统计等实践的数据表达。结果 ICD是病案管理工作的强大助手。结论 我们应不断加强ICD业务学习,加强沟通,
促进病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任慧玲,李晓瑛,邓盼盼,冀玉静,刘懿,黄裕翔.国际医学术语体系进展及特色优势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21,03:18-25.
[2]李江南,陈安琪.Chiari 畸形的 ICD-10 编码案例分析[J].中国病案,2019,01:21-24.
[3]宋卓君,甄橙.知识与话语权:脑卒中在 ICD-11 中疾病分类改变原因剖析[J].医学与哲学,2021,22:77-81.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CD-11 for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Statistics ( Version : 01/2023 ) [EB/OL]. ( 2023-01-23 )
[2023-05-30].https://icd.who.int/browse11/l-m/en.
[5]徐欣云,何小菁.病历档案的人文社会医学化构建探析[J].档案与建设,2024,02:81-87.
[6]刘悦.药性起源与“四气”药理说嬗变的医史学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7]张化冰,练洋,王坤,王怡,潘慧,朱惠娟.电子病历完整性人工智能筛查辅助教学系统的初步建立和使用[J].高校医学教
学研究(电子版),2020,05:32-35.
[8]侯丽,李亚子,李姣.国内健康数据标准 ICD 应用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09:12-16.
作者简介:陈烜(1991.05-),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卫生信息管理。
通信作者:高颖鹃,女,汉族,正高级统计师,研究方向:卫生经济和统计。
(6 摘要 Views, 23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