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脲的合成
摘要
关键词
参考
[1] 翁玉艳,张希良,何建坤.全球碳市场链接对实验室国家自主贡献减排目标的影响分析[M].全球能源互联网,2020(3):27-33. [2] 谭新,刘昌义,陈星,等.跨国电网互联情景下的碳流及碳减排效益研究——以非洲能源互联网为例[M].全球能源互联 网,2019(2):210-217. [3] 史建公,刘志坚,刘春生.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进展[J].中化能源,2019(24):49-71. [4] 余青云.二氧化碳和丙三醇反应合成丙三醇碳酸酯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4:1-68. [5] 衡丽娜.脂肪族聚脲弹性体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D].大连海事大学,2013:1-92. [6] 许帅.聚脲弹性体复合结构抗冲击防护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1-81. [7] 李颖华.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世界,2020(9):490-493. [8] 吴颖.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绿色有机合成研究[D].南开大学,2009:1-89. [9] 张宁,岑竞鹏,熊文芳,等.CO2:羰基化反应的 C1 合成子[J].化学进展,2018(30):547-563. [10] 张志智,周明东,孙京,等.二氧化碳羧基化利用探讨[J].化工进展,2019(38):229-243 [11] 李圣哲.有机碳酸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5(13):132-133. [12] 毛倍表,蔡萍萍,张寅旭,等.离子液体中电活化 CO2 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5(34):825-830. [13] 马新宾,黄守莹,王胜平,等.氧化羰基化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39):697-705. [14] 吴腈霞.电化学固定 CO2 与醇反应合成有机酸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148. [15] Zhang Yujing,Dai Xingchao,Wang Hongli et.al.Catalytic Synthesis of Formamides with Carbon Dioxide and Amines[J].ActaPhys-Chim.Sin.2018(34):845-857. [16] Zhou Zhihua,Xia Shumei,He Liangnian,Green Caatalysis for Three-Component Reaction of Carbon Dioxide,Propargylic Alcohols and Nucleophiles.[J].ActaPhys-Chim.Sin.2018(34):838-844 [17] 徐佩,汪顺义,方毅,等.二氧化碳与亲核试剂反应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9(38):1626-1637. [18] 张甲,李倩.浅谈二氧化碳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8(47):42-43. [19] 胡斯翰,徐明仙,丁春晓,等.超临界 CO2 在有机合成中的资源化利用[J].化工进展,2010(29):984-989. [20] 高健,苗成霞,汪婧伦,等.二氧化碳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10(39):465-472. [21] 范晖华,王阿忠,杨少容,等.离子液体/超临界二氧化碳两相体系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2008(28):768-774. [22] 秦刚,范利丹,曹少魁,等.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共聚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3(32):327-331. [23] 秦玉升,王献红,王佛松.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8(48):883-893. [24] 王东贤,亢茂青,王心葵.二氧化碳合成脂肪族聚碳酸酯[J].化学进展,2002(14):462-467. [25] 贺虎,宋鹏飞,吴静姝,等.高分子量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共聚物的合成条件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0(9):1148-1151.[26] 浦鸿汀,刘泰,杨正龙,等.聚脲的合成与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24):1-5. [27] 贺正龙,李其峰,王军威,等.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自修复材料中的应用[J].CPUIA Conference,2016:464-468. [28] 应忠,赵凤玉.二氧化碳基聚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CN104592512A,2015-2-18. [29] 李桂群,侯瑞,胡国祥,等.聚脲涂料发展及其应用[J].工程塑料应用,2019(47):163-167. [30] 石茹慧,吴佩炫,姜山,等.聚脲的绿色合成、性能及应用[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9(32):593-600. [31] 姜山.二氧化碳与己二胺反应合成二氧化碳基聚脲[D].长春工业大学,2017:1-54. [32] 袁团.利用 CO2 制备脲类化合物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4:1-72. [33] 郭登银,王建龙.二氧化碳制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研究[J].涂料工业,2007(12):5-7. [34] 王振兴,余静文,金珊,等.二氧化碳羰基化制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研究[J].化工科技,2011(19):20-23. [35] 袁团,向阳,郝率群,等.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聚脲研究[J].天然气化工,2014(39):34-37. [36] 崔新江,代兴超,邓友全,等.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 N-甲基胺类化合物催化体系研究[J].全国青年催化剂学术会议,2013:1-3. [37] 刘士民,王培学,邓友全.非光气制异氰酸酯绿色过程[J].中国科学:化学,2020(50):235-244. [38] 韩云香,刘士民,王培学,等.热分析法研究离子液体催化体系中氨基甲酸酯热裂解合成异氰酸酯[J].分子催 化,2016(30):297-305. [39] 周锋,刘士民,邓友全,等.离子液体调控的 CO2 电化学催化转化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5(60):2466-2475. [40] Benjamin S.Ritter,Rolf Mulhaupt,Isocyanate and Solvent-Free Route to Thermoplastic Poly camide-urea,Derived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J].Macromoleculav Journals,2016:1-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