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与国考视角下消化内科医疗服务结构调整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DIP与DRG双考核体系下消化内科病种结构调整对医保基金运行、医疗服务能力及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
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2023–2024年5056例住院患者数据,对比结构调整前后DIP清算与DRG监测指标,采用基金运行
(DIP支付率、住院人次人头比)、服务能力(总分值/权重、CMI、组数)及服务效率(平均住院日、均费、有效收入
占比)三类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4年科室DIP结余增长390%,住院人次人头比下降6.7%;服务能力中DIP
总分值提升21.7%,DRG总权重增长25.6%,但CMI值下降6–8.5%;效率指标显著优化:平均住院日缩短24.1%,患者
均费降低30.9%,有效收入占比提高13.2%。病种结构上,操作组占比从34.59%升至43.41%,手术组从6.03%增至16.03%,
内科组从59.38%降至40.56%。结论 :消化内科通过增加内镜操作(EMR/ESD)和手术占比、减少化疗等保守治疗,显
著提升医保结余能力和运营效率,但需平衡CMI下降的影响。建议通过诊疗路径标准化、参与病种分组优化实现医保结
余与诊疗难度的动态平衡。
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2023–2024年5056例住院患者数据,对比结构调整前后DIP清算与DRG监测指标,采用基金运行
(DIP支付率、住院人次人头比)、服务能力(总分值/权重、CMI、组数)及服务效率(平均住院日、均费、有效收入
占比)三类9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24年科室DIP结余增长390%,住院人次人头比下降6.7%;服务能力中DIP
总分值提升21.7%,DRG总权重增长25.6%,但CMI值下降6–8.5%;效率指标显著优化:平均住院日缩短24.1%,患者
均费降低30.9%,有效收入占比提高13.2%。病种结构上,操作组占比从34.59%升至43.41%,手术组从6.03%增至16.03%,
内科组从59.38%降至40.56%。结论 :消化内科通过增加内镜操作(EMR/ESD)和手术占比、减少化疗等保守治疗,显
著提升医保结余能力和运营效率,但需平衡CMI下降的影响。建议通过诊疗路径标准化、参与病种分组优化实现医保结
余与诊疗难度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消化内科;病种结构;
全文:
PDF参考
[1]冯旅帆,徐嘉婕,唐密,等.医保患视角下 DRG 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5,45(03):72-77.
[2]刘佳,景晓琳,王浩,等.DRG 支付方式下公立医院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3,43(11):24-29.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 版)的通知(国卫办
医函[2019]492 号)
[4]姚岚,程卫珍,何碧霞,等.DRG 付费对消化内镜中心运行效能的影响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25,42(03):31-33+92.
[5]温小飘,韦威全,唐剑.DRGs 在消化内科主诊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20,20(04):551-554.
第一作者:樊灏桢(1995-):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 *
通讯作者:王晓雪: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DIP 付费实施效果分析及对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探讨(2022NYFYT S026)
(0 摘要 Views, 0 PDF Downloads)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